「苗木昌邑」昌邑借助绿博会实现苗木产业精彩“转调创”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苗木昌邑」昌邑借助绿博会实现苗木产业精彩“转调创”。
提起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昌邑名声在外,在连续十届绿博会的成功推动下,昌邑苗木从“一棵树”到“万木竞春”,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发展,接连拿下“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山东昌邑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等国字号招牌,昌邑苗木借助绿博会这一平台不断“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产业创新发展的跨越。
初期绿博会促产业步入“转调”。从2001年开始,昌邑苗木从“一棵”黄金槐“加速度”发展到颇有名气的“苗木大市”时,种植方式尚处于粗放式的“跟风”种植。经过市场的冼礼,昌邑苗农们意识到,必须要有专业的销售市场和渠道,才能将苗木推介出去。2003年,昌邑举办了第一届苗木交易会,搭建起苗木交易的专业平台。绿博会的举办让苗农们掌握了丰富的市场信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销售网络。借助从绿博会得来的信息资源和对昌邑苗木的熟知,昌邑苗农们开始了第一次“转方式”,依靠科技实现品种创新,培植自己的拳头产品,抢占产业“制高点”。他们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固定合作关系,成立了研发中心,逐渐走上了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生产的合理轨道。在绿博会的带动下,现在昌邑的苗木种植面积达10万亩,苗木产品畅销祖国大江南北,每年输出各类优质苗木6000多万株,年销售额达6亿多元。
展会档次提升助产业链条完善。近年来,绿博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苗木盛会,随着办会规格档次的提升,昌邑苗木的“绿色名片”也越来越“亮”,一些苗农们逐渐成长为苗木大户,成为当地引领苗木业发展的“家庭农场主”。其中,100亩以上的有50多家,500亩以上的有20多家,2000亩以上的有2家,万亩以上的有1家。这些大户们还逐渐从单纯种植苗木的圈子中跳出来,既种植,又经营,几乎每个苗农都成了经纪人。他们成立了“百户苗农联合体”,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凭借昌邑的苗木规格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苗木大户们依托当地的苗木产业优势,迅速把枝干延伸到其它领域,一批园林绿化公司应势而生。靠绿博会掌握的丰富的市场信息,苗木企业纷纷聘请专业人员,购置机械设备,涉足园林绿化,并将其做成了“主业”,实现了“华丽转身”。目前,全市苗木业户85%的已经注册为苗木公司。他们在绿化工程中,自行设计、施工,不但将自家的苗木摆上了工程,而且也消化了全市及外地的苗木,每年苗木业产值达12.5亿元,苗木基地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绿色银行”。
高端专业展会凝结精彩生态文化。随着苗木产业的发展,饱受绿色文化熏陶的昌邑苗农们更加注重苗木本身的文化内涵。走进苗木大户朱绍远位于下小路旁的昌邑花木场,在苗圃里的一块地里,他指着一片高矮粗细都差不多的上千棵树苗介绍说,“这是七叶树,又名菩提树,这个品种有着佛教文化的内涵,在国外也是很受欢迎的绿化树种。”而历届绿博会也是以“传播绿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十多年来,绿博会已由最初单纯的苗木展会成长为一个传播绿色生态文化、森林文化的盛会。“举办绿博会不是单为多卖几棵树,更是为了传播生态森林文化,让人们更加重视植树造林,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该市绿博会筹委会的负责人说。
借助绿博会平台,昌邑市将绿博园打造成为一座浓郁文化特色的绿色民俗文化展示园,通过举办生态摄影作品展、全国绿色和谐名家作品展等高层次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借助苗木这个“媒介”向游人客商传递绿色生态人文理念,真正把绿博会打造成为一个传播绿色生态森林文化的盛大“宴会”。(孙廷友 李生涛 翟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