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邹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邹城样本

互联网 2018-01-16 15:22:11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邹城市邹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邹城样本。

素以“孟子故里”著称的邹城市,过去曾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然而就是这个传统“煤城”,却在2017年科技创新工作上办了许多“大事”——
成功举办了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院士进园区活动,活动期间,企业与科研院所等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签订技术合同6项。其中,“甜菜碱盐酸盐无盐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打包转让,成交总额1.2亿元。
承办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北方赛区暨总决赛),60所高校、2000余人参赛,参赛人数、赛事规模再创新高。
在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和济宁市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企业项目数量和层次均居济宁市第一位。
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与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被推荐参评济宁市“双创双争”项目。
……
对于一个曾经“一煤独大”的县级市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但这些仍只是近年来邹城市科技创新工作簿上的寥寥几笔,机器人、绿色化工、智能装备等“高精尖”的新兴产业正在该市日益成长壮大。可以说,依靠创新驱动,邹城市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煤炭“一业独大”的经济底色已经成功改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作为创新体系“末梢”的县域创新应该怎么干?我们不妨看一看“邹城样本”。

调旧育新,发展“四新经济”

邹城市科技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邹城的“县域创新”可以用下面几句话来概括——
坚持新技术引领,以“三重”工作为突破,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引育创新人才,构建新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
一言以蔽之,要创新。
县域创新,应始终围绕企业创新做文章。作为一个县级市,2017年,邹城注重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食用菌是邹城的传统产业之一。过去一年,邹城市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改造提升了创新创业中心,建成6000平方米养菌及智能化出菇房,高标准制作了园区招商指南和园区招商宣传片,圆满承办山东省食药用菌产学研合作暨科技精准扶贫项目推介会。山东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创新平台获省“切块”资金支持,累计到位上级科技经费4400余万元。
转换旧动能的同时,邹城市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以“四新经济”为代表的多元化新兴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尤特尔新型生物催化剂、圣琪生物工程、艾孚特科技项目等一大批高新项目正迅速改变着邹城的经济底色,以智能装备、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已经成为邹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一支“生力军”。
创新驱动,邹城市创新型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邹城市产业升级初见成效。2017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4.36亿元,居济宁市第1位,同比增长15.03%,占GDP比重达2.80%,高于全省近0.5个百分点。全市推荐18家企业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
高研发投入为邹城带来了大量技术突破。通过推荐申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省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提升工程、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6项,获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16项。其中,“山东省绿色化工示范中试基地”等2项目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水相有机合成叠氮化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2项目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支持。2017年1-11月份,全市申请发明专利523件,授权发明专利124件,均居济宁市首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达到403件,同比增长27.9%。

服务支撑,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推动企业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服务支持。如何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在这一点上,邹城市可谓“不遗余力”。
2017年,该市从政策、环境、资金、人才、平台等诸多方面发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原动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撑。
平台建设是邹城助力企业创新的重点工作之一。上述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达到58家,韩布兴院士、王静康院士分别与艾孚特科技、鲁抗生物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宏河创客工场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3家,院士工作站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处、农科驿站4家,济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农科驿站5家。此外,国家火炬邹城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也已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专家评审论证。
不止服务平台成效突出,邹城市的科研平台建设同样取得突破。在生物医药领域,推进鲁抗生物与中科院天津工生所共建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试验平台。在农业领域,食用菌研究院新购置分子序列测试仪等研发设备100余台套,完成菌种研发和检测平台、理化和加工实验室、培育室建设。在智能制造领域,机器人研究院完成泰山玻纤“全自动衬帽压合工作站”、辰欣药业“机器人瓶装制剂理料及自动装箱”等3个项目研发,新申请专利20项。此外,大学科技园完成了孵化器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实现园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中心智能装备科技园完成了14000平米5栋标准化厂房和路面改造提升和6000平米两栋标准化车间施工改造。化工新材料科技园新建1080平方职工公寓,完成了硼酸锌项目研发,正在进行盐酸羟胺项目中试。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营造人才聚集环境,邹城召开全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暨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实施“邹鲁英才”计划的意见》、《邹城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管理扶持办法》、《邹城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设立人才科技专项资金6000万元。据统计,2017年,邹城市新引进“两院”院士、“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8人,累计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25人,4项目获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计划立项资助。在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同时,邹城市还开展专题人才引进培养专题活动,落实《关于实施“邹鲁英才”计划的意见》等文件政策,评选认定了邹城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人,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六期创新型企业家研修班。
为推动实现科研资源效益最大化,邹城市还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该负责人介绍,邹城持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加快山东大学邹城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设立了天津大学、黑龙江大学邹城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了山东省绿色化工产学研合作推进会。其中,在承办中科院·山东省工业生物技术对接洽谈会期间,还引进了院所共建绿色化工产业化试验平台。

发力未来,打造发展新引擎

眼下,邹城“一煤独大”的局面已经彻底改变,以“四新经济”为代表的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已然成型。新的一年,邹城市科技创新工作又将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邹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邹城将重点做好创新型园区创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和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工作,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争创发展新优势,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其中,在创新型园区创建方面,邹城市将以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在获得省市科技部门认可的基础上,编制创建材料,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打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取2018年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全市现代农业创新资源,持续加大园区投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农业投资发展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品牌宣传,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创新能力与水平,力争2018年成功创建省农高区。
此外,邹城市将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加大项目资金、科技人才和科技金融等创新政策对骨干企业支持力度,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加大高企所得税、研发费用补助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创新平台与人才方面,将继续发挥大学科技园、智能装备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品牌优势,全力支持机器人研究院、食用菌研究院、山东省绿色化工中试基地、山东省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等研发机构建设,集中建设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打造“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一体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研发费用审计和人才中介等科技服务业。同时,加大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为创新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支持。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矢志创新的邹城,将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更多更优的成效,为县域经济创新再发展趟出一条可供借鉴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