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项目」走向深蓝,就要这样的创新

互联网 2018-09-11 15:11:41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海洋项目」走向深蓝,就要这样的创新。

颠覆传统作业方式的新技术、用来开发深海资源的新装备、依托海洋资源精深加工开辟的新产业……
“都开始注重海洋资源的精深加工,比以往的海洋食品加工提升了档次,延伸了链条。”9月7日,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18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海洋科技领域现场晋级活动中,评委之一、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西广评价说,今年海洋科技领域的竞技项目不仅技术水平高,瞄准的也都是我省海洋经济重点发展的方向,“走向深蓝,就要这样的创新”。
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来自全省海洋科技领域的25家创新企业和4个创新团队带来的项目,要么着力解决行业难题,要么填补国内空白,要么开辟全新领域,均指向海洋科技领域的“痛点”。

解决行业难题
一直以来,海带、龙须菜等海藻类养殖的“夹苗”工作都是手工劳作,脏、累、苦是人们对这项工作的印象。
竞技当天,威海金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海带夹苗机”项目为改变这一现象带来了希望:项目产品不仅实现了机器替代人工,还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一台机器的作业效率至少相当于7个人的工作量,而且比人工更稳定。”项目负责人李惠介绍,该机器已经开始投入市场。
项目路演结束时,有评委专家表示,自己体验过海带夹苗工作,真是“受罪”,这项创新解决了行业大难题。
采访中,李惠告诉记者,项目成功了,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但是对海藻类养殖企业来说,该产品还没有实现大范围推广,了解的人还不多。此次参加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产品,让这项成果切实解决问题,为山东的海藻养殖产业发展切实发挥作用。
同样在海水养殖领域开展创新的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的“微藻-膜生物反应器项目方案”,其着眼点是海水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据介绍,该项目通过技术、模式的创新,不仅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解决了近海海域水污染问题,同时还有效扩大了养殖企业建厂选址的范围,加强了有害物质的资源化利用。最终,该项目凭借其先进技术获得团队组第一名。

技术成果世界“独一份”
与金涛机电、哈工大不同,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参加竞技的项目是“海洋探矿采矿系列水下机器人”,创新着眼点是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负责人陶泽文介绍,该机器人主要用于水下施工、深海挖掘、深海采矿、深海沉船考古等。
据悉,在海底资源开发方面,在开采技术、设备的研发上,目前世界各国都是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尚没有哪个地方可以“独领风骚”。而该机器人所具备的技术水平和功能目前是世界“独一份”,将为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效助力和优势。陶泽文说,该项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已经出口俄罗斯。据悉,该公司拥有70余项授权专利,其中1项国际发明专利,13项国内发明专利。
采访中,陶泽文说,技术水平虽然世界先进,但是项目发展仍面临一大难题:资金不足。他说,项目研发投入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这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可谓压力山大。
“没有充足的资金难免会后续乏力。”陶泽文说,希望能借助创新竞技的平台对接投资机构,让资金与技术充分结合,以助力项目快速成长,为山东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强省战略切实提供助力。活动当天,该项目凭借其世界“独一份”的技术摘得新锐组冠军。
活动现场,记者采访得知,金涛机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海带夹苗机”,经权威部门检索,其创意、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填补了行业空白。

资源开发高值化
除了近海、深海资源的利用,在竞技现场,记者注意到,还有不少企业将创新对准了“精深加工”,在资源高值化开发上做起了文章。
威海世纪博康海藻有限公司的竞技项目是“以海带中活性成分为药效基础的创新海洋药物研发”。负责人郝硕枫介绍,项目是以海带中的活性成分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为物质基础,开发治疗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的创新海洋药物。
“这是海带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国家海洋经济重点鼓励的发展方向。”郝硕枫说,此次参加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平台对接各种创新资源,为项目发展积蓄力量,为推进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贡献力量。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产业化试生产。
同样着眼于海洋资源深度开发的,还有威海同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利用蓝藻作为海洋生物反应器生产天然抗生素——防御素”项目。项目负责人吴学记介绍,该产品不仅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能有效地杀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还由于其“天然”性,使得当动物过量使用后可自然降解,不产生副作用。
“发展海洋产业不能只局限于海洋资源的初级利用,更要注重上下游产业的结合,注重全链条、高值化发展。”吴学记说。(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