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只负责招聘吗「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公司找不到人」

互联网 2023-01-31 17:27:17

最近很多人关注人力资源只负责招聘吗「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公司找不到人」,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人力资源只负责招聘吗「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公司找不到人」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1、点击【关注】,定期推送管理心得,分享辛辣观点,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

2、本文约320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作者|重燃石

编辑|诗忆视野

我曾经的下属敏敏,如今在某公司担任人事经理。前两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向我抱怨说,她的公司近几个月入职率特别低。直至本月下旬,入职的新员工仅有1人。老板天天催她招人才,可现在,别说是招人才,连最基层的员工都难招。为此,她感到十分苦恼。

为了能够更好帮助她找到问题根源,出于职业习惯,我向她询问了一些具体情况。

我问:“你们公司是如何做招聘的?”

敏敏告诉我,她们的公司是按照这样的流程招聘的:先由人事部进行初试,初试合格后,再交由目标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才正式录用。原本邀约来面试的求职者,总共有70多人。可是经过两轮面试下来后,能让部门负责人满意,并成功合格录用的只有少数人。加上有的刚入职员工出于自身的考虑,对公司的福利和环境不满意,才上几天班便自离了。最后真正留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我问:“你们公司的招聘,完全是由人事部负责吗?”

敏敏说:“是的。”

我问:“那你知道,销售部和客服部,他们究竟想要怎样的人吗?”

敏敏说:“不太明白。”

我说:“很多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招聘成本大大增加。你连他们想要什么人都不知道,怎么能招到符合他们要求的人呢?”

敏敏不语。

我继续问:“你们的老板不重视招聘吗?”

敏敏说:“老板不管这些的。他只看绩效考核。唉,我这个月绩效的考核又没了……”

我对敏敏说,如果老板连招聘都不重视,把招聘工作全部推给人事部负责,那么这个企业将很难招到人才。

我相信,只要混迹职场,都听过、并非常认同这样的一句话:“公司缺的永远不是人员,而是人才。”

所有人都明白,人才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可有很多企业,却一直用错误的招聘方式,导致不断错失许多人才。

我们总把“人才”挂在嘴边,然而,究竟怎样的人,才能称作“人才”?

1、有些天真的老板以为,人才就是万能的,什么都会做。

看着似乎挺可笑的,但事实上,很多老板确实习惯把员工多能化。比如行政部,老板希望行政专员除了会office办公软件外,还希望她懂PS、CAD、CDR等设计软件的使用,甚至还要懂得修电脑、网线。

哪有这么全能的人?再说了,哪怕真有如此多才多艺的人,你能给他开多少薪资呢?

2、不少人觉得,人才就是把对的人放在对的地方。

我个人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的。不过这就要考验管理层的能力了。如果企业里的每个人都能放在正确的岗位上,我相信这样的企业会运作得井井有条,健康发展。

话又说回来,现实中有极少有识别人才的能力,即我们俗称的“伯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行性较低。

我认为,所谓的“人才”,就是能为公司解决问题的人。

在企业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体现:

第一种,能否帮公司带来高业绩、高效益。

这是最直接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这类人才是最好辨别的,只要给他制定业绩目标即可。

这种类型的人才,除非他自己有升职意愿,否则不要随意升职、调岗。很多公司最失败的做法,就是非常喜欢把销冠提拔成经理,要求他带团队。但当他成为经理后,你发现他根本不会带团队。而那个时候,你难以将他降职,这就造成一个很鸡肋的结果:他不会带团队,导致管团队内部很糟糕;而且他因为带团队不能再到一线做销售,导致他的销售能力急速下滑。

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把销冠提拔成管理岗位。让销冠做他擅长的事,为公司提高业绩,就足够了。

第二种,是否能帮助企业进入规范化管理。

为什么有些公司的制度不被员工认可,导致岗位职责得不到落实,绩效考核无法实施,就是因为企业没有人懂得导入有效的机制。

这类人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魄力。毕竟落实这些条条框框,必须做到铁面无私。掺杂着感情行事,很多事情将难以执行和落实,机制也就

你掺杂着感情的话,很多事情难以执行,机制也就形同虚设。

第三种,是否能够帮企业培养人才。

这种类型的人才,是最难找的。拥有这类人才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公司的管理层离职,因为不断有储备干部,一旦有人离职,立马就能找到人填补空缺。

一般这类人的培训能力和演讲能力都比较优秀,他能给你制定一套相对靠谱的人才培养流程,所以即使某一天他离职了,公司也不用担心,因为他的方法我们已做了标准化备案,我们可以运用他的方法培养人才。

既然人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寻找人才,选择人才?

有人说:“人才是挖来的。”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寻找一些同行业的成功人士,将其挖过来,成为我们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有三个风险:

1、挖人的成本比较大。

我们都知道,挖人是需要成本的。不单是金钱成本,还有精力成本、时间成本。并不是一起吃顿饭,随便聊两句,就能把对方挖过来。很多时候还要经过长时间的软磨硬泡,才有可能成功将其挖过来。如果成功将其挖过来还算是劳有所获,但若是徒劳而返,将是身心俱疲。

2、挖过来后,不一定能胜任这个岗位。

有这么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人在原来的企业做得非常优秀,但挖过来后发现他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甚至根本胜任不了这个岗位。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同,营销模式不同,环境不同,人员也不同,所以并不是他在之前的企业做得好,换到另一家公司就一定做得好。

3、即使挖过来,也不能保证何时离开,或者再被其他企业挖走。

有能力的人在哪都会发光,我们如果没有很好的留人机制,对方也很可能随时会离职。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没有保障的前提下,挖人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除非,你找这个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公司当下存在的问题。当问题解决后,即使他离开,对公司也无大碍。当然,更聪明的做法,就是学会他那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防下次再出现同类问题时,自己人也能够解决。

还有人说,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我觉得合理。不过得有个前提,我举个例子:

很多公司的招聘工作,只是在走表面流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企业只考核入职率和留职率,这就导致,为了完成任务,所有的面试者都会通过,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将其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出现一些“歪瓜裂枣”:人品有问题的、懒散混饭吃的、负面情绪很重的……这些人的加入,很有可能给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这些人,是很难培养的。想想看,他们的父母用了二三十年都没把他教育好,我们几场培训就能把他教好吗?

所以,在我看来,选择比培养更重要。

我们发现,从清华、北大、复旦、浙大毕业出来的学生都很优秀。难道这是学校的老师教得好吗?好的老师固然教得好,但这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的苗子好。简单来说,这些学生哪怕随便给他们一个老师,也会培养成才。

企业也是如此。我们选择合适的人,比培养人更重要。关于这一点,我有两个建议:

1、求职者要认可公司的文化、制度、机制。

2、求职者要认可自己的直属上司。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再进行其他能力的考核。很多企业的做法是反的,先经过严格的面试,测试求职者的各项能力,符合公司要求后,再安排试岗。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位求职者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相冲突,和管理模式相冲突,不认可公司的各项机制,他还会真心为公司办事吗?我想,当他学有所成后,大概率会离开公司。如此,公司无形中就损失了许多成本。

所以,相比于培养人,找到认可企业的人更重要。

这样的求职者,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适合长期培养,而且学习会更积极,工作也更有上进心。

综合所述,我给敏敏的建议是,加强和其他部门的负责人的沟通,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了解对方想要怎样的人才,甚至可以共同参与面试。这样不仅减少部门间的矛盾,还大大降低公司的招聘成本。

作为管理者,我们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给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将更多有用的人才吸引过来,并加以培养,无论对自己还是企业都会受益。人才的加入,不但会减轻你工作上的负担,也会给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这样双赢的局面,不正是大家最期待的吗?

总之,招聘不仅仅是人事部的事,更是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一个好的人事部确实能给公司带来很大帮助,但找人永远是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看一个企业是否优秀,就是看它在选择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是否给力。

所以,你所在的企业,招聘流程科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