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到开工「环保环评没有是不是不让开工」

互联网 2023-01-31 17:32:23

最近很多人关注环评到开工「环保环评没有是不是不让开工」,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环评到开工「环保环评没有是不是不让开工」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企业聚集的沧江工业园,是高明试点环评审批改革的首站。资料图片

高明环评审批改革为项目建设加速。图为雷珠科技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以前环评要两三个月,现在我设备还没到位,环评就已经办完了。”佛山市雷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雷珠科技”)生产副总李茂军为高明的环评审批效率点赞。

近日,高明区沧江工业园内,包括雷珠科技在内的3家企业接连快速办完了环评审批,有望提前动工或投产。“如果是以前,估计至少要两三个月,现在至少提前了四五十天。”李茂军说。

这前后的巨大反差源于高明正在推行的环评审批改革。

针对环评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审批耗时长、企业负担重、项目落地慢等痛点堵点问题,高明以沧江工业园为试点区域,通过编制区域(规划)环评,深入推进“区域环评 清单式管理”模式的环评改革,使企业的负担大幅减少,审批效率大幅提高,项目落地时间大幅加快。

高明计划把这项改革推广至全区,进一步实现“企业减负、报告简化、审批高效”的审批制度改革目标。目前,高明正进行各镇街区域环评,届时全区企业都可享受环评简化的便利,早动工早投产。

●南方日报记者 盛正挺 叶能军

自查审批流程

致力解决企业痛点堵点

环境影响评价(下称“环评”)是大多数项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指导、防治环境污染的重任。环评报告,作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预见性评定,其审批流程一直非常严格。通常要经过“企业委托环评机构编制环评报告—环保部门技术审查—环评机构修改完善报告—环保部门对报告进行公示公告—作出批复”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全部审批。

“很多企业觉得环评时间耗时太长,耽误了动工、生产。”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总工程师谭玉华表示。

不过,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通过自查发现,环评的耗时更多是在环评报告编制和审核阶段。“环评报告交到我们手里后,我们审批的时间实际上已经比规定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我们已经在规定时间里尽我们所能去做事了。”谭玉华说。

企业编制环评报告需要多少时间?

按照国家的分级名录,根据报建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不同程度,企业需提交的环评报告分为登记表、报告表、报告书三个级别。

据谭玉华介绍,登记表最简单,企业上网填一些基础信息就可完成备案;报告表则一般要编制50—100页,耗费时间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再加上审批时间,整个环评审批过程需耗时两三个月;报告书更复杂,“要做几百页,光编制就要三四个月,编制加审批一般没有半年是搞不定的。”

费用方面,报告表的编制费用一般在两三万元左右,而编制报告书则需花费十多万甚至数十万元。“因为这是技术性文件,一般还是要委托专业的机构来做。”谭玉华表示,这也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如何帮企业解决烦恼?

国家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评条例》以及配套的技术导则,指导各地开展区域环评工作,规定已完善规划环评的区域项目环评可以简化,但如何简化一直没有明确。浙江、厦门等省、市近年在环评审批领域先行先试,推出一系列放管服改革。

国家的鼓励和先行地区的经验做法,给高明提供了改革的思路。

结合自身实际

用“区域环评”为企业减负

改革的思路可以在哪里试点?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选择了沧江工业园。

高明区沧江工业园是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的重要一员,有“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省级经济开发区”等荣誉。该园2013年已完成园区规划环评并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审查。

2018年底,高明区政府正式印发《佛山市高明区环评审批改革实施方案》,以沧江工业园为试点范围,开始实施环评审批改革。

“去年的改革主要是把企业要提交的环评报告降级。降级的前提是其所在区域已经完成了环评(即区域环评),就是说这个区域整体的现状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做过一个评估了。在这个背景下,对该区域新进入的企业的环评,我们主推降级管理。已经做了园区规划环评的沧江工业园显然就具备这个前提条件。”谭玉华说。

降级管理就是指,企业原本被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可以改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原本被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可以改为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降级的空间,一方面在于企业编制的环评报告与区域环评报告有重复的内容,例如项目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等,另一方面则在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对企业基本情况的预判。

“我们做了一个环评审批改革的负面清单。如果企业是清单内的,那就不能享受这一改革红利,还是按原有的环评审批流程来进行;如果不在清单内,企业就可享受降级的改革红利。”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股副股长张胜东表示,对于报告表降为登记表的企业,该局还专门设计了一份十来页的登记表。“企业具备技术能力的,可以不必找中介机构,自己都可以填。原材料是什么,工艺流程是怎样的等这些基础信息,比报告表、报告书简化了很多。”

降级管理后,原本动辄数百页的环评报告,一下子被压缩为几十页甚至十几页,文件编制费用也从数十万降至几万元、几千元甚至零费用,企业负担大幅削减。

而且,原来报告书、报告表的审批时间是比较长的,降级之后相应的审批时间也会缩短。“报告书的审批要召开专家评审会、公示公告等,最快也要两个月;报告表的话,最快也要一个月。所以从报告书降级到报告表就省了一个月。登记表的话,当天就能办结,我们看一下,没什么问题的话,马上就能出批准的文件,企业就可以去开工了。”张胜东说。

继续深化改革

建立更严格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今年我们要把改革扩展到全区。”谭玉华说。

高明区政府5月5日发布了《佛山市高明区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在试点区域沧江工业园区环评审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区域环评 清单式管理”改革,科学确定区域主导产业、规模及布局等,合理设定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重点推动各镇(街道)区域环评报告的编制,优化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分类管理,对生态环境影响大、风险高的行业及建设项目,实施重点管理,严格环评要求;对生态环境影响小、风险可控的实施简化管理,进一步实现“企业减负、报告简化、审批高效”的审批制度改革目标。

目前,高明下辖的一街三镇都在编制区域环评报告,预计7月中旬可完成。

在镇街区域环评报告编制完成前,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将在全区推行豁免环评管理、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及全程高效管理等改革措施。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根据自身大量基层工作积累的经验,预判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确实比较小的,就纳入豁免环评管理,但企业后续的手续都要齐全。

告知承诺制则变“先审后批”为“承诺即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只要签订承诺书并按承诺书要求开展生产、建设,即可完成审批手续。部门则对项目完成环评手续后的建设过程和正式投产后的实际运营过程实施监管,确保项目符合环保各项法律制度的规定。

针对各地审批部门在实施项目环评制度时容易陷入“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轻事中事后”怪圈,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提出,将建立更加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压实企业责任。

该局还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只要被纳入环评改革的企业,就将同步纳入高明区年度重点服务企业名单,该局将在服务企业措施中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内容。一旦发现该企业未履行承诺以及未能及时完善相关手续的,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相关责任将由企业自行承担,同时相关处罚信息也会进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跨部门联合惩戒,把失信企业以及企业法人列入诚信黑名单,清出本地区建设市场。

■观察眼

优质营商环境背后是政府的积极作为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推进生态环境部门职能转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抓手。高明持续推进、深化的环评审批改革,不仅传递出了简政放权、优化企业服务的满满诚意,也彰显了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现行的行政审批规范中,高明区生态环境分局的环评审批时间实际上已经是“尽力”了;但是,面对企业“更优更快”的诉求,高明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作为,通过自查找到问题症结后,稳妥推进改革。

在高明的环评审批改革中,区域环评是企业能享受降级管理、简化环评报告等改革红利的一个前提。工业园区要评级评优,会有区域环评,而镇街其实是没有强制要求做区域环评的。但为了给企业减负,高明下辖的一街道三镇街全部做区域环评。镇街做了区域环评,企业就可以缩减环评报告、降级管理,节省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这是政府的积极作为,是政府掏出真金白银为企业节省支出。

近年来,落户高明的重点项目不断增加,“区域环评 清单式管理”、“拿地即动工”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也连续成为高明区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彰显了高明简政放权、提升效率、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决心。

不过,生态环境的红线不容忽视,改革需要配套措施的支撑。在“轻审批”之后,后续事中、事后的监管必须“重”起来、“严”起来。

■深化改革

六大举措提高环评审批管理效能

对属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审批权限内的建设项目,高明区将通过推行豁免环评管理、分行业告知承诺制、调整环评文件等级、精简环评报告内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改革措施,全面提高全区项目环评审批管理效能。

◎豁免环评管理

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以下简称《管理名录》)要求,对未列入《管理名录》的建设项目,除新兴产业外,原则上豁免环评管理。对属于《广东省豁免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办理的建设项目名录(2020年版)》中的建设项目,亦豁免环评管理。

◎推行分行业告知承诺制

制定高明区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属于正面清单内的建设项目,推行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制改革模式,即企业承诺按有关规定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并签订告知承诺书。高明区生态环境分局受理环评文件,经公示期满后直接发出批复文件。

◎调整环评文件等级

为进一步简化环评审批程序,实现“简政放权”工作目标,在高明各镇(街道)编制各区域环评报告的基础上,对符合区域环评及审查意见、准入要求情况的区域内部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等级进行调整,即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可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可以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精简环评报告内容

根据相关区域环评的审查意见和结论清单的要求,项目环评可与区域环评共享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调查等资料,简化相应评价内容。改革区域管理机构须建立区域环境质量及环境管理状况评估制度,提供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等基础数据,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监测结果免费供项目企业使用。

◎环评与排污许可联动改革

企业在环评文件编制阶段按照环评文件的内容和结论,同步填写《排污许可申请预备表》,可在申请环评审批时一并提交,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一个项目”“一套表格”。对于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探索将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与排污许可登记“合二为一”。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已制订高明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方案,补齐行政许可审批改革后续监管短板,实施标准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服务与执法并重,建立标准化事中事后监管、精细化“一证式监管”与差别化“双随机抽查”的监管执法体系。

■亲历者说

佛山市明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阮俊文:

营商环境提升助优质客户增加

“区域环评应该是环评审批未来发展的方向。虽然我们单笔的业务收入降低了,但高明的营商环境提升后,相信我们的客户会越来越多。”佛山市明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环公司”)总经理阮俊文说。

2019年10月,明环公司受中川新材料制造(佛山)有限公司(下称“中川新材料”)的委托,为后者编制环评报告。由于中川新材料主营业务不在沧江工业园“规划环评 清单式管理”改革负面清单内,符合环保降级要求,在填写完生态环境分局设计的12页环评登记表后,当天就通过了项目环保备案审批,成为高明区内首个享受到环评降级红利的项目。

中川新材料负责人程大力感叹,未降级前,企业要编制一份环评报告表,必须找专门的中介机构,至少花费几万元;降级成填写登记表后,只要如实说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列出生产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防治措施标准,就完成了审批,企业支出大幅降低,审批速度大幅提升。

虽然这笔业务收入降低了,但是,阮俊文认为“这是好事”。“如果没有高明的改革,编制环评报告会更复杂,我们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更多。改革后,企业进入高明的门槛简化了,高明的营商环境提升了,来高明投资设厂的企业会也一定会增加的。”

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许闽明:

监管机制在改革中不容忽视

“高明的先行先试,为环评领域简政放权提供了样板。”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佛山市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闽明说。

在许闽明看来,高明的环评改革是在国家简政放权的背景下,结合沧江工业园的实际,进行了一次颇有特色的创新。“对于如何在环保政策上简政放权,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根据国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名录,对标地做相应的环评报告,排污量大的企业要做报告书或报告表,极少污染物的企业就做登记表。“高明把报告表降级为登记表,登记表按照自身实际自行设计,做成一个模板,把原材料、生产流程写清楚就可以审批了。这对企业来说是减负、提效,政府监管也变得清晰、简单。”许闽明认为,环评是项目报建过程中的一项行政许可,对企业来说面临着时间、经济双重成本,高明的改革对企业环评报告中重复、多余的部分进行了删减,而且使用负面清单优化审批,不仅为企业减负、提效,而且优化了政府的行政审批流程。

他表示,新的制度建起来后,还要看具体执行。“以前是前端严格把关,现在改革后,要求政府职能部门更注重事中、事后的监管。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这种监管机制也要成为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不容忽视。”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总工程师谭玉华:

建立初步思路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对于我们来说,这次改革最宝贵的是,让我们建立了初步的思路体系,积累了经验,为后续的深化打下了基础。”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总工程师谭玉华说。

在高明日常的环评审批工作中,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的审批集中在该局,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此次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正是基于此,该局才敢于推出降级管理、豁免管理等一些列创新举措。

在降级管理中,该局自主设计出了一份登记表,以简化企业需要提交的申报资料。“区域环评已经有的内容,就减少企业重复评价;必须要有的内容要保留,保证后续的监管能顺利衔接。”谭玉华表示,设计这份登记表时,该局工作人员反复一步步对照、查看,做到“能删就删、能减就减”,然后内部多次讨论,并邀请行业专家“会诊把脉”,最后用表格清晰罗列出来,让企业一目了然。

“以前是‘重审批,轻监管’,现在是‘轻审批,重监管’,我先相信你提交的资料和承诺,但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我会加大力度巡查、监管。”谭玉华表示,改革将带来工作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对于通过改革红利建起来的项目,该局会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增加巡查频次等多种方式,监督企业是否按照环评的要求履行其自身承诺。“如有不实或违规,我们会依法依规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