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冀东影戏 冀东传统影戏的鼎盛时期 如何广泛传播的
最近很多人关注民国时期的冀东影戏 冀东传统影戏的鼎盛时期 如何广泛传播的,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民国时期的冀东影戏 冀东传统影戏的鼎盛时期 如何广泛传播的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从杨家侍卫班的创立到1947年崔家班的结束,乐亭影戏家班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兴盛与衰落。其主要兴盛期在清末民初。这也是冀东传统影戏的鼎盛时期。在影卷创作上,由于文人墨客的加入,剧本内容丰富,教义深远。结构细密,文本精美,故事也多以连本和单出演出形式为主,附合群众的要求而深受喜爱。在这一时期内,冀东皮影在流布地域上也形成了空前的规模。不仅在影戏发展成熟较早的乐亭县蔚然成风,还沿滦河两岸,风行于滦县、昌黎、滦南、抚宁、卢龙、迁安、青龙、丰润、玉田、迁西,遵化,甚至更远的承德与东北地区。
除了以上为代表的几个家族影班外,还有以培养后起之秀为目的的崔家小班、庆丰堂班、三义堂班、常家大班、常家小班、安美班、张泽国班、王华班等,共五十余家家班与以个人命名的大小影戏班,可见当时冀东皮影之繁盛。在这些传统的老影班中,出现了一大批声名远播的影戏艺人。他们各司其角,独见其长。从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冀东皮影的兴盛还反映在影戏的传播上。首先是影戏自身在冀东地区的广泛传播。
相继乐亭县几大家班的出现,滚河两岸各县的争相效仿,各地的书香门第、富户豪绅、平民百姓、城镇商号店铺,纷纷建立影班和影箱。由乐亭延伸到滦县,向东北传播至昌黎、抚宁县,向北流传至卢龙、迁安、迁西、青龙县,向西北传播至玉田、遵化、丰润等县。也就是说,在今天唐山市、秦皇岛市所管辖的冀东广大土地上,到处上演着皮影这种特殊的地方戏曲。甚至冲出唐山地区,向西流传至三河和北京郊区的平谷、顺义各县,以及所属天津的蓟县。并经迁安一路传入热河,再北出长城,到内蒙古等地区。可见其流布之广,生命力之强大旺盛。
其次是冀东皮影向东北三省的广泛传播。山海关是冀东沿海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接壤之地,地处渤海湾的沿海各县,习惯上出山海关向东北三省经商、谋生。随着这一路线的贸易发展,盛行皮影的乐亭、昌黎各县的影戏班也屡次出关演出。自清道光年间至民国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在东北各地做生意的商人把家乡的影戏带到东北各城镇乡村。乐亭县的翠荫堂影戏班曾两次出关到沈阳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王华班也去哈尔滨演出,获得了轰动性效应,在东北声名鹊起。
昌黎的就利堂班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关演出,在沈阳演遍了北市场、小西关等茶社,扩大了“老奋儿影”的影响和名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昌黎影戏艺人高荣杰在东北的沈阳、长春一带红极一时,声名远播。冀东影戏班到东北的演出,扩大了自身的影响,证实了影戏的魅力,也使得影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生根发芽。东影戏在东北的风蹄,为东北三省当地原有的影戏注入了新的血液。从内容、形式到表演技巧、影人雕刻等方面,启发了东北本地皮影,并在结合当地风俗、口音、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东北皮影流派。
其三,在冀东皮影的传播上,石印影词卷本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光绪末年至民国时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安东等小书局刊印小说销路不好,生意不景气,在影戏由农村转入大城市的过程中,小印书局以营利为目的,搜集影卷,用油光纸把影词石印出版,装成线装袖珍小册,加以槽美封面,发行营利。因为石印影词价格低廉,易于保存,通俗易懂,所以深受冀东、京津、东北一带读者欢迎,销路很好,对冀东影戏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也给这些小印书局带来了经济效益。20世纪30年代,上海江东茂记书局、上海茂记书局、上海校经山房、上海德和义书局、上海广益书局、上海锦章图书局、奉天关东印书局等石印书局,都获得了经济效益。因此社会上流传:“石印词救活了三十年代的小书店。”其四,影戏唱片的灌制为冀东影戏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后人和研究者保存了原始的资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美国、日本、英国开办的胜利、百代、昆仑等唱片公司在中国落脚。著名影戏艺人灌制了唱片,风靡京、津、冀、东北城乡。据魏立群先生统计,自1910年至1941年,影戏艺人灌制大多署有“乐亭影”字样的唱片130余张。
1910年,天津昆仑唱片公司,灌制了“影戏大王”张绳武、齐怀、康雅亭的留声机唱片。1932年,昆仑唱片公司又为张绳武灌制艺术水平较高的影戏《柴桑口》、《唐明皇哭妃》。为张占科灌制了《武家坡》、《大封官》、《天河配》等,为宋瑞麟灌制了《白狐裘》等。1934年,昆仑唱片公司又为张绳武等灌制了《大封官》、《天河配》、《武家坡》、《张彦观画》、《假金牌》、《江东记》、《唐明皇哭妃》等唱片。
1935年,百代、荣利、宝利三家唱片公司联手为张绳武等影戏艺人在日本灌制了《大登殿》、《绿珠坠楼》、《鞭打芦花》等唱片。1935年,荣利公司为苏旭灌制了《黄爱玉》、《花菱戏褚贵》等唱片。1935年,胜利公司为李秀、齐怀等皮影艺人灌制了《润庭湖》、《金玉缘》、《全家福》、《连环计》、《骂王朗》等唱片。1936年,百代公司又为张绳武等人灌制了《夜审石崇》、《张彦观画》等五十余张唱片。剧目繁多,数量巨大。
1938年,冀东影戏艺人李秀、赵紫阳等九人赴日本东京名古屋、广岛等地演出了影戏代表剧目《五峰会》、《回荆州》等。又被邀请赴朝鲜灌制唱片。1938年,影戏演员孙品卿在沈阳、长春灌制唱片十二张。1941年,百代公司为李秀,张风阁灌制唱片二十四张。其外,胜利公司又为孙品卿等制了《绿珠入洞房》、《刘素贞》、《杜十娘》、《古城会》等。为高荣杰等人灌制了《乾坤带》、《邵玉兰救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