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福建出口的茶「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十九世纪福建出口的茶「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十九世纪福建出口的茶「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源:中新网
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关镇,北硿华侨茶厂是一处特别的存在。这里因华侨而建、因归侨而兴,一百多年过去了,坚守在此的归侨子弟和当地茶农依然为重振茶厂而努力着。
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入永春东关镇,在去往茶厂的路上可见青山绿水,亦有一株株老茶树相伴,春茶采摘季节即将来临,阵阵茶香扑鼻,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东关镇茶史馆内悬挂的北硿华侨茶厂老照片再现当年的车间繁盛场面。 孙虹 摄
北硿华侨茶厂生产的“松鹤”牌闽南水仙茶曾是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抢手货。 孙虹 摄
北硿华侨茶厂焙火车间内还可见数十年前就安置的吸尘管道和生产设备。 孙虹 摄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关镇的北硿华侨茶厂,大门口的厂名由著名侨领梁披云先生题写。 孙虹 摄
北硿华侨茶厂内完整保留了建厂至今的多栋建筑。 孙虹 摄
拥有5400多亩茶园的东关镇盛产闽南水仙茶和佛手茶,其中八成为闽南水仙茶;而水仙茶精制产品以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生产的“松鹤牌”闽南水仙经营规模最大、品质最佳。
走进东关镇茶史馆,可一窥北硿华侨茶厂的百年辉煌历史。1911年旅马华侨颜穆闻个人出资三万银元在北硿山创办垦殖场,1917年旅马华侨李辉芳等23人合资二万银元在虎巷山开山种茶。1958年公私合营后,北硿山、虎巷山、仙溪农场合并,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正式成立。
彼时,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上千名海外归侨的接纳与安置,北硿华侨茶厂达到空前繁荣。茶厂加工生产的“闽南水仙”“永春佛手”茶叶品质极佳、声名远扬,畅销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成为福建省四大乌龙茶出口厂之一。
东关镇高级农艺师、北硿华侨茶厂原副厂长尤俊杰介绍,1985年左右是茶厂的鼎盛时期,那时捡茶的女工就有一千多人,年产值达到三万担,也就是三百万斤,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就连茶碎、茶梗都是值钱物。“别看这里是山沟沟,那时县城的姑娘都愿意嫁给我们茶郎!”
“我们这些归侨子女都是闻着茶香长大,从小在茶堆里打滚的。”北硿华侨茶厂现任厂长黄志英笑道,他的母亲是印尼归侨,也曾经是茶厂的女工,父亲黄圣厚是北硿华侨茶厂的老厂长,一家人为茶厂奔波了一辈子。黄志英子承父业,年轻的时候就在茶厂里打下手,积累了大量制茶和管理经验。
昔日的繁华,为北硿华侨茶厂留下了十余栋风格各异的厂房建筑,包含闽南传统技艺、南洋石砖风格等,每一栋设计科学合理,契合茶厂需要;走入茶叶的焙火车间,还能看到当时极为先进的吸尘管道和生产设备,确保从这里产出的每一杯茶都安全健康。
不仅老厂房保留完整,在东关镇北硿社区虎巷的山上还有上百株百年老枞水仙茶树;这片茶园位于海拔约八百米的虎巷山顶,目前已完全野化。像这样成片的原生态茶园,福建省至今无记载,全国也极为罕见。
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因为市场需求的转变,北硿华侨茶厂的经济效益日渐衰退。如今年产量还不到鼎盛时期的一成,而后引入机械化生产,常驻的员工仅剩十余人。
“虽然收益比不上茶厂繁盛的时候,但我还是想把这个茶厂保留下来,让它重焕光彩。”在黄志英眼中,这里不仅是他童年的回忆所在,更见证了永春水仙茶的发展历史,见证了新时代侨务政策下华侨与祖国的血肉亲情。
目前,北硿华侨茶厂也正探索与东关镇茶叶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了200亩老枞闽南水仙有机茶示范片,希望能盘活老茶厂这一重要资产,使老茶厂重新焕发生机。
为更好地塑造东关“松鹤”牌闽南水仙茶品牌,近年来,东关镇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成立水仙茶行业协会、举办茶王赛、建设松鹤水仙驿站、寻求合作伙伴等。
“由于北硿华侨茶厂建筑群保留完整,记录了茶产业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东关镇计划组织申报工业遗产,闽南水仙茶制作技艺也正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关镇宣传委员吴旭萍如是说。(吴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