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 武夷「武夷山 茶」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武夷岩茶 武夷「武夷山 茶」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武夷岩茶 武夷「武夷山 茶」,希望能帮助到您。
“武夷茶”和“武夷岩茶”两个概念,现在许多人都把两者混为一谈,是有必要进行区分的。
定义(范围)不同
武夷茶所指的范围更广,在武夷茶史中,武夷茶出现过多种制茶形式,比如: 蒸青团茶、炒青烘青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由于社会需求及饮茶环境的改变,武夷山茶叶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变动。
在武夷山本地种植生产的茶叶,其实都可以称为武夷茶,却不一定都能冠上武夷岩茶的名号。因为武夷岩茶,是一个专用名词,是武夷茶其中一个类目。是指产于武夷山区域内,按照乌龙茶工艺制作的一类茶,从发酵程度来说,武夷岩茶属于我国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青茶)。
出现的历史时期不同
武夷山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18世纪中叶,有了阶段性的转折,之前的都可称“武夷茶”。这一阶段性的转折,指的是制茶技术的不断革新,创制了乌龙茶做法的武夷岩茶。因此,18世纪中叶以后,“武夷岩茶”才登上了武夷茶史的舞台。
为什么要在武夷茶加个“岩”字?
而我们现在所指的武夷岩茶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不同,我们为什么要加上“岩”?
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因产于福建武夷山地区,武夷山坐落在福建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
地质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此,行成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的特征
(1)品种特征
某一品种不论种在何山场、只要按乌龙茶工艺加工到位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撇开山场因数,品种特征明显的岩茶,其加工工艺一定达中等以上,若按绿茶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品种特征。
因此,低档岩茶品种特征较弱,品种特征应是共性的、其他品种所没有的特征。如肉桂的“桂皮香”、“辛辣味”。而“桂圆香”则不是品种特征,是工艺特征、轻微烟味。按品种特征实践来总结,有些特征只可意会、不好描述,如大家熟悉的水仙特征。
(2)工艺特征
因加工工艺不同、或某加工环节处理失误而形成的特征。如酵味(发酵过度、类似红茶的味道)、渥味(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毛火走水焙的时间过长造成)、烟味、青味(做青发酵不足、杀青不足)、酸馊味、高火味、过火味、焦味(有炒焦味和焙焦味)等等。某些消费者常把渥味、烟味、酸馊味等当作“韵味”。
(3)岩韵
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高明的茶师把武夷岩茶的“岩韵”归纳总结为“活、甘、清、香”四个字。
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兰香、清香、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这四种香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纯辛锐,幽雅文气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汤色清澈艳亮,茶味清纯顺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纯无杂,没有任何异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种的凡品。
甘。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为“苦茗”。
活。指的是品饮武夷岩茶时特有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在“啜英咀华”时须从“舌本辩之”,并注意“厚韵”、“嘴底”、“杯底留香”等。
因此,武夷岩茶蜚声四海,誉满九州,令古往今来的茶人爱的如醉如痴。
三品五味,致力于以专业角度挖掘不同品类茶的文化个性,为消费者提供 “健康、正宗、好喝” 的茶叶,让年轻人认识茶、接受茶、爱上茶,让喝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