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研究论文「跨境电商对物流业产生的影响」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研究论文「跨境电商对物流业产生的影响」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研究论文「跨境电商对物流业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主要对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建议国内快递企业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需求,更要加速提升企业在国际网络布局、产品体系打造和供应链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到1862.1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49.5%。2020年上半年,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2016~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如图1。
图1 2016~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一、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相互促进发展回顾2020年,疫情之下,跨境电商的高增速,成为推动进出口增长的新动力。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更是具有特殊的划时代意义,其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10个东南亚经济体共15个参与方。RCEP涵盖人口超过35亿,占全球总人口47.4%,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占全球的GDP的3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覆盖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RCEP协议下通过新技术应用推动跨境物流通关便利性提升,在商品零关税、区域内国际间关税双边减让方面取得的新突破,也将促进跨境消费增加。
纵观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过程,政策的鼓励和引导是促进其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因素。截至2019年底,国内已经设立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20年又新增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对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跨境电商交易的大力发展。
同时,消费线上转移呈现逐步扩大趋势。2018年我国海淘的用户规模突破1亿人,2019年海淘用户规模接近1.55亿人,疫情影响对消费方式的线上转移形成新的推动力量。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的规模预计突破2.3亿人,而其中七成的用户会选择线上购物渠道,使得跨境电商在消费端获得大力支持。
跨境电商的主要物流方式包括邮政小包、国际快递和跨境物流专线服务。邮政小包提供的国际寄递服务占据国内快递企业的总体份额的80%左右,在配送时效、寄递物品类型、价格费率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国际快递方面,主要由UPS、FedEx和DHL等国际快递进行。外资快递企业在中国国际快递市场的业务量占比接近70%,收入占比超过50%,因此外资快递企业在我国国际寄递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跨境专线物流主要通过航空、船舶或者铁路运输,再经由国外合作快递企业完成最终配送。
“快递向外”形成的跨境物流网络布局优化,助推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跨境物流在跨境电商增长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份,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5亿件,同比增长25.4%,以2.2%的业务量贡献了12.2%的业务收入。
二、跨境电商物流的技术应用疫情期间,由于国际航空运力管控带来的运力供应不足,导致海外采购的大量应急物资,一部分需要通过“人肉”方式转运回国,显示出跨境物流服务对国际经贸往来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对于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而言,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各类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按照产业终端用户分类,包括以敦煌网、阿里巴巴国际站等为代表的B2B平台,以天猫国际、京东等为代表的B2C平台,以速卖通、eBay等为代表的C2C平台。
与国内电商和快递相伴而生、互相成就,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必需要跨境寄递物流服务的跟进。跨境电商物流的技术应用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跨境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技术。包括平台底层网络搭建、平台主体信用评估、跨境支付担保、跨境物流信息跟踪等功能模块,以实现跨境电商平台入驻商家跨境业务便捷开展和消费者满意的购物体验。
二是跨境物流大数据精准分析。鉴于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是影响消费体验的关键因素,需要围绕跨境电商服务模式的转变,比如针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的部署,要实现消费大数据分析在跨境电商物品仓储、海外仓货物周转、海外仓选址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海外仓在提升跨境物流时效、提升货品周转率、降低仓储成本等方面的作用。保税模式和直邮模式下跨境物流的业务流程,如图2、3。
图2 保税模式下跨境物流业务流程
图3 直邮模式下跨境物流业务流程
对比保税模式和直邮模式下的跨境物流业务流程,其关键区别在于用户下单时间节点不同。直邮模式是常规的跨境电商交易流程,而保税模式下,即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直接通过保税仓发货,相较于常规业务流程,保税模式下物流全链路时效中的国际采购、订单分拣包装、国际运输环节已经全部压缩。而保税仓物品类型的提前铺货和部署,其依据在于对消费偏好的大数据分析,使得跨境电商平台的购买和物流服务体验,几乎和国内电商平台同样便利。以Wish Express为例,2019年旺季期间(10月至12月),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重点市场上,相比于普通直发的非海外仓产品,其海外仓产品的物流时间要少60%左右。
三是跨境物流操作自动化、智能化和感知技术应用。跨境电商物流由于需要经过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两部分服务,通过发挥自动化分拣技术、智能化识别技术等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实现跨境电商物流人工成本的节约,同时更好地保障物流货品的高分拣效率和零失误率。此外,借助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定位技术和路径优化等感知技术应用,获取数据和资源采集,进而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佳整合和优化匹配。
四是拓展物流核心技术应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的基础上,加快与物流业务的紧密结合,在消费需求挖掘、跨境多边支付、供应链管理方案等方面拓展技术应用转化,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智能化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以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等实现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的国际接轨进程。
图4 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融合发展
三、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面对跨境电商快速增长的势头,需要充分发挥跨境物流的保障作用,统筹推进跨境寄递流通体系软硬件建设,发挥科技赋能的作用,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完善跨境寄递标准和制度规范,培育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要积极承接跨境电商新的主战场,形成增长替代。物流快递业需要主动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跨境电商业务双向流动的新机遇,服务好占据全球人口63%和经济总量29%的沿线国家。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了战略通道作用,累计开行8751列,同比增长46%,发送集装箱7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1%,前三季度运量已超去年全年运量。因此,充分发挥物流快递在贸易往来中的“国际纽带”功能,在沿线重要区域率先布局仓储、加工、运输、通关等物流配套服务节点意义重大;同时,要把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脉络,储备为实体制造业服务的仓储、装卸、流通等服务能力,实现物流快递业“走出去”和“强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其次,响应国家战略使命要求,培育国际竞争实力。在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经济安全、供应链安全的关键领域,国内快递物流业要形成掌控权。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推进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快递物流作为加快国际间、区域间和区域内资源要素流动的通道功能愈发重要。企业要充分挖掘网络覆盖优势,同时要紧密对接跨国和跨区域产业分工带来的物流快递配送需求,借助科技应用、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等方式,破解制约物流快递运作效率的瓶颈,形成支撑物流服务品质提升的硬实力。
第三,融入全球产业转移,服务国内产业升级。国际快递企业联邦快递、UPS、DHL等的国际业务收入占收入比例,在2018年分别达到42%、20%、21%。国际快递物流巨头抓住了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并与超大工商企业长期在全球战略协同。因此,国内物流快递业要运用产业互联思维实现与中国制造的融合发展,发挥物流快递服务在制造业链条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串联作用。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原材料采购、零部件输送及制成品的全球化配送能力,使得“买全球、卖全球”不仅仅体现在消费需求满足领域,更要体现在服务中国制造全球化能力布局方面。
最后,培育快递行业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快递物流业一方面要抓住跨境电商高速增长带来的业务增长空间,借助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促进服务贸易环境改善,带动运输、分拨、仓储、物流、快递、供应链等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期,充分借助科技赋能,实现行业升级的“弯道超车”效应,实现供应链服务能力自主掌控,打造出中国物流快递服务的国际品牌。
四、提升国际网络布局和多元化服务能力在外部战略布局的同时,面临贸易环境和国别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叠加,物流快递企业要扎实提升国际网络布局和多元化服务能力,才能更好把握跨境电商发挥赋予的机遇,同时为跨境电商的跨越发展更好助力。
一方面,加快部署国际寄递网络布局。跨境寄递作为物流快递的一个类型,离不开国际寄递网络的铺设,纵观国际领先企业的经验可知,通过股权投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快速起网,成为多数企业的战略选择。聚焦国内,我国快递企业已经进入世界50多个国家及地区,快递服务延伸到了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东南亚、澳洲等主要经济体。同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快递企业通过合资和战略合作等方式,在境内外投资建设世界级航空物流枢纽,开通多条境内直达国际市场的航线,平台电商针对“双11”的国际包机服务也在筹划当中,资本动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市场需求的走向。
另一方面,加强个性化和增值服务能力的建设。国内快递企业要善于同境外本土企业展开更多合作,主动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运营经验和技术手段,在深入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形成不同行业客户的定制化跨境寄递方案。同时,深挖寄递客户的延伸服务需求,提供发货建议、咨询、物流跟踪、代收货款、索赔等中间环节的精细化服务,实现跨境寄递由粗放式基础性运输服务转向精细化增值服务,逐步形成基本物流需求和独特需求的双重供给能力。
在抓住机遇、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物流快递业还需积极应对挑战。伴随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服务业的深度开放,压缩了物流快递业适应国际竞争的时间。同时,对于外商投资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这将给国内的物流快递企业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在环保方面,禁塑令、绿色发展要求不断升级,物流快递企业需要加快推进绿色包装、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的步伐,提前谋局、顺势而为。而对于外贸主战场切换带来的潜在的业务需求,如跨境电商、航空物流、航运枢纽等,物流快递企业需加快运营资质、通关流程、业务细分、配送时效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及早为客户提供优质综合物流服务,打造自身核心优势。
总体上,跨境电商的增长势头赋予跨境寄递可预期的业务空间,而跨境寄递在合规化经营、专业化人才培育、国别政策法规把控等方面也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客观认清跨境寄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当前正在布局跨境寄递业务的企业不容忽视,在网络搭建和能力建设的共同提升下,跨境寄递业务成为企业新的市场竞争支点,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