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犹长天未凉「立秋不见秋风凉」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残暑犹长天未凉「立秋不见秋风凉」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残暑犹长天未凉「立秋不见秋风凉」,希望能帮助到您。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作者:王文超(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从立秋开始,农历年已行一半,秋季正式来临。
作为传统“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是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节点。《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在立秋之日会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西方属白,所以周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着白衣、佩白玉到西郊迎接秋气。唐宋时期,官方仍沿袭着太史官报秋,于西郊祭祀五帝的礼制。可见,古人对立秋、天地、社稷的尊崇与重视。今天在浙江省金华市安文镇仍然传承着“立秋迎福”的民俗活动,人们祈丰收、求平安。
虽已入秋,阴气渐盛,早起或偶有一丝凉意,但整体而言,天气仍暑热难耐。立秋前后正值中伏,秋后一庚才至末伏。正所谓,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民间还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今年立秋正是下午,想在立秋过后就感受到秋天的凉爽还为时尚早。
夏秋之际瓜果飘香,又正值阴阳交替之时,民间便有“咬秋”的习俗,以对暑痢之症。盛行于旧时京津地区的咬秋,也叫“啃秋”,通俗地讲就是“吃瓜”,但又不仅于此。《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立秋之日百姓家里要准备冰镇瓜,还要配上蒸茄脯和香薷汁,举家在秋夜月色中享用,进而对抗暑热疟痢。香薷本身就是发汗解暑、温胃调中的良药。唐代文献《四时纂要》中也提到类似节俗,在立秋这天,用“秋水”吞服赤小豆七粒,也希望起到开胃消食、清热解暑、祛湿解毒的功效。
另外,立秋还有食养进补的传统,俗称“贴秋膘”。前面提到的蒸茄脯,正是民谚“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反映;话剧《立秋》中记录并运用了山西晋中地区“吃烙饼不苍老”的节俗;青岛莱西地区流行在立秋吃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俗称“渣”;最常见的进补食谱还有包饺子、炖肉,如北京歌谣《贴秋膘》有云,“秋风凉,胃口开,韭菜馅儿包子撑肚歪。烧羊肉,要带汤,羊肉拌面味道香。”为了活跃节日气氛,民间还有“称人”的习俗,饱食后用大秤量人以检验“贴秋膘”的成效。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每年立秋之日都会举办“秋粥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以往村民们聚在一起熬粥、“抓秋膘”的民俗传统,如今已经成为京西节日民俗旅游的文化品牌。游客和村民在“品秋尝秋”之余,还能观赏斋堂梆子戏、柏峪燕歌戏,共同回望乡贤文化,静候金秋的到来。
戴楸叶是一种顺应时序的特色节俗。《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宋人在立秋这天,满街都有卖楸叶的,妇女儿童通常买来后裁剪成各种花样戴于鬓间。《北平风俗类征》也有戴楸叶的记载,如今在河南、山东等地仍有传承。灵水村则有插核桃枝、戴核桃叶的传统。
立秋前后,有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一是刚刚过去的七夕节,一是即将到来的中元节。千古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让七夕节从古代婚姻禁忌日演化为中国传统的浪漫情人节。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情节相似的同类型故事。相传彝族有一对相爱的姑娘和小伙,因为姑娘的父母反对,逼迫她嫁给有钱有势的人家,于是在立秋这天,姑娘就逃到山上,和小伙在杨梅树下结为夫妻。此后,彝族民众就在立秋时节通过举行杨梅节的活动纪念他们,男女“赶秋”,对唱《梅葛》,谈情说爱。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布依族的同类型故事,讲的是男女相爱,女孩被土司抢走,最后男女殉情,人们将他们合葬,并在每年立秋时赶秋坡,男女对歌,尽显欢愉。现在的七夕节已经成为中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虽然当下“穿针乞巧”的仪式失去了功能,但各类文化创意活动正越来越受到年轻人青睐,中国情人节也进一步提升了浪漫经济的商圈消费。
立秋节气的节日内涵从最初的祭天地、敬社稷,逐渐增加了祭祖,如《清嘉录》就记载杭州民众用“立秋西瓜”供奉祖祠并馈赠亲友,《立秋》中也再现了山西晋中立秋祭祖祠的传统。相较而言,中元节是祭祖大节,源于上古秋酬告慰祖先的“七月半”,后因佛道思想融入使其节日内涵更为丰富,超越了传统家族观念,礼敬万物,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元节,真热闹。白天不闹晚上闹。”“莲花灯,莲花灯,今儿个点了明儿个扔;荷花灯,荷花灯,天上星星水里的灯。”民谚简明生动的语言,传承着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节俗活动。直至今天,中元节依旧是中华多民族及海外汉文化圈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立秋过后,天地澄清,草木葱郁,秋凉尚早。
新华社发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7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