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外贸出口额城市排行」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外贸出口额城市排行」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外贸出口额城市排行」,希望能帮助到您。
观察青岛经济运行,外贸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窗口”。
作为一座开放成就的城市,外贸在青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先生”的角色。2020年,青岛外贸依存度达到50.5%。外贸稳,青岛经济才能稳。
“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日前出炉,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各城市外贸表现迥异。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评选由海关总署完成,评选数据直接来源于海关统计数据,并综合国民经济数据排定,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外贸百强城市评选标准包括外贸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和潜力竞争力5项共25个指标。
该榜单由中国海关总署主管的《中国海关》杂志发布,已连续第十二年发布,2020年全国共有297座城市纳入外贸竞争力分析。
这是对中国各城市外贸发展状况的一次权威“检阅”和精准“画像”。
前十名分别为深圳、上海、苏州、广州、珠海、东莞、厦门、宁波、天津、北京。青岛排名全国11位,居全省首位,北方城市第三位,表现出了应有水准。
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全球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联合国发布的《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背景下,2020年全球经济产出下降4.3%,比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经济产出1.7%的降幅更大。WT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货物出口贸易额以美元计同比下降7.5%。
但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外贸逆势而上——2020年经济呈现V型复苏,外贸进出口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韧性较足。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2.7%。
与全国大盘相比,青岛外贸的表现更加抢眼: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225.9亿元人民币,几乎与2020年全年相当(6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6%,增速比全国快了13.9个百分点;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4%。
外贸的良好表现,让我们对青岛经济的整体表现充满信心和期待。
01 逆境之下的你追我赶
我国外贸快速回稳、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离不开每一座城市的努力。
2020年,纳入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分析的297座城市中,进出口实现正增长的城市达188座。其中,上海依旧保持了在百强城市中进出口规模最大的纪录,由2019年的3.41万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3.49万亿元。
分析2020年我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榜单,主要地区城市外贸竞争力分布特征明显。
东部地区拥有众多优良港口,对外贸易区位优势突出,在引领全国经济参与更高层次国际合作和竞争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部地区在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榜单上长期占据半壁江山,2020年版图进一步扩容,上榜城市数量较2019年增加2座,达到52座。在上榜数量稳中有升的同时,板块内部城市间呈现你追我赶的竞逐之势。
依托雄厚的工业底蕴、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环渤海地区外贸发展再谱新篇。2020年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榜单上,该地区上榜城市由上年的16座增加至19座,数量与长三角持平,为城市外贸竞争力评价以来上榜城市数量最多的一年,上榜率高达65.5%。其中,天津和北京排位分别提升2个和4个位次,跻身前10强,分列第9位、第10位。
山东半岛充分发挥临近日韩、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联动区、海洋经济产业集群的优势,上榜城市增加2座达12座。沿海的山东青岛、威海、东营和烟台连续多年稳定在榜单前半程,分别位列第11位、第25位、第29位和第32位。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网络发达、产业基础较好。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中部地区逐渐成为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榜单的骨干力量。2019年,中部地区入围百强榜单的城市数量创下27座的新高,但大量城市位于榜单后半段。2020年,中部地区上榜城市大幅缩减5座至22座,基本收缩至2017年以前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持续推进,西部地区沿江沿边的优势更加凸显,逐渐成为我国与欧洲、中亚、西亚、南亚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的重要枢纽,全方位开放进程提速,加上东部产业西移更加速了其外贸规模扩张的步伐,自2017年以来,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持续高于整体。在2020年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榜单上,上榜城市数量由上年的14座大幅提升至18座。
02 青岛外贸的“成绩单”
随着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规模论英雄的时代已经终结,城市外贸发展进入量质并举的新阶段,以水平、结构、效益、发展、潜力五大指标描绘的城市外贸竞争力。来看看青岛的表现。
结构竞争力最亮眼。作为老牌外贸大市,青岛连续多年入围,目前位列2020年中国城市外贸结构竞争力第2位,是仅有的分项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三座城市之一,也是维持榜单稳定的“中流砥柱”。
2020年,青岛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欧盟、美国仍为青岛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7.2%、9.7%、14.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817.7亿元,增长16.3%,高于全市整体增幅8.1个百分点;在传统优势商品出口如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和体育用品等“宅经济”产品出口也大幅增长;特别是跨境电商,2020年青岛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54.2亿元,增幅达688%。
水平、效益、潜力竞争力平稳。水平竞争力报告主要从企业平均实力、相对发展速度、进出口平衡度、经济外向度等多维度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2020年青岛排到了第20位,前3名为深圳、苏州、上海。
效益竞争力测算的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加工贸易增值水平、净出口对经济带动作用、出口收益能力以及贸易条件状况,2020年青岛位列第15位。
在潜力竞争力上,青岛位列第12位。区位优势、政策导向、产业集群、物流规模、内生经济实力等是影响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潜力要素,这些要素对青岛厘清未来对外贸易进程中的优、劣势变化,确定城市外贸发展的后期轨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03 用“确定性”有效对冲“不确定性”
“坎过去了,一切都在向好发展!”这是当下青岛很大一部分外贸企业最直观的感受。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表现亮眼,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经贸环境,变化中的机遇带给了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新的“窗口期”。于变局中谋新局,青岛在外贸进出口方面正在接受新的责任与担当。
关注这样一组数据:
2020年全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407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225.9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的外贸进出口总量几乎与去年全年进出口总量相当,这样的增长性是不多见的,即便是在“顺风顺水”的年份里。
疫情“任性”,青岛外贸“韧性”从何而来?
分析前三季度外贸数据发现:
高水平开放平台发展势头强劲。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作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对外贸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前三季度,青岛保税物流进出口896.2亿元,增长68.3%,新业态正在赋能青岛外贸新发展。
民营企业成为推动青岛外贸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前三季度,青岛市民营企业进出口4142亿元,增长40.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7%,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全国48.2%的平均占比。民营企业自主性强、经营灵活,更容易抓住全球经济回暖带来的新契机,竞争力十足。
国家战略叠加助力“朋友圈”不断扩大。前三季度,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873.6亿元,增长47.5%;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357.3亿元,增长42.6%。其中,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403列,同比增长46%,目前上合示范区国际班列可通达18个“一带一路”沿线和上合组织国家46个城市,可以说中欧班列已经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发展,全球贸易逐渐回暖,以及青岛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等政策效果的日渐显现,影响青岛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虽然面对全球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不确定因素,但青岛正以政策给力、路径明晰的“确定性”,来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深耕国际市场,优化外贸主体、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推动跨境电商跨越发展;深化“三项试点”(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西海岸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即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新动能……
随着这些举措的落地,相信,青岛外贸将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并为城市经济作出更大的应有贡献。
作者 |胡相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