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熵简科技」获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 帮助企业建设“全域数据中台”

互联网 2023-04-02 14:55:39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36氪首发 | 「熵简科技」获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 帮助企业建设“全域数据中台”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36氪首发 | 「熵简科技」获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 帮助企业建设“全域数据中台”,希望能帮助到您。

36氪获悉,「熵简科技」获数千万美元级 B 轮融资,高榕资本领投,嘉实资本等老股东跟投。创始人兼 CEO 费斌杰对 36 氪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关键技术持续自主研发及商业拓展。

36氪曾报道,熵简科技成立于 2017 年,为金融、咨询、实体企业等需要大量数据挖掘及分析的机构提供大数据基本面智能投研服务,公司曾于 2018 年 11 月获得小米领投的近亿元 A 轮融资。

CEO 费斌杰对 36 氪介绍了熵简科技近期的进展。在业务方面,熵简科技完成了较大的品牌和产品体系升级,现阶段业务定位是为金融机构建设“全域数据中台”。

费斌杰表示,此前熵简科技瞄准传统金融业务,主要提供另类数据 知识图谱服务,以数据服务为重。而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为满足金融机构海量异构数据的交叉分析需求,熵简在内部自主研发了大数据分析引擎(Alex System),能够将数据源进行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比如说,一个企业采购了多个数据供应商的数据源,数据源分布在Oracle、AWS、Excel等不同的数据源中,需要分别访问,熵简的数据融合引擎则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数据源都整合到一起,提供标准化的API封装,能够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原本这一系统仅供公司内部使用,在觉察到客户需求后,熵简将这一系统作为产品输出,并逐步发展成如今的全域数据中台解决方案。

目前,熵简科技的产品体系主要分为两方面,数据库及中台解决方案。

(1)在数据库服务层面,熵简科技可提供另类数据、行业经济数据库及研究舆情数据库三类:

另类数据库(ADB)。这是熵简科技此前主打的数据产品,即与投资标的标的直接相关的传统数据之外,能够影响标的价值的其他数据,比如社交媒体、信用数据、气候变化数据等。目前熵简能够提供电商、招聘、消费、媒体、投融资等领域的另类数据。

行业经济数据库(EDB)。每个行业都有其衡量发展情况的指标,熵简科技建立了内部研究团队,对行业指标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目前已有超过2800个数据源。

研究舆情数据库(RDB)。与前两个偏指标类、可量化的数据库不同,这一数据库以文本资料为主,包括券商研报、公司公告、证券、企业智库、海内外舆情等数据。

(2)全域数据中台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的底层技术包括熵简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大数据采集引擎(Baelish System)、大数据分析引擎(Alex System),以及知识图谱引擎(Aminda System)。

简单来说,通过将企业采购的数据源结构化并且优化配置,分布式数据采集引擎(Baelish System)能够减少企业重复采购数据源的成本;数据库配置好之后,业务人员可通过分析引擎(Alex System)统一访问,比如通过托拉拽的方式,设定好数据排查流程,分析引擎即可实时监测已有数据源。最后,知识图谱引擎(Aminda System)通过对数据间的关系建立图谱,为企业的商业决策提供参考。

中台是创投圈今年的热议话题,36氪报道过这一领域的多家公司,包括数澜科技、数列科技等。费斌杰表示,熵简科技的中台解决方案特点在于:

从数据层、中台层再到业务层,连通前台和中后台业务。费斌杰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数据中台解决方案,大多重点在中后端拓展,前端的业务系统比较缺失,业务人员难以对效率提升有明显感知,并且额外采购的业务系统也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问题。在前端的业务层,熵简科技目前针对金融领域推出了8个业务模块,包括智能研报、智能搜索、知识图谱、舆情监控、模拟组合等,为客户提供的是端对端的综合解决方案。

专注金融资管领域。市面上不少做中台的创业公司,都是以通用型中台为主要产品方向,而熵简科技的数据中台方案是专门为金融资管领域设计,产品化程度较高。熵简科技目前已经服务金融资管领域超过25家头部客户,主要分布在资产管理、二级市场等,此外也有银行、券商、保险客户。

市场策略上,熵简科技目前已完成标杆客户树立,并持续拓展腰部及长尾客户,付费用户数量近百家。收费方面,熵简科技提供中台解决方案 业务系统模块灵活搭配的方式,公司今年收入近亿元,客单最高达近千万元,金融资管条线已进入盈利状态。

费斌杰表示,本轮融资后,熵简除了不断夯实金融资管领域的产品优势外,还将拓展其他行业的中台市场,基于成熟的中台技术组件进入更多行业。

团队方面,熵简团队目前有80余人,大部分为技术研发,销售团队约10人。五位合伙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海内外学府,具有金融与技术复合背景。金融方面,合伙人曾任职于嘉实基金、中信证券等知名金融机构,具有一线投研经验;技术方面,合伙人曾任职于Blackrock(贝莱德资产)、Bloomberg(彭博)等国际金融科技公司,并曾在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拥有专利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