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不严重的互联网公司」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加班不严重的互联网公司」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加班不严重的互联网公司」,希望能帮助到您。
前不久,有知情人士在网络平台爆料称,目前微信事业群正在试运行“1065”工作制。即早上 10 点上班,晚上 6 点下班,一周工作五天,该工作制从年后开始。
该人士还进一步透露,虽然他所在的部门之前也是这个作息时间,不要求强制加班,但“这次是强制要求下班,所以是比之前更宽松了”。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目前包括六大事业群,其中微信事业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业群。据上述人士称,后续腾讯其他几个事业群可能也会采取类似的作息制度。
互联网行业超长的“加班文化”长期以来都饱受诟病,按说微信此举应该颇得人心。但消息出来后,各大社交平台上,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为何“强制下班”还有人骂呢?
猝死、猝死,还是猝死
曾几何时,加班一度成了互联网大厂们的“企业文化”。
无论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9天”的“996”,还是升级版的“从0点到0点,每周工作7天”的“007”,曾都为众多互联网大厂追捧并奉行。诚然,从某种角度看,这种“加班文化”在短期内确实加速了企业的成长壮大,提升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实力,但它对《劳动法》践踏和对员工身心健康的摧残也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无论从哪一条看,“996”和“007”都严重违规违法。
更重要的是,这种“加班文化”严重侵害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只需稍加搜索,近年来互联网大厂员工因公猝死事件随手可得。
2019年5月,某电商平台南京总部一员工加班猝死;
2020年12月,某家电电商福州分公司一名27岁员工在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
2020年12月,一43岁外卖员送餐时猝死;
2021年7月,某游戏公司外包美术工因加班猝死;
2021年12月,某电商平台23岁女员工凌晨一点猝死在下班路上;
2022年2月,某互联网大厂员工在健身期间猝死;
……
加班文化已成行业毒瘤
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于互联网大厂的“加班文化”时,这种不合理的“加班文化”也成了行业毒瘤,引发了一轮轮舆论风暴。
在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同时,一些互联网从业者也意识到,以透支员工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所谓“发展”“壮大”也只是虚弱的海市蜃楼,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做法绝不可再继续下去。
因此,很多互联网大厂先后开始为加班“松绑”。
2021年6月,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开始推行“强制不加班 双休”政策,重点强调三个方面:1、将周三设立成健康日,工作时间为9点半到晚上6点,到点下班,不能加班。2、除周三以外的工作日,员工晚上加班时间不能超过晚上9点,9点以后所有员工必须离开公司。3、周末必须双休。
2021年7月,快手宣布取消“大小周”,员工只需按需加班,而且公司需要按规定向员工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2021年11月,字节跳动内部颁布加班新规,工作日晚上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需要有理由经过领导同意,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
2021年11月,网传阿里试行新工制,包括“6点之后不准开会”“HRG 7点催下班”“组长7:30后不准在公司”“8点熄灯一半,8:30全部熄灯”等。
2022年2月,腾讯微信事业群推行“1065”工作制,晚上6点强制下班。
“强制下班”了为何还是不买账?
应当说,无论是“不许加班”,还是“强制轮休”“强制下班”,这些互联网大厂的推出的工时变革不可谓力度不大。按说缩短了工作时间,保证了休息时间,作为普通员工应该大力点赞才是,但让人意外的是,目前看来各大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对这些举措有赞也有骂。
而争议大多聚焦于以下两点:
首先,工作时间缩短了,但工作内容没变,意味着在同样的工作时间内,工作强度更大了。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向来注重KPI,员工为了按时完成KPI,只能变之前的“被迫加班”为“自愿加班”。
其次,所谓的“到点下班”,不过是到点之后不许员工再待在办公室。如今即时通讯如此发达,钉钉、微信、QQ等早已成为企业随时随地“抓住”员工的高效工具,员工即便在家,领导的任务随时从天而降。
此外,更让普通员工悲观的是,企业在这方面的违法成本实在有点低。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去哪儿网下属公司趣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被处以行政处罚,并处罚款3250元。罚金之低令人咋舌。
但尴尬的是,这样的罚金确实是依法依规做出的。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这样的违法成本,与企业通过违法加班在员工身上榨取的价值相比,显得九牛一毛。这也不怪任凭互联网大厂们如何承诺减压,总有众多网友并不买账。
所幸,在去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开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第二批)》,两部门在其中一宗典型案例中明确:“996”(指“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相关公司规章制度应认定为无效。
或许,只有当相关部门和企业一起从源头上根治“996”“007”时,互联网大厂们的承诺才会被更多人所认可。
特别申明:文中图片为《商业故事》杂志社从网络选编,仅供交流分享,欢迎转发!若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
编辑:彭洋
美编:周沙沙
若需《中
请联系本社蒋女士。
固话:023-62316119(蒋女士)
手机:13508371406(周女士-同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