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微商攻略」

互联网 2023-04-21 14:56:00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微店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微商攻略」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微店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微商攻略」,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柳华芳

微信火了之后,微信电商也火了,微电商成为电商创业者们极其关注的话题,前几天加入闫跃龙的粉丝QQ群围观了一下,全国各地微电商草根创业者非常有激情,而且很有信心,颇有早期淘宝店时期的火热景观。

目前的微电商大多数是做分销的,玩微电商的草根玩家自己搞不定专属渠道,只能靠分销别人的产品来赚钱,营销通路在朋友圈上,其实也挺苦逼的,淘宝时代的草根创业者是键盘党,现在这波人是手机键盘党。

上周六,去了一趟亚洲最大的居民社区-天通苑,围观了一下拉卡拉的生鲜速达进社区活动,他们和社区里的小店合作,为社区小店增加了生鲜类目,现场也挺热闹的,大爷大妈、大姑娘小媳妇儿都来了不少,有种赶庙会的时光穿梭感。

一个小男孩追我,我躲开,他还追,追上来问我了一个问题:叔叔,你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尼玛!都叫叔叔了,还问,这是哪家野孩子。

我和老冀跟着CCTV的记者去了天通苑社区里的一家小杂货店,不算大的店面空间被货架占的满满的,在超市的一角还一位摊位合作的小裁缝,一个姑娘和一台缝纫机。这家小店的老板叫小磊,他在屋里接待楼上过来的客人,媳妇儿在门口练摊和拉卡拉合作的生鲜商品,夫妻小店,日复一日,只为多收三五斗。

微店商,一个被忽视的草根创业群体

像小磊超市这样的社区小超市,每一个城市都很多,不像大超市或711便利店那样企业化,社区小超市们基本上都是小个体户,一个个小夫妻店,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夜里往往到凌晨后才打烊。

这么苦逼的一群草根创业者,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网大潮之下,逐步成为弱势群体,很少人会关注和关爱他们。被采访到的一位和拉卡拉合作一年多的小店家,一位东北大姐向记者诉苦:“这年头的小超市买卖真不好干,现在年轻人买个牙刷都从网上买,连一两块钱都不好赚了,要不是拉卡拉小店合作带来活动和人气儿,自己都打算不干了”。

这就是生活,那边微电商媒体到底帮着炒作,这边微店商们却在寻找出路,我回到家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确实在网上买东西远远多于线下店,楼下山东老乡开的小超市确实不容易。

前几天我去我家楼下小超市,问店主,“怎么进的桔子这么多烂的,下次换个进货商不行么”,店主告诉我“不是不想换,做了十几年小生意了,换来换去都差不多,人家只让你整箱进货,不让你翻来翻去,到两三次批发商,哪能没烂的,只能认了”。这就是真实的传统社区小超市的无奈,没有议价能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微店商群体处于媒体和政府关注的盲区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落后,然而他们确是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就在身边。电商当日达就已经够快了,但是身边小店送到顾客家中只需要几分钟,当我们在花大钱做快递提速的时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身边小店。

逆流而上,关系是纽带,连接是变革

这些年B2C完全盖住了C2C,淘宝小店生意不好做了,近年来的新入者中还算不错的都是农副产品和生鲜零售,但是,营销困难,大多被大商家挤压的有苦难言,即便再苦再累,也要喊亲。

微电商火了之后,大不同了,草根创业者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人群来获得零成本的推广营销,并且顾客群相对稳定,只要拉下面子,敲敲键盘,多懂脑筋,微电商的生意就会很不错。

线下的社区小店同样也被电商、大超市、连锁便利店等挤压,他们却不敢卖生鲜,一是生鲜的配货变化多,二是进货麻烦,三是占空间大。等呀等,熬呀熬,终于某一天,拉卡拉推出了社区身边小店合作计划,拉卡拉统一管理供应链,用O2O式的社区电商模式重新武装社区小店,微店商们终于找到了组织。

身边小店可以通过拉卡拉的生鲜速达计划做生鲜类目了,不需要大批量进货,不用整存整取,可以零存零取,借助自己现有的冰箱,就可以做社区居民更关心的生鲜产品了。社区居民通过拉卡拉身边小弟的微信公号就可以定位找到自己身边的小超市,可以在线下单,店中取货或送货上门,夫妻店现在也微商创业者一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来做做生意了。

微电商是通过微信和朋友圈来维持关系和营销,微店商是通过线下社区小店来维持关系和营销,拉卡拉推出身边小店,给微店商插上了O2O的翅膀,一下子变得高大上了。身边小店,这样的名字让微电商的格调一下子青春起来了,至少给了小超市们一个拿得出手的更亲民的身份。

通过O2O模式、微信、APP等连接居民消费者,通过动态供应链来解决了身边小店的仓储难题,利用小店自有冰箱解决了末端冷链难题,通过生鲜类目提高社区消费者的到店率,这一切都是过去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事儿,却被拉卡拉用自己的社区电商连接了起来,连接就是创新,连接就是变革。

草根已觉醒,去中心化是正道

微电商的火爆,自媒体的繁荣,让“去中心化”成为焦点,微信的老大张小龙将去中心化奉为微信的使命之一,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又出现了“去中心化是为命题”的一月逆流,UC的俞永福抛出智能化推荐才是正道的观点,一大波随波逐流的自媒体又开始批判去中心了化了。

按照自由市场理论,垄断是必然现象,去中心化是资源的人本化分配方式,以人为节点,以人的活动和能动性为分配依据,这是很好的理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智能化推荐能解决资讯和物的注意力匹配,但是解决不了人的困境,比如社区的线下小店全国有很多,智能化推荐的push的方式解决不了优化关系链的问题,也解觉不了仓储冷链问题。

无论是微信上的微电商,还是拉卡拉身边小店们,微都是从人出发的,人的创造力和积极主动会在去中心化的经济中变得重要,智能推荐更像是找了一个权力无限大的上帝。草根要想逆袭,要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借助平台的连接和服务,去中心化就是要把能力分发给个体,一个个的个体再构成大生态。

小微经济体的重要是不需要我说,总理都说了N多,小微经济体也做不了多么牛逼的商业模式,草根就是要靠微电商、身边小店这样的去中心化的模式。古人云“远亲不如近邻”,无论是微信的线上关系,还是社区的邻居关系,都是去中心化的,上帝一直在身边。

社群启迪社区,线下回归线下

如果站在某个商业巨头的角度,拉卡拉身边小店的布局似乎微不足道,甚至可能出力不讨好,但是,微电商的伙伴和一个个创富奇迹告诉我们微商不微,正在狂飙突进的O2O创投大潮告诉我们线下流量很重要。

社群经济唤醒了我们对消费者关系的反思,过去我们把消费者捧为上帝,用穷尽一切的商业逻辑和模式去伺候好上帝,然而,社群经济让我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其实上帝真的很孤独!

社群经济告诉我们和上帝做朋友是最好的伺候上帝的方式,启迪我们线下社区超市也不应该只有买卖关系,身边小店也可以玩C2B。事实上,社区的年轻人已经有用拉卡拉终端买电、还信用卡的习惯,再进一步通过终端购物并不太难,最重要的是身边小店丰富了社区超市和居民消费者的关系连接,还有什么比提到到店率更重要的。

O2O让本地化成为商业模式热点,社区作为本地化的重要组织,应该被重视起来了,社区经济这个词,也需要重新认识,既然大家都在抢线下流量,何不逆向思维一下,别去谈颠覆了,回来重构升级一下社区小店,回到身边,岂不是更生活。

我的公众号: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