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巨头倒闭「生鲜电商难盈利?为何他们频频倒闭」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生鲜巨头倒闭「生鲜电商难盈利?为何他们频频倒闭」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生鲜巨头倒闭「生鲜电商难盈利?为何他们频频倒闭」,希望能帮助到您。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生鲜电商巨头叮咚买菜的大麻烦来了!
叮咚买菜被立案调查
昨天(3月17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针对媒体报道的叮咚买菜前置仓存在用死鱼冒充活鱼、擅自“翻包”换签、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问题,该局已对其进行行政约谈并立案调查。
叮咚买菜回应称,我司已第一时间暂停该站点的运营,经以公司CEO梁昌霖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专项调查和整改小组调查,该问题属实。
近期,有记者卧底暗访生鲜电商巨头叮咚买菜的前置仓“三元站”站点。
暗访发现本应销毁的死鱼当作活鱼来卖,并且据员工透露,这不是偶然事件,为了减少损耗率,几乎是潜规则。
不仅死鱼当做活鱼卖,其它过期的蔬菜更换标签后的使用日期又会改变。
缺货菜品在烂菜筐里翻一翻,找一找,看起来能用的又再次包装,重新售卖。
消毒也只是为了录视频而随便走过场,连起码的人员测温都形同虚设,填表就可以了。
作为生鲜电商,最起码的要求是能让消费者能吃到新鲜,有质量保障的食品。
现在看来,完全背离了平台创立的初衷。
病从口入,食品安全问题大于天,相信不仅是消费者能懂的基本常识,经营者也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少见。
3.15消费者权益日爆出的插旗菜业老坛酸菜,还有双汇等食品问题,在食品制作和卫生环境方面可谓是触目惊心。
这只是通过3.15曝光和记者暗访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的,譬如外卖行业的食品乱象或许更加严重。
受到立案调查影响,叮咚买菜昨晚盘中一度大跌超过16%,收盘跌幅亦超过10%。
叮咚买菜的最高价曾一度到达37.37美元,总市值高达108亿美元,截止到最新收盘价,股价只有3.79美元美股,连零头都不到,总市值已蒸发至不到10亿美元,仅仅只有8.95亿美元,暴跌超过90%以上。
烧钱不止,业绩巨亏
无论是肉类,蔬菜还是水果,几乎是消费者每天都要用到的材料,这可谓绝对刚需。
正常情况下,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好赛道,实际情况是,生鲜电商截止到目前就是一个烧钱的行业,盈利者寥寥无几,更多的是亏损累累。
叮咚买菜的最新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叮咚买菜总营收为5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和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增收不增利成为常态。
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10.96亿元,上一年同期为亏损12.46亿元,亏损幅度稍有收窄。
单季度亏损10.96亿,已经是叮咚买菜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了。
即便如此,2021年,叮咚买菜全年总亏损依然高达64.29亿元,2020年全年亏损为31.77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了2倍有余。
总共才成立四年,叮咚买菜近三年的总亏损已累计近115亿元。
去年第四季度各项指标刚有好转迹象,现在又爆出死鱼换活鱼卖,重贴标签,防疫走过场等负面新闻,还被立案调查,2022年,叮咚买菜的盈利前景看来依然不容乐观。
当然,亏损不仅仅是叮咚买菜一家,几乎是整个生鲜电商的常态。
叮咚买菜的直接竞争对手每日优鲜至今依然没有体验过盈利的感觉。
有“社区零售数字化第一股”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暂时还没有发表年报,不过2021年前三季度也是亏损,单季度从未盈利过。
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营收约21.22亿元,同比增长47%,净亏损约9.7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83亿元,亏损幅度接近翻倍。
第三季度每日优鲜营收来到21.22亿元,同比增长47%,超过了市场预期的上限。
公司第三季度GMV总额达到25.729亿元,同比增长41.0%;完成订单总数达到2870万份,同比增加了34.4%;每单均价为88.4元,同比上涨5.2%。
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每日优鲜的公司毛利率在三季度达到12.3%,环比增长480基点。
各项指标似乎都在向好,唯独净利润越亏越多。
前三季度,每日优鲜实现总营收55.47亿元,同比增长23.8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亏损为30.17亿元,较上年同期10.17亿元亏损扩大196.66%。
有的亏损,有的生鲜电商则举步维艰。
去年12月,“老三团”之一的十荟团开始战略收缩,关停了部分城市的网格仓。
十荟团鼎盛时期,员工规模超过一万人,有员工表示,十荟团的裁员一直在持续进行,公司最初上万人规模的员工团队,目前已缩减至不足1000人,缩减人员超过90%。
还有的生鲜电商则直接没有熬过行业寒冬。
被称为社区团购老三团之一的同城生活,在2021年7月就宣布破产。
2021年7月7日,同程生活主体运营公司苏州鲜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决定申请破产。公告内容显示,破产原因是公司经营不善,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营困境。而对于供应商和员工,公司将依法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同城生活并不是第一家破产的生鲜电商企业,只是由于其知名度颇高,成为了媒体口中的社区团购破产第一案。
生鲜电商为何会亏损累累?
生鲜电商如此好的赛道,为何只剩下烧钱,盈利的曙光似乎遥遥无期?
竞争惨烈,获客手段主要靠价格战。
生鲜电商,前景看起来十分美好。
水果不一定要天天吃,但一日三餐,吃饭,买菜,这是最基本的刚需。
生鲜电商为什么就迟迟找不到盈利的方法?
陷入烧钱,价格战的循环里,不可自拔。
在这条赛道上,无论是生鲜垂直梯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还是大厂阵营的盒马鲜生、拼多多、美团等,都在尽最大可能抢占每一寸市场。
2021年,我国在业 / 存续生鲜电商主体已近2万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地推、赠优惠券,补贴促销的方式依然是生鲜电商获客的主要手段。此外,狂打价格战,来争取新用户,维持老用户。
快递行业打价格战最终的结果也是盈利下滑,亏本赚吆喝,生鲜电商亦是如此。
除了价格战,前置仓模式也是生鲜电商长时间无法盈利的重要原因。
前置仓模式就是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仓储配送中心,总部中央大仓只需对在市区内铺设的门店进行供货,就能够达到覆盖最后一公里的目的。
流量费用高,履约成本也高,最关键的是,生鲜不同于一般商品,损耗费用更高。
前置仓就注定了成本高,损耗大,费用居高不下。
由于损耗过大,成本居高不下,常年亏损,也就出现了叮咚买菜把死鱼当活鱼卖,翻新过期菜品贴标签重卖等违法违规现象。
不采用前置仓模式,无法保证菜品的新鲜程度和30分钟送达的承诺,也就失去了生鲜电商平台存在的意义。
当前来看,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但无论成本有多高,损耗有多大,都不是死鱼当活鱼卖的理由,唯有保证菜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随着生鲜电商行业的优胜劣汰,中小玩家会逐步被市场淘汰,头部玩家在摸索中挫折中可能会重新找到盈利的方法。
这是一个有绝对刚需的赛道,行业巨头在未来依然会有不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