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摧毁一切「电商会被什么取代吗」

互联网 2023-05-05 14:21:2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电商 摧毁一切「电商会被什么取代吗」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电商 摧毁一切「电商会被什么取代吗」,希望能帮助到您。

写在前面

昨天我们又一位员工(大俐)选择了离开团队,为了欢送她,最近一周小伙伴们轮流请客,祝她脱离苦海。

我个人是打小就有写作的兴趣和爱好,但也从未想过有一天要靠笔杆子吃饭,不过如今倒也没有兴趣变成工作的苦恼。

但坚持写作,尤其是坚持生产原创的专业性内容,有时候确实会觉得心力疲惫。

比如之前预告的江科于果还在写,高新系列专题也还在计划中,还有两篇恰饭稿甲方也在催,只觉得分身乏术。

按计划今天的主题应该是「主编问答」,但是最近大概楼市确实有点冷,加我好友的粉丝都少了许多,连带着粉丝提问的数量也不足以支撑一篇「主编问答」。

所以今天我们把主题调整为「楼市随笔」。

以下是正文。

01

实体商业,流血而亡

最近一周的接连聚餐,我们基本把南昌各个商圈都吃了个遍,愈加肯定了一个感受:

实体商业日薄西山,个体商铺已成昨日黄花,趋势已成,回天乏力。

南昌的几个商圈,唯一有些人气的只剩下各色餐饮,其余业态无不冷清凋敝,束手难为。

走在大街上能看到的,只有药店、便利店和空置待租的街铺,便是曾经开遍街头的中介门店,也关了大半。

或许只有走进深街老巷,才能真正感受到各色夫妻店、街坊店、父子店的市井朝气。

PS:关于南昌各大商圈的稿子,我们已经陆陆续续做过很多期报道了,比如被广场舞大妈攻占的盈石广场,比如濒临倒闭的八一万达,比如仍在坚守的老洪大……

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其内容已经被要求删稿。所以大家平时看到的内容,且看且珍惜。

02

电商平台,初登舞台

在淘宝大行其道之前,关于虚拟电商可能会摧毁线下实体商铺,对上千万小本经营的个体户形成巨大冲击,最终导致大量失业……

这样的顾虑和警示,是拦在淘宝面前最大的壁垒,也是实体商业最后的护城河。

但是消费观念的集体抵触,最终都瓦解在03年的非典危机之下。

非典时期的快递员

无法出门,物资紧缺,实体商业在非典疫情的冲击下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电商平台凭借寄送到家的便捷,和消灭中间商赚差价的超低价,迅速攻占消费市场,一举完成市场占领,和市场培育。

03

电商造节,资本收割

电商真正形成锐不可当的凌云之势,凭借的是裹挟了全国80%商业品牌的电商造节。

我之所以说是「裹挟」,是因为或许最初几届的天猫双11、京东618,凭借实打实的折扣和平台补贴,成功实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狂欢和双赢。

但当电商造节的规模越来越大,吸引进来的商家和消费者越来越多之后,惨烈的价格战逼得商家只能赔本赚吆喝,消费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店家偷偷搞先提价再打折的小动作,导致这场游戏开始滑向资本深渊,不论参不参与,商家和消费者,都是输家。

资本的镰刀隐藏在幕后,疯狂收割财富。

这场规模庞大的电商造节,就像一次请君入瓮的消费者排位赛,通过消费者的参与积极度和关注的商品品类和价格区间,来给每位消费者进行消费智商、消费层级的排位定序。

当电商平台完成了消费者排序,也就意味着电商平台拥有了定价权。

遇见穷人,就卖便宜点,遇见富人,就卖贵一点,想尽办法压榨消费者剩余,实现利益最大化。

通俗点解释,这就是价格歧视和大数据杀熟。

当你越依赖于电商平台,你会发现自己的购买单价开始变得越来越昂贵。

或许我们最初会花时间花心思进行繁琐的购买对比,但最后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平台推荐。

于是最终我们买的,都是平台推荐的,而商家为了增长业绩,就要必须依赖平台推荐,并为此付出越来越昂贵的平台费用。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电商平台曾经的口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结果,是平台自己成了最大的中间商。

04

健全的商业体系,要不要中间商?

“消灭中间商赚差价”这句话,初听着非常蛊惑人心,但实则愚蠢可笑。

商业的本质是流通,流通的环节越多,惯性和能级越大,覆盖的从业者、获利者、消费者越广,就能让更多的人赚到钱,穷人可以变富,富人可以更富。

反之,流通的环节越少,垄断的可能性越高,结果只会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比如说一个厂家生产的商品,想要销售到全国,需要通过渠道代理模式,找来一大堆经销商来帮自己在全国范围内铺货、销售。

这种销售模式下,渠道铺得越深,深入三四线城市,深入农村,那么参与其中从业的人群就越多,为了让每个人都有钱赚,最终的商品售价自然要贵上不少。

乍看上去,似乎是消费者吃了亏。但是农村的人也可以赚到钱,再穷的地方也可以慢慢富起来。

相反,电商平台把所有中间商都打死了,向所有层级的市场(上到北上广、下到贫困农村)倾销商品,最终财富都汇集到金字塔尖,贫穷的只会更穷。

05

电商价格战,杀死商业创新能力

电商平台杀死中间商之后,利用反向操作消除信息差,将商业竞争归零到价格战这一唯一方式,最终必然造成商业价格体系崩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们想吃饭了,走到一条街上,因为存在信息差,我们并不知道哪家饭店的价格最便宜。

这时候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有可能是品类,比如对包子感兴趣还是面条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店家门前摆出的有食欲的宣传画,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店铺门前的装潢,等等。

总之,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非常多,这条街的所有商家都有机会。但是外卖软件和美食点评类软件出来后,可能90%以上的因素就是价格了。

电商平台上,各类商家的价格一目了然,平台甚至为了方便消费者选择,对所有商家进行价格排序。

这个时候所有商家就只能拼低价,但成本是固定的,不赚钱成为常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平台得到了市场话语权,但商家却挣扎在生死的边缘。

守住成本底线不退让,就得死;为了盈利放弃底线,用各种劣质原材料以次充好,那就是昧着良心赚钱。

市场畸形如此,唯一能又赚钱又占领道德制高点立牌坊的,只剩下各大电商平台。

06

直播电商,压死稻草

真正把实体商业的危机推向了最高潮的,是因为疫情被炒火的直播电商。

一个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当有很少人做的时候一定是最有可能出现头部的时候。

尤其是线上,看似可以买到全国每一个角落,但也是由于集中度的问题,线上平台的容量要比线下少的多得多,线上的优势是消除了人员场地的限制,这一点是线下绝对做不到的。

一个直播间,只要服务器够大,容纳几亿人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这也是线上商业的弊端!

一个手机(代表一个消费者)进入了一个直播间,就不能同时进入其他直播间,而互联网又把集中度拉到最高,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大量的流量都会集中到头部和一部分肩部主播的直播间,这种集中度使大部分参与者处于一种赚不到钱的境地。

这种情况是呈螺旋式越来越集中的,优质的供应链都在往少数的直播间中挤,于是直播的坑位费动辄上百万,而花不起钱做直播的商家,只能越来越市场边缘化。

当所有商家都把营销成本花费在直播上的时候,势必会压缩线下销售渠道的生存空间,于是实体商业进一步衰落。

伴随着实体商业的大面积消亡,社会失业率激升,也许这一秒你还在享受线上购物的优惠,而下一秒自己所在的行业就被互联网给打没了。

实体商业的衰亡,最终会拖着所有人一起死亡。

Game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