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夏官营生态创新城规划「榆中栖云综合体项目」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榆中县夏官营生态创新城规划「榆中栖云综合体项目」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榆中县夏官营生态创新城规划「榆中栖云综合体项目」,希望能帮助到您。
施工现场
榆中栖云田园小镇包括民俗、作坊一条街、农耕广场、开心农场体验等项目,用三产带动一二产业。这些是最近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剧情,这也是兰州市列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现实版的田园综合体真实写照。目前,在榆中县栖云山李家庄田园小镇46个重点建设项目正加紧建设当中。还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甘肃标准化分拣中心、甘肃建投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也在紧张复工。
1 全省标准化分拣中心将在榆中建成
清明期间,记者走进榆中县和平工业园区徐家营片区看到,甘肃通韵快递电商产业园工地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分拣中心,办公、职工宿舍综合体主体基本完工,工人们在加紧修建消防水池。“我们是来自会宁县的农民工,16人全是木工,3月初进出入工地后,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工作,消毒、测体温和登记,身体不合格者不让入内。”农民工小李说。据了解,正在建设的消防水池为1千方,用于园区消防灭火。
甘肃通韵快递电商产业园项目为2017年第23届兰洽会市专场签约项目,项目投资方为甘肃通韵快递产业有限公司,项目地址位于和平工业园区徐家营片区,占地面积150亩,总投资4亿元。
项目总负责人庄剑宁说:“中通快递和圆通快递量相对大些,顺丰快递服务质量好,三家快递巨头入驻榆中县和平工业园区,即将在全省建成标准化分拣中心。届时将搭乘上高效、快速物流电商快车。”甘肃通韵快递电商产业园建设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区,建设电子商务仓库和配套的电子商务客服呼叫运营中心,快递运营区。包括生产作业区、职工公寓、职工食堂、办公区等。庄剑宁还说,建成后的甘肃通韵快递电商产业园,平均每天将有500辆快递车运营,有自动和人工分拣系统,每天150万件快递分拣后发往全省各地。
2 今年8月栖云田园小镇将开门迎客
“我们项目部自3月初复工后,目前已有900多名工人加紧施工。”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乡村振兴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雷立家说,整个田园综合体投资近10个亿,可以说是西北最大的一处田园综合体。集特色餐饮、亲子体验、开心农场体验、康体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项目,与城市综合体不同的是,这一项目体现出了乡村振兴,能亲身体验到乡愁的记忆,部分工程将在今年8月开门迎客。
栖云山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位于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距兴隆山大景区2公里,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甘肃省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抢抓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以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设计为总基调,计划建设的田园综合体已被列入全国8个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这样一个田园综合体,与以往所见到农家乐等项目最大区别是,它更具体验感。”雷立家介绍,“比如说你吃一碗面,能看到小麦加工成面粉的过程。”该项目规划占地26500亩,其中核心区8300亩,共有烂漫花海区、栖云田园小镇、生态田园区、养生养老区、田园野趣区、智慧农业生产区等9大功能区域规划布局,全力打造智慧栖云田园小镇、西坡精品民宿、农业种植、千亩观赏花海、休闲娱乐、盆景园、森林王国、农产品检测中心、栖云画家村等46个重点建设项目。
3 土雕展现兰州元素
记者注意到,田园综合体北侧黄土坡上,一座巨型的黄土雕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山体上的人物雕塑栩栩如生,小驴拉磨格外逼真,憨厚朴实的老农在一旁很容易唤起人的乡愁和记忆。整座山体分为几大板块,有正在舞蹈的飞天乐女,有雄伟壮丽的嘉峪关城楼,有驼铃悠悠的丝绸古道,也有白塔山、兰州拉面、滔滔黄河、羊皮筏子、农耕田园等甘肃特色应有尽有。雷立家介绍,整个土雕依山势而打造,在85度的斜面上创作而成,长150米,高60米,主体以敦煌元素为主,丝路、黄河等元素为辅,完成后将是全国规模最大、浮雕最长的敦煌素土雕景观,目前正在申请吉尼斯纪录。鉴于土质黏性强、土质硬,在雕刻时加入了专业胶水,有效避免风雨剥蚀,可以在五年内完好无损。
4 年吸引游客100万人次
“我们初步打造了几间民宿,供游客住宿。”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乡村振兴有限公司运营管控科科员段亨宇说,距离住宿点不远处,公司在此处搞起了农业种植,200多座温室大棚中种植有圣女果、草莓、叶菜类蔬菜、鲜花等。考虑到游客住宿时,可增加体验项目,游客可在大棚中亲自采摘游玩体验。段亨宇还讲到,除了增加游客体验感外,助农民增收也是这一项目一大亮点。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一处种植圣女果的大棚中,段亨宇介绍,大棚可由农户承租后自产自销。以黄色圣女果为例,一茬的产量在1万斤,采摘价格在10元至12元之间,一年一茬的收益在12万元左右,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该项目将建成全省一流的品牌化田园综合体,进而辐射白银、天水、青海、宁夏等周边省区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4亿元,吸引游客10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800多个,解决当地村民就业1800多人,带动就业1000多人,村户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华晓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