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不明 电商\\「唐山特大毒品案」

互联网 2023-07-09 10:57:1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身份不明 电商\\「唐山特大毒品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身份不明 电商\\「唐山特大毒品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当前防身喷雾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一方面,电商平台将其视为管制用品,采取禁售或限制销售的举措,但另一方面,目前没有法律条款对民用防身喷雾做出管制或规范。在电商平台、社交软件以及视频平台上,防身喷雾的推广和销售仍畅通无阻。

防身喷雾的主要成分是辣椒油树脂,由辣椒中的辣椒素提纯而来,辣椒油树脂中占比60%以上的刺激性成分叫辣椒碱。大多数情况下,喷雾会导致攻击目标心率加快、视物模糊、角膜轻微受损。

对女性购买者而言,防身喷雾可能成为自卫的利器——前提是习得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敢于反击侵害的决心。

文|南方周末记者 海阳

南方周末实习生 龚昕冉

责任编辑|曹海东

罗婷婷遭受的家庭暴力愈演愈烈。丈夫先是用木棒、锅铲敲打她,后是用脚踹她后背,留下一大片淤青。当他不顾3岁孩子在场,比划着菜刀威胁罗婷婷时,她决定采取手段自我保护。

在丈夫又一次举起菜刀时,罗婷婷将一瓶防身喷雾对准了他的眼睛——揿下开关,一股味道刺鼻的水雾霎时涌出。丈夫痛苦地捂住了眼睛,开始不停地咳嗽。罗婷婷得以逃出房间,拨打110报警。

当她在警察陪同下,再次回到房间时,已经过了20分钟,空气里仍弥漫着辛辣的味道。方才凶神恶煞的丈夫已颓然坐在沙发上,红着眼睛,菜刀也放回了原处。“罗婷婷,你喷了什么黑武器?”公公问她。

罗婷婷手中的“黑武器”购于某电商平台。同类产品宣传视频中,这种防身喷雾轻轻一喷后,画面中的强壮男子随之痛苦地蹲在地上,失去行动能力。潜台词呼之欲出——作为防身武器,防身喷雾能够无视冲突双方的体格差距,实现自卫。

正是在这样的预期下,一些恶性暴力事件发生后,引爆舆论的同时,也会带火防身喷雾产品。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为例,百度指数显示,2022年6月10日这天,防身喷雾搜索指数突然飙升,在11日达到顶峰,从往日的400涨至8000,直到十多天后才回归原位。

一位防身喷雾商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6月11日当天自己卖出了几百单,“库存都卖空了”。另一商家亦透露,该事件期间产品销量翻了一百多倍。

热销同时,防身喷雾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一方面,电商平台将其视为管制用品,采取禁售或限制销售的举措,但另一方面,目前没有法律条款对民用防身喷雾做出管制或规范。在电商平台、社交软件以及视频平台上,防身喷雾的推广和销售仍畅通无阻。

1

被抢购的“防狼神器”

防身喷雾市场的变化,商家感受更加直观。李龙是一位经营防身喷雾的微商,有4年从业时间。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往常防身喷雾的消费者以男性居多,一部分是户外活动爱好者,或“生存狂”文化的粉丝,一部分是给自己或女友购买用以防身。

李龙入行是因为一位朋友卖防身用品一年挣了10万元,出于羡慕他将卖喷雾作为副业,平时在b站、贴吧等平台打打广告,一天成交一两单“就已经很高兴了”。他销售的产品中,进口喷雾“沙豹”的利润率可达200%,但单瓶价格上限也就在200元左右。消费者更多选择40至60元的国产小作坊喷雾。

平淡的生意在“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后发生了变化。李龙每天销量达到二百多单,主要客户变为女性。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产品威力大小如何,能否起到防身作用?其次则是询问喷雾能否通过安检。

性价比高的国产喷雾很快被卖空,进口喷雾随之也卖光了。这批女顾客下单速度都很快,“看中就直接付钱。不像平常客人问你一两个小时,到最后有的还不买”。

对于销量,从业十多年的喷雾销售商张斌对南方周末记者含糊地表示,“知道我们的会来买,不知道的我们也不去主动推。我们也不会消费这个事。”但公司的一位客服表示,店铺在6月11日卖出了几百单,许多型号的库存都卖空了。前来咨询的客人络绎不绝,直到晚上11点,微信上仍有四十多条好友申请等待通过。

也有一些动手能力强的人开始自制防身喷雾。抖音平台上,一则发布于6月11日、长度10秒的自制喷雾教程视频得到六千多个点赞,三千多次转发;一名陕西西安的初中生用辣椒面、酒精、醋和洗衣液调配自制防狼喷雾送给姐姐,还登上了搜狐视频新闻频道。

恶性暴力事件引发防身用品热卖,并不罕见。张斌称,几年前伤医事件频发,就有很多医生、护士向自己咨询购买喷雾。据《中国日报》报道,2016年北京和颐酒店拖拽事件发生后,有淘宝商家的警报器销量上涨近百倍。

国内某电商平台上销售的防身喷雾。 (网页截图 / 图)

2

辣椒制成的“黑武器”

“掂起来分量很轻,喷的时候手感就和化妆喷雾一样,雾气是无色透明的,气味呛鼻。”罗婷婷在电话中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道。

这是一个长约15公分的黑色金属罐体。为了验证刺激性,她一边说着,一边向自己房间空气里喷了几下,随即咳嗽起来。根据罗婷婷的讲述,这款喷雾不仅见效快,持续时间也长。

其实,防身喷雾的构成很简单。公开资料显示,防身喷雾包含增压剂、助溶剂以及主要成分——辣椒油树脂。

辣椒油树脂由辣椒中的辣椒素提纯而来,辣椒油树脂中占比60%以上的刺激性成分叫做辣椒碱。这种化学物质接触到人体后,能诱导组胺等抗炎物质的释放,导致面部和肺组织肿胀,甚至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大多数情况下,喷雾会导致攻击目标心率加快、视物模糊、角膜轻微受损。

一个芬兰研究团队曾在2000年进行过一项防身喷雾效果的测试,受试者为10名警官。他们被一种辣椒油树脂含量5.5%的喷雾从1.5米至2.5米距离外喷射了0.5秒至1.5秒钟,喷射期间保持眼睛睁开。被喷射后,所有受试者心率都急剧上升。有5人出现鼻塞,但没有呼吸困难。所有人都出现结膜充血症状,2人出现轻度结膜炎,6人眼角膜上皮细胞受损,但这些症状在第二天都痊愈了。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防身喷雾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纽约客》一篇文章介绍,辣椒油树脂于1973年被首次制成气雾剂,配备给林业工人用以驱熊。80年代后,在美国联邦调查局主导下,这一气雾剂被改造为对人的武器。1994年,纽约警察开始配备辣椒喷雾,很快替代枪支成为最常用的警械之一。

李龙介绍,国内销售的防身喷雾分为进口与国产。进口喷雾主要来自梅西(MACE)、沙豹(Sabre)两家美国公司。国产喷雾则分为三种:警用喷雾、“有资质”企业生产的民用喷雾以及无资质小作坊生产的产品。罗婷婷购买的应属于第三类。

根据喷射物形态,喷雾又可以分为射流型、喷雾型、泡沫型等。李龙表示,国产喷雾和进口喷雾的威力其实差不多,只是罐体和喷嘴的做工质量有差别。2018年他入行时,国产喷雾做工堪忧,有些产品会有漏液情况。这几年虽有好转,但能造出射流型喷雾的厂商仍属少数。

张斌称,有正当防卫需求的购买者可选择射流型喷雾。其喷出的是一条稳定水柱,而非弥散水雾,“能够达到三四米”,攻击范围更远,也不易被风吹散。

相较于民用防身喷雾,警用喷雾有更加清晰的标准。公安部装备财务局于2018年牵头出台行业标准《公安单警装备 催泪喷射器》,对警用催泪喷雾的包装、规格、成分做出规定,用于警用喷雾的生产、检验和验收。对催泪剂的溶液成分,该行业标准提出主要溶质应为合成辣椒素,含量为1.5%~2%。这与民用防身喷雾的成分、浓度相仿。

3

并不难找的“禁售品”

张斌的企业已经取得了警用器械经营许可,能够销售喷雾给公安机关。张斌因此自居为“有资质”的企业,在卖喷雾给普通消费者时也多了些底气。

“我们毕竟是有资质的,风险应该是极小的。但是理论上我们的产品只能卖给警察。卖给普通人当然可能不去管你,但如果出了事儿,这就是个事儿(麻烦)。” 张斌说。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警械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在一般认知里,带有警徽的防身喷雾已进入警械范畴,私自生产、销售可能触犯刑法。那么不带警徽的所谓“民用喷雾”在法律上处于何种地位?生产销售需要取得何种资质?多数受访从业者也说不清楚。

一家自称有资质的防身喷雾公司销售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们属于特殊的管制器材生产单位,相关资质由公安部颁发,资质名称为“防暴刑侦器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该销售人员称资质在公开途径搜索不到,如果以企业身份进行合作,他会向客户出示资质原件。

能够确定的是,主流电商平台对防身喷雾的态度是禁售或限制销售。

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搜索“防狼喷雾”,得到的结果是空白。令人哑然的是,只要在其中某平台改为键入“防狼”二字,就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喷雾产品。在拼多多上搜索“防浪喷雾”,也会找到一款疑似防身喷雾产品。

该产品在淘宝的搜索更加隐秘。南方周末记者在一个销售自行车链条润滑油的商品页面看到,“颜色分类”选项中的第三项即为“进口沙bao”,售价155元。截至7月9日的过去一个月里,沙豹喷雾和润滑油一起,总共卖出85件。

罗婷婷购买的喷雾就是在某电商平台误打误撞买到的。她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瓶身照片中,“主要成分”一栏写着,“萃取植物成分不含辣椒素”。然而当记者向平台商家询问成分时,对方却表示,“放心,有辣椒素的,只是平台不让标。”

罗婷婷购买的喷雾。 (采访对象供图 / 图)

淘宝亦对喷雾做出了明文规定。在《淘宝平台违禁信息管理规则》中提到,发布可致使他人暂时失去反抗能力,对他人身体造成重大伤害的管制器具,商家会受到“扣B类48分”的处罚。此类管制器具包括但不限于“真弩、电击器、防狼喷雾”。

4

法律地位待明晰

防狼喷雾真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管制器具吗?

2016年《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称,防狼喷雾属于管制器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销售管制器具需要在公安部门备案,领取相应许可证。《北京晨报》2016年的一篇文章也提到,在2004年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管制器具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制器具管理条例》)中,催泪自卫器(亦称“防狼器”)与窃听器、针孔摄像机、强光灯一样同属于限制持有类管制器具。根据该条例规定,国家对限制持有类管制器具的生产、持有实行特别许可制度。公安部门负责对管制器具实施管理,并依照该条例负责许可证件的核发。

不过,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智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在内,他在各个法律检索网站中都搜索不到这份名为《管制器具管理条例》的法律原文。“一般而言。如果一部法律曾经生效过,即使已经失效了,也会在数据库中显示为‘失效’。”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4年,《管制器具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出台。2010年,公安部组织对这一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组织了专家进行讨论,他也参与其中。因种种原因,最终《管制器具管理条例》没有正式出台,也未正式生效。

在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例中,虽有案例提及防身喷雾,但并没有当事人因持有防身喷雾而被处罚。不过,当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行为中使用防身喷雾时,可能影响定罪量刑。2019年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几名被告人以卖淫为由骗取嫖资,其中一人被发现后使用防身喷雾攻击客人后逃离。二审法院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该被告为抗拒抓捕而使用凶器,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向抢劫罪的转化,维持原审法院对其抢劫罪的判决。

在法律地位未明的情况下,防身喷雾事实上已在民间流通多年。2016年的一篇论文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谢川豫建议,如果出于防身目的使用民用催泪器导致伤害结果,由民事途径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而对购买喷雾的女性而言,它可能成为自卫的利器——前提是习得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拥有敢于反击侵害的决心。

一位接受采访的女生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自己性格内向悲观,除非危及生命,否则不敢反抗袭击者。在2020年经历一次网约车司机的语言骚扰后,男友给她买了一瓶防身喷雾。结果被她束之高阁,连包装也没有拆开。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重庆女孩则表示,“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后,自己在防身喷雾和战术笔之间选择了后者,这是一种有金属尖端的短锥,需要使用者挥击才有效果。为此,她决定去学习格斗,既为了攻击,也是为了让身体习惯危险情境。

‍‍“我要反抗的不仅仅是暴力,还有暴力对精神和生活状态的侵蚀。”上述女孩说,“我买战术笔也好,去学习格斗也好,都是为了不要再活在恐惧中。‍‍如果真的遇到了那么糟糕的事情,也许我真的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但我至少没有时时刻刻‍都‍在害怕。”

(应采访对象要求,罗婷婷、李龙、张斌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