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网上买药「中国可靠的网上购药网站」

互联网 2023-07-17 09:49:35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不要在网上买药「中国可靠的网上购药网站」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不要在网上买药「中国可靠的网上购药网站」,希望能帮助到您。

互联网购物,已经是较为平常的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只要在电脑或手机上下订单就可以选购自己想要的商品,非常的方便快捷。事实上大医院人满为患,处处排队,去医院就诊是一件十分消耗时间、体力、精力的事情。而在互联网上网购药品则省时省力,方便很多。然而,网购药品却存在着诸多隐患。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用药得当可以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用药不当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中国每年因为用药而健康受损达到250万人,其中导致“药源性致死”的达到20万人,是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此项数据可谓触目惊心。目前看来,患者自行在网络上购买药品,进而自行进行药物治疗往往存在风险,真的需要谨慎。

药物可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物。处方药是需要经过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购买、使用的药物,只被允许在专业性的医药报刊、杂志上进行广告宣传,不准在大众传播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处方药物,如新上市的不良反应尚待观察的药品、存在依赖性的精麻药物、可产生耐药性的药物(如抗菌药物)、对身体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等,均需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而非处方药,患者则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不需要凭借医生处方,就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物,被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unter,OTC药物)。OTC药物又分甲类OTC药物和乙类OTC药物。甲类OTC药物(红底白字的标志)可在医院、药店等处销售,并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OTC药物(绿底白字的标志)除了可以在医院、药店销售之外,还可以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电商平台等地方销售。OTC药物一般是临床上长期使用,安全性相对较高的一些药物,具备安全、有效、方便、稳定的特点,多用于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发热等。另外,患者购买非处方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症状若未改善应当及时就医,比如退烧药服用3天后,仍有发热现象就需要及时的就医治疗。

近期有报道九江一名女子在网上购买了大量的秋水仙碱服用后出现了中毒,并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抢救失败而死亡。病例上赫然写着患者因痛经而自服秋水仙碱200片的文字。秋水仙碱属于处方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痛风的治疗,对于一般的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则无效,且有着较强的毒性,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用法一般为每1~2小时服用0.5~1mg(1~2片),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则应停药。一般3~5mg(6~10片)达到治疗剂量,24小时内服用不宜超过6mg(12片),停服72小时后1日用量为0.5~1.5mg(1~3片),分次服用,疗程一般为7天。该患者在网上购得药品,并无医生的处方,用药的适应症也并不相符,事实上秋水仙碱并不能用于治疗痛经,而用量上,200片更是大的离谱,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可谓无知者无畏。

患者自行购买处方药服用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乱吃药是可能有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首先,所患疾病与所购处方药的适应症可能并不相符,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治疗,严重者导致病情的加重,例如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服用痛风维持治疗的药物苯溴马隆(痛风利仙),反而会加重病情。其次,网上自购处方药,缺乏相关的药学专业指导,药物的剂量上或高或低,尤其是治疗窗狭窄的药物,可能会引起药物中毒或药效降低,比如茶碱,过量使用容易发生中毒而导致心率失常甚至呼吸和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在这点上还需要提醒谙熟网络搜索技术的网民们,“度娘”确实是好用,但游龙混杂、良莠不齐、难辨真伪、徒增遗憾。再次,处方药往往都是存在着一些禁忌症,比如,利巴韦林可致畸胎,孕妇禁用;HLA-B*1502基因阳性患者不得服用卡马西平,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皮肤反应。此外,不同药物之间也会存在相互作用,对于罹患慢性病的患者,自购处方药服用时,需格外注意药物与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例如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的患者同服西咪替丁就可能会导致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导致出血。还有,药物与食物之间也可能会存在相互作用,例如失眠患者在服用安眠药的同时饮酒,可能会使中枢抑制作用加强,引起昏迷甚至死亡。最后需要提及的是,控缓释剂型的药物,不能像普通片剂一样掰开、压碎或嚼碎服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药物地“突释”,从而使得血药浓度过高而诱发中毒。事实上对于特殊装置的药品,应仔细的阅读使用说明与注意事项,正确地使用,如信必可都保,被吸入时往往毫无感觉,不可因此而重复操作并多次吸入,否则既增加了药量,产生了危害,也浪费了金钱。

互联网购物的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十分便捷。但是在互联网上购买药品,仍需谨慎。《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自2014年发布后,至今未见正式法规出台,也就是说,处方药的网售目前在国家层面仍未松绑,处方药还是应当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调配。但互联网上的某些网店为了牟利,在患者无医生处方的情况下可能仍会向患者出售药品(大约只有10%左右的网店会要求患者上传医生处方,但即使是这10%的比例仍有“打擦边球”之嫌),而这些网店也会因缺乏相关专业的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而致患者出现诸多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的情形。非处方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但仍存在不良反应发生之可能,而擅自购买处方药且不合理使用往往会危害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此点绝非危言耸听,此次的“秋水仙碱”恶性事件中就可见一斑。

处方药物还是应当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即使在取得医生处方的情况下在互联网购得药品后,患者也要仔细地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药品的用法与用量,注意相关禁忌等情况。对于同服不止一种处方药的患者,还应该注意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在用药后,需对照药品的不良反应,按图索骥,并对注意事项也应当充分加以了解。谨记:互联网购买药物虽然方便,但是从安全、合理计,真的应当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