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海底」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几点认识(下)

互联网 2015-02-25 18:07:18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海洋海底」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几点认识(下)。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内容
“一带一路”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以促进贸易往来为手段,以加快和平发展为目的的宏伟战略构想。其主要内容就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创新性合作模式。那么,如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

1、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和平海洋”
“和平海洋”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提和基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没有海洋的和平安全,就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海洋呈现“多事之秋”,海上安全还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应对海盗,靠军舰护航就能奏效。但面对国际上愈演愈烈的新一轮“蓝色圈地”、面对沿海大国掠夺瓜分国际公共海底、面对海域的划界之争不断升级,则需要靠提升海洋实力、靠提升对海洋的控制能力来解决。这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海洋中绝大部分为“深海洋盆”,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属于全人类的公共财产。但近几年,“蓝色圈地”剑拔弩张,少数发达国家伺机大规模瓜分世界公共海底。譬如,北冰洋因巨大的海底油气资源而被称为“第二个中东”,因北极冰融出现的“北极航道”显示出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但北冰洋的主体属于全人类,可沿岸5个大国的“伊路利萨特”条约把本来“和平利用”的北冰洋搞得面目全非。又如近几年“外大陆架”又成为“蓝色圈地”的新焦点。本来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200海里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已经对沿岸国的权利和义务界定的非常清楚,可少数发达国家试图把200—350海里的“外大陆架”据为己有,导致了激烈的海域竞争。
面对世界列强瓜分国际公共海底,作为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应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重大命题!而我国对外宣称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但超过一半的面积存有“争议”。钓鱼岛的问题闹得不亦乐乎,南海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一切,都是建设“和平海洋”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在外交上,我们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但在国防上,我们对海洋的控制能力亟待提高。13亿人口的海洋大国首先必须有能力维护自己“家门口”的海洋安全,而且应该有能力对国际公共海底“说三道四”,关键时候可以说“不”!这就需要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特别是现代化的海洋国防装备,包括海底和水下探测装备、进攻型和防御型的战略装备,以及海洋应急处理技术的大幅度提升。

2、发展港口物流集群 建设“互通海洋”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是“互联互通”。而海上“互联互通”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船”,二是“港”。目前,现代造船业发展之块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海上货物运输已进入了以集装箱为主的“大船经济”新时代。仅以青岛港为例,2010年,装载能力超过一万标箱的靠港船舶仅有53艘次,而2014年就达到443艘次。特别是2013年9月,能装载18000标箱的“美瑞马士基”靠港,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可一年之后,2014年12月4日,能装载19100标箱的“中海环球”轮从青岛港启航,刷新了最大集装箱船的世界纪录。但时隔仅一个月,该纪录再次被刷新,2015年1月28日,能装载19224标箱的“地中海奥斯卡”号首航青岛港。
目前,我国承接世界大船制造订单的能力很强,但还不掌握核心技术。譬如:大功率低转速船用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大型船舶的基础设计技术和船舶电子技术集群。这恰恰是我们造船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向和任务。
关于港口建设,我国进步很快,建设速度和吞吐能力名列世界前茅。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发展港口装备自动化技术集群和港口管理技术集群。特别是矿石、粮食、原盐、煤炭等特种物资的全密封、全自动装卸技术。进一步发展依托“大数据”的港口管理信息技术,着手建设“智慧港口”。
所谓“智慧港口”就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广布于全球港口的装载设备、船舶、集装箱、车辆、仪表都连接起来,使源头数据的采集效率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大大降低,错误率大大减少,港口的管理调度水平大大提高。
“智慧港口”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港口物流服务和管理智能化。包括:实现港口管理服务的网络化、自动化,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实现港口与船运、铁路、公路、场站、货代、仓储等相关物流服务业的无缝连接;实现港口远程调度,信息自动化采集、优化港口物流流程;实现港口与海关、海事、商检等口岸单位的信息一体化,提高“大通关”效率。


3、强化科技引领支撑 建设“和谐海洋”
以海洋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人海和谐”为基点,建设“和谐海洋”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海洋,必须努力提升海洋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在深海、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支撑。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大气的襁褓,风雨的温床,是未来保障人类健康的最后一块净土。陆地上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主要靠海洋来降解,陆地上的化肥、农药、工业污染,通过江河流入大海,最终由海洋自然净化。
海洋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可利用空间,是环境保护的最后屏障。由于人类过度填海、过度捕捞、过度开发,已使不少地区的海洋环境亮起了红灯。河口污染区、海底荒漠化、赤潮绿潮灾害,已成“常态化”。
围绕“和谐海洋”建设,目前应突出发展“洁净海洋、低碳海洋、生态海洋”。
发展洁净海洋,就是要下最大决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让海洋生态文明成为环境保护的高压线,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阳光、碧海、沙滩的美丽生活。
发展低碳海洋,就是要深入研究二氧化碳从大气到海洋的传输吸收过程,探讨从海洋表层到海底深层的循环机理,查明海洋汇碳、固碳的科学规律和环境容量。通过海水循环的“物理泵”作用,解决“冷水汇碳”和“海底封存”的问题。通过海洋动植物的“生物泵”作用,着手“蓝碳计划”,实施“碳汇渔业”,进一步发挥海洋在碳循环中的特殊作用。
发展生态海洋,就是通过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海洋牧场、海底鱼礁、海底森林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克服海底荒漠化,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平衡。特别是需要高度关注,因富营养化造成的海洋生态灾害,如:赤潮、浒苔、水母等生物的爆发性生长,严重破坏了海洋食物链,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4、聚焦国际公共海底 建设“透明海洋”
现在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聚焦在海洋航运为基础的海洋商业文明,但随着海洋资源的调查勘探,全世界必然会进入以战略性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海洋工业文明。也就是说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然面对着从“商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当前,人类对海洋的认知程度还非常低,探测能力还非常弱。但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里,海洋探测能力和认知程度会大幅度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环境保护水平会大幅度提升。目前,国际上海洋科学调查研究的主流方向是“走向深海”,美国、加拿大等国率先投巨资建设海底观测网络。选择水深4000—6000米的深海洋底,在数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铺设海底观测网络,进行实时的、连续的、多学科的、网络式的、数字化的海底观测,并通过海底光缆把观测数据传递到陆上。同时结合卫星遥感、航空探测、海面浮标、水体传感、海底钻探等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使海洋从海平面到深海底更进一步透明,实现以“数字海洋”为基础的“透明海洋”。
人类未来的主要战略性资源蕴藏在4000多米深的国际公共海底。科学认知程度决定了勘探开发程度,谁调查、谁发现、谁勘探、谁开发,似乎已成为联合国海底筹委会的“潜规则”。我国推出了“海洋石油981”为代表的3000米深海的海洋石油钻探船,造出了“海洋石油201”为代表的3000米深海的石油铺管船,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深海油气开发的新时代。我国自行研制的6000米水下自治机器人,“海马”号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等一批深海科学装备,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深海探测的实力。2001年,我国在东北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大洋多金属结核专属勘探开采区;2010年,在西南印度洋获得1万平方公里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区;2013年在西北太平洋获得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矿区,这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国际公共海底的战略资源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一切,都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良好开端。

5、瞄准国际海外市场 建设“合作海洋”
在同一片蓝天下,全人类共有一片海洋。海水是相通的,四大洋是联通的,各大洋的洋底发育了地球上最大最长的山脉—大洋中脊,它们首尾相连,是全球联通的。“合作共赢”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指导思想。落实到海上,就是建设“合作海洋”。当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沿海吹响了进军号,今天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更是要突出海洋上的合作共赢。
建设“合作海洋”,发展沿海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既是赢得大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顺应世界上经济发展新趋势、全方位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更是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自贸区着眼于货物进出口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保税区的全面升级,是更深更广的国际合作。我国已批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沿海自贸区。 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实现强大的聚变、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
建设“合作海洋”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新一轮改革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其中,近年来推出的“高铁出海”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南海周边的“东盟”各国,地中海沿岸的中等发达国家,加勒比海沿岸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标。迪拜的棕榈岛建设、马来西亚的槟郎屿与维省的跨海大桥工程都是正在由中国人建设的项目。甚至议论中的印尼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跨海大桥,这样的世界级大工程,都是“走出去”战略的具体目标。
建设“合作海洋”需要实现中国人“下北洋”。就是拓展新的北极航道,进一步沟通东亚、北欧。因为北极冰融的加速,使冰雪世界的北冰洋逐渐展现出新的航道资源。因其巨大的经济价值,马上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以前中国的船只去北欧需走“西南航线”,就是先向南走,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西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然后再转向北。而今天走“东北航线”,就是直接向北走,北穿对马海峡,东出津轻海峡,驶入白令海,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然后一直西行,即可到达北欧各个港口。笼统地说,东北航线比西南航线缩短航程约7000—8000公里;节省运输成本30%—40%。2012年7月,“雪龙”号考察船从青岛起航,首航东北航道,顺利到达冰岛。2013年9月,中国的“永盛”号货船从大连港起航,经东北航道,抵达鹿特丹港。这一新航道的开通,不仅大大节省了航行时间,节约了航运成本,而且拓展了新的“走出去”领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踏步向海洋进军!(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