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我省」政策护航 企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互联网 2017-12-29 10:32:00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企业我省」政策护航企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2017年已近尾声。这一年,山东科技创新领域大事、喜事连连。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进一步提速,一系列创新政策相继出台,创新创业环境得以优化,全社会创新潜能全面释放,“创新”成为过去一年的一个关键词汇。
从本期开始,本报推出“创新有我——盘点与展望”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聆听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创业者和企业家们讲述他们的创新故事。

今年5月,中国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其背后的大国利器“蓝鲸一号”由我省企业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这是2017年我省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的一个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2017年山东企业100强总资产达到63640.39亿元,较上年增长15.57%,;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山东占70家;《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瞪羚企业”2576家,分布在132个国家高新区。按省份看,山东共有109家,位居第7位……回首过去一年,我省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方面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为更好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这一年,我省实施了多项激励企业创新的有利政策。有了政策“东风”保驾护航,我省企业是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的?展望未来,企业又有何新的打算?

坚持创新成为企业共识
日前,五征集团研发的新型大马力拖拉机、3MX三轮汽车、青饲料收割机等系列新产品相继发布,不到10天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跃成为业界焦点,缘由何在?
“五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创新,二是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三是符合市场需求。”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对记者介绍,一直以来,五征坚持将人才和科技作为产品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部署,五征集团先后投资20多亿元进行核心制造能力升级,突破模具制造、车身冲压、焊装和涂装等核心工艺,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制造。
重视创新、坚持创新成为我省企业迅速发展的一大秘诀。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除技术与产品创新外,模式创新也日益为更多企业所重视。
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倜介绍,得益于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艾孚特不仅保持了稳定持续的生产,所有产品均符合安全环保标准,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并出口到德、意、日等国家。
今年,艾孚特注册成立了公司的自有研发机构——山东省溯源绿色化工研究院,并引进了国内外知名绿色化工专家,目前已申请专利30余项,多项环保溯源型绿色化工项目在研。其中,两个项目即将进入中试。“从效果看,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好于单打独斗”,周倜说。
一段时间以来,我省化工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但利润却不是第一,问题在于源头创新能力不强。近年来,类似艾孚特以创新制胜,走绿色化工之路的企业越来越多,过去的短板正在日益补齐。

利好政策为企业雪中送炭
没有政策的支持,科技创新就失去了土壤。要想实现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智慧充分涌流,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
在采访中,各个企业负责人纷纷对记者表示,随着近年来诸多利好政策的出台,我省创新创业的环境日益优化,这让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和动力。
以人才政策为例,一段时间以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制约了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山东省赛博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郁东兴认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拥有核心技术是最大的源动力,而核心技术离不开人才支撑。
企业培养人才是个“慢功夫”,因此,引进一流或顶尖人才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郁东兴认为,对待人才引进,企业家要有“三顾茅庐”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引进人才的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今年1月,我省出台《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实施办法》,对于杰出人才,管理期内省财政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的劳动报酬50%比例给予人才津贴。还遴选出一批重点企业,对其引进的高层次产业人才,可直接确定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我省招才引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以灵活的体制机制用好人才也至关重要。为此,我省实行“特事特办、一人一策”,给予每个人才团队3000万—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项目,省级引导基金可给予单个项目最高6000万元的直接股权投资支持。
“这些利好政策对我们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郁东兴说。
不仅人才政策,今年以来,我省出台了《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关于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强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无不在鼓励企业创新方面释放出利好。

对未来持续创新充满信心
作为制造业大省,我省于今年7月发布了《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制造业产业新体系。对此,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训美表示,当前的创新大环境让制造业企业看到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希望。
“下一步,掌握核心技术仍是公司发展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驱动中国制造,重塑中国制造。”梁训美认为,新时代呼唤新制造,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
同样作为制造行业负责人的姜卫东也表示,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公司将继续“提升研发能力,提升制造能力,提升管理水平”。
这与周倜的观点不谋而合。“艾孚特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受益于科技政策的落实,因此,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加大研发投入,这一点毫不犹豫,坚定不移”,周倜说。
随着企业实力逐渐做强,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最终实现重大创新突破,是不少企业家对未来发展的定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企业家们有企业家精神,摒除小富即满的小农思想、目光短浅的老板精神,永不满足,敢于创新和冒险。”梁训美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实际上,不论是十九大报告中描绘的新蓝图,还是我省各项利好政策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都给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记者 张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