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产业」“四不像”机构为何成了“香饽饽”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研究院产业」“四不像”机构为何成了“香饽饽”。
“我们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属研究单位之一,也是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正式研究所之一。”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先进制造所)所长王容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这番介绍,让记者有点困惑,一个研究机构怎么会有两家上级单位?
“研究院和研究所是加盟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既不像大学,又不像科研机构;既不像企业,又不像事业单位。以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研究机构被称为“四不像”研究机构,这些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端连接前瞻技术,一端连接应用市场,正在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
广东:率先打破体制机制
20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案例凤毛麟角,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科研成果和市场产品之间存在巨大断层,亟须建立一座桥梁。
清华大学和深圳市率先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双方于1996年底签署协议,成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当年我们在深圳建设研究院的战略目标是服务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告诉记者,此举也开启了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的探索之路。
嵇世山介绍,作为全国首个新型科研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摸索出“四不像”理论,实现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他解释道,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是因为文化不同;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是因为功能不同;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是因为目标不同;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是因为机制不同。
在“四不像”理论的指引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作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员聘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滚动发展,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先行先试的样本。
2006年,中科院与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共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告诉记者:“如今,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他笑称,深圳先进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四不像”研究机构,但与传统院所不同,成立之初的深圳先进院的领导班子不是直接行政任命,而是类似企业董事会选CEO的方法,由三方组成的理事会共同决定。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在广东省陆续落地生根,通过应用技术对接资本市场,进而引入企业和社会资金,建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江苏:推动成果专利“变现”
2015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辞去原事业单位的职务,并将自己在合肥的房子卖掉,成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项目经理,以现金入股参与组建了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
“对外,我们开展的技术研发来源于企业需求;对内,我们团队持60%的股份,在经营方面有更大自主权和积极性。”骆敏舟告诉记者。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对研究院的“经营理念”做了阐释:“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我们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专利变现。”
“项目经理制是研究院实现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的一项创新。”刘庆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赋予项目经理组织研发团队、提出研发课题、决定经费分配的权力,集中资源,着力攻克重大关键技术。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是四不像研究机构,还是未来创新载体的发展新模式。”在骆敏舟看来,四不像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四有”:有创新动能、有积极性、有可持续发展机制、有符合市场的需求。
不同于项目经理,王容川所在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所是通过层层筛选加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业研究所。他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虽然不是我们的直接领导单位,但给我们提供了一块科研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并指导专业研究所在科研管理、人才激励、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容川认为专业研究所有其自己的特点。“我们的工作具有原创性和可持续性,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承担开发国家任务中的前瞻技术、满足应用市场研发工程所需的集成技术和面向企业需求的样品和产品技术。”
刘庆表示,专业研究所实行“一所两制”,同时拥有在高校院所运行机制下开展高水平创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和独立法人实体聘用的专职从事二次开发的研究人员,两类人员实行两种管理体制,不仅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还促进了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的积极性。
山东:创新引擎引领发展
今年7月末,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早在今年年初,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建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创新发展的框架意见》明确指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加快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创业创富一体化、研究开发产业一体化的创新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带动创新效益效率的最大化。
不难发现,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筹建之初就已锁定“四不像”研发机构灵活的体制机制。“四不像研发机构市场适应能力强,具有极大的产业拉动能力。”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曾在接受采访中指出,市场化和专业化运作体制可以解决科技与金融融合,提高融资效率和投资效果。
在顶层设计上,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行理事会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研究院还成立了创新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聘请各行业高级专家对产研院重大创新布局开展咨询论证。在底层构架上,研究院设立了“狼群计划”“索牛计划”“雏鹰计划”,构建从人才基金、项目扶持基金到产业投资基金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曾在中科院负责院地合作工作,作为山东这家四不像研发机构的掌舵人,他希望研究院在技术创新布局上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开展原始性技术创新集成,做到“无中生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工程化、产品化集成验证,做到“雪中送炭”;在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开展痛点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做到“锦上添花”。
在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日当天,山东省自主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李新峰表示,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急需一批类似的创新引擎引领发展,希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能成为新样本。
对于山东对建设“四不像”研究机构的探索,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涛对表示:“这是一个新鲜有活力的模式,也是山东下一步要重点打造的。”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