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
最近很多人关注陆丰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陆丰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广东省携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的加速期,是陆丰市围绕“奋力裂变发展,实现蓝色崛起”总目标,突出当好粤东蓝色崛起示范区、汕尾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滨海城市的关键期。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落实国省重大战略意图的客观要求,是适应陆丰市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陆丰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约 44.7 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高速公路 12.7 亿元、普通国省道 9.2 亿元、农村公路 6.1 亿元、港口航道 16.7 亿元,投资结构逐步优化,较好地发挥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
发展策略结合全市经济社会、综合交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形26势要求,陆丰市“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策略为“西融、东接、北拓、内联”,支撑陆丰市打造深圳都市圈与汕潮揭都市圈有机衔接的枢纽城市。
1、西融
向西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4。加快建设汕汕高速铁路,实施沈海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扩容,推动陆丰港口设施建设,谋划与珠三角港口群战略合作,优化西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强化与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大湾区重要城市的交通联系,助力陆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和汕尾市“半小时经济圈”。
2、东接
向东全面对接汕头,携手汕潮揭。加快建设汕汕高速铁路,推进 G324 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打通东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提升与汕头、潮州、揭阳等粤东地区重要城市的交通便捷度。
3、北拓
向北大力拓展腹地,强化与粤东北内陆地区的联系。完善 S238、S240、S510、X145、X133 等市域南北向干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兴汕高速陆丰支线研究,加强陆丰沿海地区及港口与陆河、揭西、梅州等城市的联系,推动陆丰港航高质量发展。
4、内联
完善市域内部交通网络布局,提升通达效率。统筹推进公路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农村公路网络,强化对市域内部行政、旅游、产业、交通等各类节点的联系覆盖程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总体布局一、构建“一横三纵”综合运输大通道
结合发展策略和目标,加快形成轴带支撑、多向联通的“一横三纵”综合运输大通道,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都市圈、粤东北地区的快速联系。
1、“一横”
沿海运输通道:沟通广州、深圳、惠州、汕尾、陆丰、惠来、汕头、揭阳、潮州等地区。陆丰境内主要由汕汕高铁、厦深铁路、湖东作业区疏港铁路、沈海高速公路、G324、G228、滨海旅游公路等干线交通设施构成。
2、“三纵”
梅汕运输通道:沟通上英、东海、陆河、揭西、五华、梅州等地区。陆丰境内主要由甬莞高速公路、梅汕高速公路、S510、S240等干线交通设施构成。
碣陆运输通道:沟通碣石、陆河、揭西、五华、梅州等地区。陆丰境内主要由兴汕高速公路陆丰支线、S238、X133、X139 等干线交通设施构成。
甲揭运输通道:沟通三甲、湖东、普宁、揭阳等地区。陆丰境内主要由揭普惠高速公路、S238、X145 等干线交通设施构成。
二、完善“五横七纵五环”骨架公路网络
不断完善强化市域“五横七纵五环”骨架公路网络,畅通市域内部乡镇、经济产业园区、渔港经济区、交通枢纽场站等各类节点以及示范带之间的衔接,打通资源要素流动主通道。
1、“五横”
横一:由 S241、八万经芹洋至内洋公路、X137 内洋至陂洋段、X125 等公路组成。沟通西南、大安、河东、八万、陂洋等地区。
横二:主要是沈海高速公路。沟通潭西、城东、博美、内湖等地区。
横三:主要是 G324。沟通潭西、河西、东海、城东、博美、内湖、南塘、陂洋等地区。
横四:主要是 G228。沟通上英、东海、金厢、碣石、南塘、甲西、甲子等地区。
横五:主要是滨海旅游公路。沟通上英、东海、金厢、碣石、湖东、甲西、甲东等地区。
2、“七纵”
纵一:主要是揭普惠高速公路南延线。沟通甲西、甲子、甲东等地区。
纵二:由 X145、S238 南塘至湖东段等公路组成。沟通陂洋、南塘、湖东等地区。
纵三:主要是 X139。沟通内湖、南塘、碣石等地区。
纵四:由 S238 陆河交界至博美段、X133 等公路组成。沟通八万、博美、桥冲、碣石等地区。
纵五:主要是兴汕高速陆丰支线。沟通八万、碣石等地区。
纵六:主要是 S240。沟通大安、河东、东海等地区。
纵七:由 S510、X132 等公路组成。沟通西南、河西、潭西等地区。
3、“五环”
环一:陆丰主城环线。
环二:博美环线。
环三:碣石环线。
环四:南塘环线。
环五:甲子环线。
三、建设发达的快速交通网
构建由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等组成的快速交通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快速出行需求。
(一)加快建设高速铁路网
打通高铁运输大通道,进一步提升陆丰与广州、深圳、惠州、汕尾、汕头等粤港澳大湾区及汕潮揭都市圈重要城市的出行效率,提高公众出行品质,推动陆丰高质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和汕尾市“半小时经济圈”。“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快推进并建成汕汕高铁陆丰段及陆丰南站、陆丰东站;积极推动深惠汕城际快捷列车延伸开行至陆丰站;积极对接相关部门,预留沿海高速磁悬浮通道。到 2025 年,全市新增高速铁路里程 60 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 109 公里。
(二)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
高质量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扩容改造,提升公路主通道运输服务能力,续建并建成 G15 沈海高速扩建工程陆丰段,提升陆丰与广州、深圳、惠州、汕尾等重点城市之间的高速通行能力。新开工并建成 G15 沈海高速点石互通,进一步提升陆丰市域中部地区博美、桥冲等乡镇高速出行便捷度和陆丰站集疏散效率。新开工 S17 揭普惠高速南延线建设工程,并积极推进继续延伸至甲东镇,推动陆丰“三甲”地区接入高速公路网络,提升地区出行效率。积极开展兴汕高速陆丰支线前期研究工作,提升陆丰向北与陆河、揭西、梅州等地的快速通行能力。
四、构建完善的干线交通网
建设由普通干线公路、港口、民用航空等构成的干线交通网,优化网络结构,提升服务能力。
(一)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建设
适应普通国省道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提高普通国省道通行能力,改善路网结构,增强运输保障功能。坚持“先存量后增量、先通后畅”的原则,科学安排“十四五”期间普通干线公路项目建设。
一是完善对外主通道工程建设。积极推动陆丰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普通国省道市际、县际对外联通路段的改造,提高路网集疏运效率,拓展干线公路运输服务功能。新开工并建成 G324 河西至星都段改建工程、G228陆丰上英至海丰城东段新建(珠东快速陆丰段)、S240 陆河交界至霞湖段改建工程,提升陆丰与海丰、汕尾城区、陆河之间的县际快速通行能力;新开工并建成 G228 甲子至南塘段改建工程、G324 陂洋至内湖段改建工程,提升陆丰与揭阳之间的市际快速通行能力;开展 S241 改线(大安西延至海丰段)前期研究,提升陆丰与与海丰交通联系便捷度。
二是加快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加快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提升通行保障能力,发挥路网整体效益。续建并建成 S510 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新开工并建成 S238八万至博美段路面改造工程、G324 内湖至城东段改建工程、S241 陆丰市八万经大安至西南段改造工程。
三是推进穿越城镇路段改扩建。选用合理方式推进普通国省道城镇过境段、出入口路段改建,对交通拥堵、混合交通严重的穿城路段进行改造,分离过境交通、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新开工并建成 S240 陆丰穿城段新建工程、G324 博美穿城段改建工程。
四是提升干线公路网服务效能。加强对连接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沿海港口等重要节点经济干线路段的改造,推进普通国省道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等其他层级公路间衔接路段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干线公路互联互通的综合服务功能。新开工并建成 S238 陆丰市南塘至湖东段改建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建普通国省道约 201 公里,其中新增 13.4 公里。到 2025 年,全市普通国省道总里程达253.7 公里,普通国道一级公路占比达到 79%,普通省道二级公路及以上占比达到 99%,陆丰出市普通国省道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五、激发现代港航发展优势
“十四五”时期,主动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区”驱动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陆丰港区作为汕尾港重点发展港区的优势,加快推进陆丰港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服务水平,深化港产联动、海陆联动,加速引导产业集聚,积极融入珠三角港口群联动发展,将陆丰港区打造成为陆丰市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依托、汕尾市发展海洋经济产业的核心引擎和粤东地区重要港口。
一是积极优化港口作业区布局。结合《汕尾港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积极有序推动陆丰港区各作业区布局调整落地,不断完善作业区功能;进一步统筹利用碣石至甲东沿海岸线、优化细化港口码头布局,实现陆丰港区港口转型升级和功能提升。
根据《汕尾港总体规划(2020-2035 年)》(征求意见稿),陆丰港区是汕尾港的重点发展港区,主要服务临港工业,以通用散杂货、油气化工运输为主。到 2035 年,陆丰港区规划布局田尾山作业区、湖东甲西作业区、甲子屿作业区、东海岸作业区、碣石作业区、乌坎作业区等六个作业区;陆丰港区共规划 74 个 5 百~15 万吨级泊位,可形成码头岸线 20.86 公里,总陆域面积约 780 万平方米,通过能力可达 9132 万吨(其中集装箱 50 万 TEU)。
1、田尾山作业区
(1)选址。位于陆丰市碣石镇镇林场与陆丰核电码头之间。目前已建有陆丰核电一期工程 1 个 3000 吨级重件码头。
(2)功能。以海上风电设施运输及临港工业服务为主,兼顾腹地散杂货的运输。
2、湖东甲西作业区
(1)选址。位于甲湖湾电厂两侧。目前已建有陆丰甲湖湾电厂配套码头,包括 1 个 10 万吨级散货泊位和 1 个 3000 吨级重件泊位。
(2)功能。以服务新能源产业为特色,兼顾现代物流产业需求,
承担电厂的原材料运输、汕尾港公共散杂货的运输及液化天然气接
卸功能。
3、甲子屿作业区
(1)选址。位于陆丰市甲东镇西端、甲子屿对岸。
(2)功能。以承担散杂货运输为主,主要服务于三甲地区工业园。
4、东海岸作业区
(1)选址。位于陆丰市甲东镇东海岸林场东北端,紧邻揭阳市惠东大南海石化工业区。
(2)功能。主要承接揭阳港石化运输的中下游产业,以运输成品油、液化烃、化学品等液体货物为主,兼顾固体化学品等散杂货运输。
5、碣石作业区
(1)选址。位于陆丰市碣石镇造背村委会西南侧。目前已建有1 个 5000 吨级碣石液化气成品油码头。
(2)功能。规划维持现状,主要承担成品油运输功能。
6、乌坎作业区
(1)选址。位于汕尾市口岸联检大楼东南侧。目前已建有 2 个500 吨级货运泊位。
(2)功能。增加客运功能,主要对接汕尾城区的水上观光、旅游休闲等运输需求。
此外,陆丰市甲西镇还建有陆丰市甲子搬运装卸公司的 2 个500 吨级码头,规划维持现状。
六、拓展广泛的基础交通网
健全以农村公路、城市道路为主体的基础交通网,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服务效能。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要求,积极推广“农村公路 旅游”“农村公路 产业”“农村公路 生态”“农村公路 文化”等“农村公路 ”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建立融合发展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加快推进龙潭湖谷、山水画廊、谷乡慢城、浪漫荷香和薪火蓝湾等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道路提升工程规划建设,发挥沿线红色文化、绿色山水、蓝色海洋、田园风光、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等优势,打造全域美丽乡村路,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实现“带带相连、串带成环”,充分发挥示范带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沿线乡村面貌和乡风民风全面提升。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支持碣石、金厢、潭西、河西等条件成熟的镇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1、第一条示范带“龙潭湖谷”(南塘-内湖-铜锣湖-陂洋)
全长 41.4 公里,途径 4 个镇场,共涉及 14 个行政村。规划形成“一轴、一带、四区、多点”格局。“一轴”为大纵谷康养旅游风情轴;“一带”为综合服务商贸带;“四区”为南塘“大平原”田园农旅疗养区、陂洋“大纵谷”山林文旅康养区、内湖“古村寨”原乡民宿人文区、铜锣湖“小镇客厅”综合旅游服务区。
2、第二条示范带“山水画廊”(河东-大安-大安农场-西南-河西)
全长 56.56 公里,途径 5 个镇场,共涉及 17 个行政村。规划形成 3 大板块、6 个一级节点、7 个二级乡村景观节点、10 个三级乡村景观节点、3 条游览线路。
3、第三条示范带“谷乡慢城”(城东-东海-上英-潭西-星都)47
全长 73 公里,途径 5 个镇场,共涉及 24 个行政村。规划形成“一带两片区多节点”格局。“一带”为“谷乡慢城”示范带主线;“两片区多节点”为谷乡片区(形象出入口节点 5 个、休闲观光型节点 3 个、文化体验型节点 3 个、产业观光型节点 2 个)和慢城片区(形象出入口节点 2 个、休闲观光型节点 3 个、文化体验型节点 4个、产业观光型节点 4 个)。
4、第四条示范带“浪漫荷香”(碣石-桥冲-博美-八万-陂洋)
全长 70.97 公里,途径 5 个镇场,共涉及 43 个行政村。规划形成“一主一支、四段多节点”格局。“一主”为“浪漫荷香”示范带主线;“一支”为乌坎河风光带支线;“四段”为烽火集结段、古韵乡村段、万亩荷塘段、田园漫游段;“多节点”为门户入口、古村落等多个节点。
5、第五条示范带“薪火蓝湾”(碣石-湖东-南塘-甲西-甲子-甲东)全长 86.6 公里,途径 6 个镇场,共涉及 43 个行政村。规划形成“一主三支、六段多节点”格局。“一主”为“薪火蓝湾”示范带主线;“三支”为甲西影视文化支线、甲东沿海支线、甲子沿海支线;“六段”为门户形象、革命薪火、古寨遗址、破冰影视、滨海风情、休闲渔湾等六个主题段;“多节点”为门户形象、红色文化等多个节点。
七、推进客运枢纽高品质发展
一是谋划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积极打造区域铁路枢纽城市,遵循“枢纽集聚资源,提升带动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提升综合客运一体化水平。结合汕汕高铁建设,重点推进陆丰东站、陆丰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工作,同步配套公交首末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上落客区,谋划站区周边集疏运路网布局,增强高铁站的对外联通度和可达性。加快推进陆丰高铁站站前广场、公共交通客运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候客区建设,将其打造为集铁路、公路、城市公交、旅游集散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换乘中心,充分发挥综合客运枢纽的作用,方便旅客多样化出行。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做好陆丰站、陆丰东站、陆丰南站等高铁站周边片区商业、餐饮、住宿、办公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是加快城乡枢纽体系建设。加快“以县城为中心、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协调发展、无缝衔接”城乡换乘枢纽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客运与其他客运系统在站点功能和布局上的衔接。“十四五”期间,推进城镇公路客运站建设,对老旧客运站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旅客发送水平,实施甲子客运站、南塘客运站等新建或升级改造工程,加快行政村招呼站、候车亭建设步伐,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运交通系统,提升道路客运整体服务水平。另外,在新建的枢纽站内建设充电桩、车辆维修、洗车等配套设施,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
三是逐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公交换乘枢纽、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调度中心、港湾式停靠站、加气(油)站和充(换)电站等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汽(电)车进场率。“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快人民桥头枢纽站、城南汽车站枢纽站、城东汽车站枢纽站等 3 处公交枢纽站,华辉新都北、华美中学(新校区)、东海公园、新铺村、望洋大桥桥头、玉照公园、滨河湾等 7 处公交首末站,陆丰大道停保场、乌坎码头停保场等 2 处公交停保场以及 22 个中途停靠站和 34 个充电桩建设。
四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共停车场、出租汽车停靠点、出租汽车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1、续建并建成项目:陆丰高铁东站综合客运枢纽、陆丰高铁南站综合客运枢纽。
2、新开工并建成项目:甲子客运站升级改造工程、南塘客运站省级改造工程;人民桥头公交枢纽站、城南汽车站枢纽站、城东汽车站枢纽站;华辉新都北、华美中学(新校区)、东海公园、新铺村、望洋大桥桥头、玉照公园、滨河湾等 7 处公交首末站建设工程;陆丰大道公交停保场、乌坎码头公交停保场;22 个中途停靠站和 34个充电桩建设工程。
八、构建高效率货运物流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积极创建省级物流园区,构建“两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以碣石港物流中心和湖东港物流中心为核心,推动星都新供销物流基地、南塘镇物流区、陆丰市货运快递物流园、海产品仓储物流设施、湖东镇冷链物流基地、潭西商贸物流中心等多节点货运场站建设,同步完善相应物流基地的集疏运体系。
1、星都经济开发区物流区:梅汕高速星都出口在区内,交通运输便捷,物流网络条件具备。拟引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物流仓储等企业,并规划引入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的研发、生产,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和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
2、南塘镇物流区:以汕汕高铁陆丰东站为中心,综合开发站场所在地白山村土地,构建物流仓储基地,包括物流信息平台、运输调度中心、货物分仓中心、消费品分拨配送中心等,配套相关物流运输设备及配套设施。
3、湖东镇冷链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基地、配套完善冷链物流基地等设施。
4、潭西大型综合农贸市场:在 S510 与 G324 交汇处、沈海高速潭西互通出入口周边规划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建成集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一体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
以下是陆丰市“十四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