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整体销量稳步回升 呈现电商化发展趋势的原因「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农资行业整体销量稳步回升 呈现电商化发展趋势的原因「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农资行业整体销量稳步回升 呈现电商化发展趋势的原因「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帮助到您。
华声在线3月24日讯(通讯员 向曾艳)当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也是广大农资商家的经营旺季。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春后一度遭遇传统线下销售渠道遇阻、厂家复工有风险、村镇物流暂时停摆,不少农资商家曾表示“有货难发”。随着农资采购高峰期的来临,传统经营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商家的需求,不少农资商家纷纷扩大在线经营,将销售主场转移至线上。
来自农业B2B电商平台惠农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平台农资类目同比增长747%。细分类目中,饲料销量占比最高,达23.04%,同比增长1062%。值得关注的是,农资类目线上整体销量曾经在1月下旬触底,并在2月底至3月中旬逐渐出现反弹。
对此,惠农网联合创始人李俊杰介绍,农历新年后,农资类目的线上销售紧缩严重,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大。河南郑州农资商家靳世阳曾向惠农网反映,往年的这个季节,公司的小麦田除草剂销售额是200多万,今年只有50多万,整体缩水了70%。
“前期主要是各地疫情管控,工厂停工、物流停运,货产不出来同时也运不出去。”李俊杰介绍,2月初及2月中旬,惠农网对平台商家进行了两次复工和发货情况摸底。2月初,82%的商家都无法发货,能正常发货的只占比13%;随着全国疫情防控的全面向好,以及国家对复工复产的政策支持,约80%的商家在2月中旬可以发货,但其中大部分也只能发快递,大宗物流依然面临阻力,同时受疫情影响,各地物流和运输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相比往年,商家一般从农历初八开始就会陆续复工,基本到元宵节能全面恢复至年前水平,今年平台上农资的销售至2月底(农历正月底)才开始全面恢复。“直至2月21日,农资类目的线上询盘数和交易额才开始双向回升。”李俊杰说。
整体看来,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资市场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但与此同时,疫情也进一步倒逼农资行业直面新形势,传统线下渠道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更加暴露无遗,电商化优势脱颖而出。
从事农机农具行业15年的销售商张修峰反映说:“之前疫情期间线下渠道几乎没有成交,3月份以来才开始慢慢恢复,现在公司线上销售额占70%左右。”来自河北的农膜商家刘世伟则表示,疫情期间他在惠农网线上店铺的访客增长,直观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农资电商的利好趋势,“线上经营获客成本更低,解决大部分买家买不到好产品、而卖家又销路难的问题”。
其实,“互联网 农资”并不是新名词。早在2015年,“农商1号”作为当时的农资电商头部平台进入行业视野,但从大举进入到倒闭仅仅经历了不到3年时间。当时的这场行业“试错”让很多人认为农资电商表现出水土不服,但是事实证明,市场的变革需要时间,更需要有人坚守。
经过几年的行业发展和沉淀,农资电商早已今日不同往时。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下沉市场的推进,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更加完善,肥料、农资等大宗农资产品的配送运输问题大大改善;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率得到提高,用户的网上交易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入驻惠农网的农技专家还可以为平台采购商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实现服务配套。”李俊杰说,相较之前,农资电商的门槛在进一步降低。
在惠农网刚刚结束的“保耕行动”中,受近期国家出台确保春耕复产政策以及营销专场引流带来的采购增长影响,平台农资商家5天的累计销售额几乎与2月份的销售总额持平。
“平台集中给予了农资商家资源推广和流量支持,扩大曝光量帮助商家引流,激活春耕采购市场。”李俊杰表示。据反馈,不少参与“保耕行动”的商家店铺浏览量环比出现销量翻番,活动期间的线上交易金额已大幅度超过了他们的线下营收。
一位农资经销商则表示,此前很多农资商家对于线上营销一直持观望态度,或者作为线下渠道的补充,并没有花心思经营。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销售被迫按下暂停键,只能将精力投入到线上,适时感受到了线上渠道的一波红利。
疫情期间,惠农网这类电商平台有效促进了农品供应和春耕生产的正常运行,而线下市场受到冲击,也为农资等同领域产品的流通转型起到了更直接的催化作用。随着5G等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下沉市场,通过厂家、经销商、服务商、电商平台等的紧密合作,线上线下市场渠道充分融合,农资行业电商化发展已经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