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政策「电子商务信用机制」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大众创业政策「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大众创业政策「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希望能帮助到您。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影响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基于"双创"理论的农村电商创业人才出发,分析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提出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开发机制与对策,从四个层面构建了农村电商创业人才的框架。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电商创业人才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引言
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相关概念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股浪潮席卷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意在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的完整思路。《意见》第十条从支持电子商务向基层延伸、支持返乡创业集聚发展、完善基层创业支撑服务等措施确保“拓展城乡创业渠道,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目标的实现。
一、基于“双创”理论的农村电商创业人才
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解释,“创新”事实上包含了“创业”,创业是创新的特殊形态,是创新的实现方式之一。创业者通常具有一些独特的技能和素质,大多数技能和素质通过后天培养而成,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创业过程是创业者从创业的需求出发到创建新事业并获取回报的过程。创业的过程也包含了识别创业机会及运用商业模式这两个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的分析,农村电商创业也是三农创新的一部分,农村创业人才通过培训、教育、模仿、示范等方式,抓住创业机会,创新商业模式,引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构造出“互联网 三农”的新型农村生态系统。
二、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商发展概况
2015年,以淘宝村为主体的农村电商进入“规模更大、地域更广、影响更加深远”的新纪元。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发现符合标准的淘宝村780个,同比增长268%。2015年的淘宝村呈现出以下新特点:分布广泛,780个淘宝村广泛分布于17个省市区,涵盖活跃网店超过20万家,其中,浙江、广东、江苏的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前三位;淘宝镇数量同步增长,全国涌现出71个淘宝镇,同比增长达274%。2015年在中西部地区共发现17个淘宝村,在湖南、江西、云南、北京、吉林、辽宁和宁夏等7个省市区首次发现淘宝村;淘宝村的集群化,2015年全国出现十大淘宝村集群:浙江义乌、山东曹县、福建晋江、广东普宁、江苏沭阳、江苏睢宁、广州白云区、汕头潮南区、浙江温岭和浙江诸暨;淘宝村经营模式的创新,2015年,B2B类的电商村开始规模化出现,B2B类电商村使村庄与本地产业集群的关联更加紧密,并且极大地拓展了未来淘宝村交易规模;淘宝村的发展更趋规范化,各地政府对淘宝村的扶持政策在不断加强,淘宝村正从完全的草根野蛮生长阶段,逐步进入市场与政府协同推进阶段。
(二)不同模式下农村电商创业人才作用突出
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多种因素,但最核心的还是“人”,是农村创业人才的崛起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以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为例,领头人刘文高的作用居功至伟,各届政府、领导都对刘文高这个“领头羊”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是义乌市电子商务的实践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义乌电子商务的“推手”、“旗手”、“电商奇才”、“党内的一面旗帜”。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得益于以“小马云”黄海金为代表的在外打拼的潮汕青年的迁徙回潮。农村电子商务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的孙寒,8年前的打工小伙引领了一场电子商务改造传统农村的广泛、深入的实践,开创了一个互联网思维改造农业社会的崭新时代,酝酿并见证着信息时代中国社会的新一轮巨大变革。
(三)农村电商迅速发展中的创业人才仍较缺乏
除了上述“电商奇才”、里程碑式的人物之外,农村电商的发展,靠的更多的是千千万万辛勤打拼的创业者。在现阶段,与农村电商新纪元发展不相适应的是电商创业人才缺乏的尴尬。电子商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共性问题为:人员招聘压力、员工培训压力、薪酬增长压力、人员流失压力。这些问题在农村尤为明显。以淘宝村为例,淘宝村具有较强的创富效应,能在短时间内汇聚大批创业者,但由于农村的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如何吸引高水平的电子商务人才、留住这些人才,是许多淘宝村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开发机制与对策
(一)外在动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外在显现是:农民返乡创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及物流现代化。正如前述分析的广东省揭阳市军埔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得益于大批在外打拼的潮汕青年的迁徙回潮。在2015年2月2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目前,农民工就业出现了一个新情况,经过进城打工的磨炼,有点技术、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渠道、有点办厂能力、对农村有点感情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现在全国已达200万人左右。”“有点基础”、“有点资金”的电商人才到农村创业,既是返乡创业人才的主动意愿,也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土壤。沙集模式的贡献则在于电子商务改造传统农村的实践,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电商特色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农特产品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以及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无不改变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农产品及物流现代化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拓展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探索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和冷链物流。拓展农村电商服务的快递覆盖面,解决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及提供更多功能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二)内在标准
一般而言,创业者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创业者的一般特征。他们在精通一种专业的基础上,对工商企业分工有全面的、系统的基本认识,充分理解各个专业的作用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另外创业者还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跨职能的工作背景将有利于提升创业者项目操作中的综合管理与决策能力。作为创业者来说,学习精神至关重要。创业者的主动学习精神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创业者只有努力提高和超越自我,保持求知欲,尊重知识,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以系统的思路、全新的观念去把握知识经济的脉搏。电子商务创业者的内在标准可以分为基于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的基础人才,如网络技术人才或商务技术人才和能够融会知识,有所创新的复合人才两种。在培养目标上,对于基础人才以技能教育为主,对于复合人才以整合教育为宜。电商创业者所具备的知识包含能力、知识、意识几方面。能力方面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知识方面包括专业知识、商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意识方面包括风险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农村电商的创业者既包括领头羊等中坚力量,也包括大量的草根。因此,在内在标准上应有所区分,如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重点掌握互联网技术、经营销售、财政知识等;店商操作员应掌握网店注册、商品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一般的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应在职业培训后执政上岗。
(三)开发路径与对策
根据创业的发端,创业分为商业诱发型和创意推动型两类。更进一步的划分,可将创业分为机会型创业、生存型创业、公司内部创业和技术型创业。按照上述理论,电商创业应该归类为商业诱发型中的机会型创业。按照行业的共识,电子商务岗位大体可以归为3类:技术类,商务类,综合管理类。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更多的是商务类创业人才。商务类人才要求其在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将应用于传统商业活动的营销和管理知识,应用于网络虚拟市场,适应网络市场环境下的新的经济规律。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网络营销能力、营销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到农村电商的创业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引领者———返乡创业农民工。抓住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将原来在城市电商创业的人才引导到农村创业。返乡创业人才通过多年的奋斗,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能和经营管理理念,自愿回乡创业。即杨志明副部长所谓的“有点基础”“有点资金”的创业人才。这些返乡创业者个性上敢闯敢干,理念上先进,眼界开阔。因此当他们与电商相遇,机会型创业便在他们当中发轫,并通过农村特有的“熟人社会”辐射到以血缘、亲族关系为纽带的“圈子社会”。二是厚实的基础———农村传统创业人才。农村传统产业人才又可以称之为创业型职业农民,他们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与返乡创业人才类似,创业型职业农民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的创新意识、有胆识和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创业型职业农民长期扎根于农村,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更好的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当电子商务对当地传统产业的渗透力和改造能力增强时,这些理念先进的创业型职业农民便会涉足创业氛围和产业辐射更强的农村电商。三是中坚力量———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是农村电商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只队伍包括了“外漂”回乡的大学生,直接扎根于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和专门为“三农”培养的农科类大学生。他们掌握更多的先进文化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创业意愿浓厚,经过系统的培养和培训后,他们将成为农村电商的“中坚力量”。四是一个新型的视角———农村电商“新四军”。农村电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创造性地提出了从青年、妇女、中年、老年四个维度出发的农村电商“新四军”。一是青年“创业大军”,这只农村电商创业生力军包括了前述的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还包括返乡创业青年,他们有望培育成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带头人。二是妇女“服务大军”。妇女撑起半边天,广大农村妇女依托电子商务在家门口创业,成为农村电商的女性“大卖家”。这不仅是创富建功工程,也是农村留守妇女发家致富之路。三是中年“务农大军”。按照分工理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解决好“谁来种地”“种好地”问题,这样既解决了涉农电商的部分货源问题,又免除了农村电商发展后无人种地的后顾之忧。四是老年“后勤大军”。老年人时间充裕,可以在电商中发挥打包、发货等工作,并进一步成为熟练工。这样人尽其才的运用,农村电商才有望持续保持蓬勃发展之势。当然创业人才的开发并不只是停留这个程度,要进一步发挥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和相关高校的作用,加大农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分类指导、创新培训方式,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
图一农村电商创业人才框架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创新、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电商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农村、农业和农民,也会渗透到国民经济体系的重构,从而引起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化。重视和深入研究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电商创业人才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
作者:金正庆
来源:市场论坛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