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特色是小镇产业特色的有效支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空间特色是小镇产业特色的有效支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空间特色是小镇产业特色的有效支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报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以县城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
此外,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多地采用的一种发展模式。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发文中再次提及健全各省份特色小镇清单管理制度,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在县域经济中,如何借助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可以避免?特色小镇目前还面临怎样的发展困境?
带着这些疑问,《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全联房地产商会特色小镇分会秘书长匡洪广及中国农学会园区分会常委、《特色小镇》一书作者孙文华,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县域经济是“塔基”
《中国经营报》:到202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县城处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位置,它承担着怎样特殊的角色?为什么要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
孙文华:县城是城市到农村的落脚点,也是农村到城市的出发点。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县域小城镇体系的中心城镇,是县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县域经济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纽带。
陈耀:县域经济首先迎接的是县域城镇化,城镇化会带来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的县域常住人口有2.5亿,只占到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27%。由此来看,从农村出来的人们还是更希望到大城市去。我国的“三农”问题也集中在县城这一级,它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其实重要作用是要把城镇化体系的短板补起来。这样还有个好处是,可以在发展早期避免大城市病。
匡洪广:县域经济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角色,但很容易被忽视掉。之前大城市都市圈、国家中心城市是各种资源要素集聚的地方,但县城是被边缘化的,县城里的人考上大学也会前往大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县城有很大发展空间,县城是一个“塔基”的角色,但现在县城的公共服务还不够,县城的基础设施短板还需要补足。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特色小镇,他们成为多地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源。相比于城市里已经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产业集群,对县城来说,发展特色小镇有怎样的好处?县域经济的发展与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有哪些契合点?
孙文华: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为驱动力的,其本质是商业竞争中的差异化竞争战略。特色小镇需要根据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资源属性等进行差异化定位,其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产业、居住和旅游,是面向全国或全球市场的。县城是县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是面向县域内部为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县城需要具备服务县域小镇体系的功能,将公共服务和县域中心功能建设作为重要能力,特色小镇则着重于“特色”的产业发展能力。
匡洪广:大城市有足够大的体量,可以板块化发展产业。县城和小镇相对于大城市来说,体量不大,能够更好地聚集资源,但需要进行专业化聚集,并实现品牌化。特色小镇要发展某一类的特色产业,可以做有特色资源的优势产业,比如山东省平阴县的玫瑰小镇、河北省馆陶县的黄瓜小镇就是这样。
另外特色小镇还可以承接大城市的转移产业,比如房山长沟的基金小镇,把北京市区的基金公司吸引过来,他们还打造了公司注册绿色通道,有风控平台、融资平台,并提供管家式服务,这样就能发展得很快。
重视公共服务建设
《中国经营报》:特色小镇往往需要将产业与人口融合,但县城在吸纳高端人才方面有先天劣势。在进行特色小镇的“产业—人口”规划过程中,县城应该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如何同步推动人才与产业的成长?
陈耀:缺人的问题,是县一级最大的困扰。县城本身吸纳人才的能力很弱,那么特色小镇吸纳人才就要靠它的产业特色,靠提升产城融合的公共服务品质。如果只有产业,但是城市品质不行,教育、医疗配套都不行,人才也是很难进来的。所以特色小镇要有针对性地招引人才,否则没有吸引人才的优势。
匡洪广:市场主体值得重视,一些大型商场下沉到县城以后,县城与大城市之间的消费差别就弱化了。产业发展也可以缩小城乡差距,比如浙江诸暨打造了一个大唐袜艺小镇,研发中心、办公楼、众创空间、酒店这些配套起来以后,那里就和大城市的场景很像。这样一来,就有一部分人才回流,大学毕业生也愿意回来。
现在信息的空间阻隔已经越来越弱化,只要产品好,东西被曝光后被大城市的消费者触及的机会也会很多。应该鼓励县城特色小镇做电商、做直播,通过农旅结合,让城市游客亲自到县城、乡村旅游,他们看到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就能有更高的信任感。
《中国经营报》:在进行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采取了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但县城的经济活跃度弱于发达城市,故该模式的盈利效果也就受到企业方面的关注。县城的特色小镇发展是否适应PPP模式?为了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县城应该在哪方面进行完善提升?
孙文华:PPP模式是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合作的一种模式,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历程,PPP模式的本质是凭借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通过社会资本实现项目建设和运营。特色小镇和县城一样,对后期农业人口就近转移有很重要的作用。但PPP模式一定要有好的运营团队。运营团队决定一个区域的未来,这对投资商来说是一种考验。
匡洪广: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PPP模式最终还是由政府买单的,反而加重了政府的债务负担。如果政府财政困难,就需要靠上级的转移支付。PPP模式适合建设基础设施,但回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发行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这种可以尝试。基础设施由政府来投资,剩下的酒店、商场等就可以交给市场主体来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中国经营报》:县域经济的建设成果可以服务于乡村发展,乡村的劳动力等资源也能补充到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在推动县域经济的要素有序流动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如何让各种要素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孙文华:县域经济不同于现在的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有很强的地理特征、地域文化,县域经济要找到自身的文化特征,形成地方的文化要素,将文化转化为消费的驱动力。
如地方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往往能带动消费,将饮食文化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将田间地头和餐饮桌头联合起来,形成内循环;农产品也是生物科技的原材料,需要在县城建设工业园区,实现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向全国销售,这是县域经济的外循环。
陈耀:有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乡村毗邻的城镇比较发达,这个乡村的发展通常也会非常好。现在我们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但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还有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比如城市的投资进入乡村,可能涉及产权问题,集体建设用地吸引资本的时候能不能完全放开,投资能不能进入宅基地,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同时要加快农村人口转移,这部分人要尽可能地进到城里,但有个前提条件是进城以后要有工作岗位。
《中国经营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旅游、度假、康养等类型的特色小镇层出不穷,特色小镇的同质化特征较为明显。在以后的发展中,如何避免特色小镇的同质化倾向,以推动特色小镇实现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
陈耀:首先要承认,乡村里特色小镇的同质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总会参照别人的模式。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上一级政府在做项目规划的时候,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不同的特色小镇在发展定位上要有相对的差异化,要有功能上的差异、产业上的差异,尽可能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这样更有竞争力。这个也需要有很高的运营策划能力。
匡洪广:为了避免同质化发展,体制机制需要进行调整。根据统一的标准来执行的话,很多小镇呈现的面貌都大同小异,但同时产品可能与当地的特色禀赋格格不入。建设特色小镇还是要强调市场主体,要建设出不一样的东西,很多小镇的产品类型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就需要投资团队、运营团队、设计院团队、施工单位不断地磨合,如果团队水平不够,就做不出来。但这样的专业团队肯定很少。
而且,特色小镇的特色不只是空间层面的,其中的内容业态、运营模式也可以有不同。就像之前有地方提出了“轮值镇长”的模式,这样的运营手段就可以呈现出很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