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货源电商骗局「跨境电商无货源」

互联网 2023-03-04 21:10:37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无货源电商骗局「跨境电商无货源」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无货源电商骗局「跨境电商无货源」,希望能帮助到您。

近日,石家庄、太原、赤峰等24个城市获批新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推动跨境电商在更大范围发展。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有了红利政策的扶持,不少不法商家却也滋生出了邪念…

“无货源”跨境电商公司。顾名思义,“无货源”意味着这类公司既没有备货仓库,也没有生产厂商。令人讶异的是,他们却能通过这种少见的运营模式,在亚马逊海外站点开设几十家、上百家店铺,将数万种中国商品源源不断地售卖到欧洲、北美等地,并收获高额的利润。

“中间商赚差价,加价 5 倍起”

距离圣诞节还有不到一周,某“无货源”跨境电商公司的员工柳某焦头烂额,“双十一都没这么忙”。

眼下,她正忙着通过一个 ERP 采集系统,从中国各大电商平台,例如淘宝、京东等平台上采集商品信息,再稍作编辑调整,并一键翻译成对应国家的语言文字,最后将信息上传至公司的亚马逊店铺。

同时,她还需要处理亚马逊平台上的新订单——等国外客户下单后,她得从国内电商平台拍下相应商品。

被柳某和她同事拍下的商品,将被寄至深圳、泉州等地的国际中转仓,由工作人员按照亚马逊的物流规定,进行二次打包贴签。一旦走完最后的打包流程,这些商品就将在不久之后,出现在大洋彼岸。

这期间,柳某和同事没有亲眼见到或亲手接触到任何一件商品。

“我们要做的事,其实就是把国内平台的商品加价搬到亚马逊上卖。”柳某说,“更简单的理解就是,中间商赚差价。”按照公司规定,商品加价一般 5 倍起,10 至 20 倍的情况也有。

柳某所在的公司,目前共有 40 名这样的运营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仅持高中或中专文凭,却能熟稔地经营起这家公司在亚马逊平台上的 150 家店铺。

暗生产业链,加盟费高达 30 万

12 月 25 日,在距离湖南约 900 公里之外的河南,身为另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的客户经理,谭某正端坐在电脑前,费尽口舌地向对话框那端宣传“无货源”跨境电商,试图将这个潜在客户变为加盟商,从而使公司赚取高额加盟费。

一条产业链正悄然形成——最先“上车”的一批“无货源”跨境电商公司已不再满足于店群本身的利润,而是开始将重心调整为“发展下级加盟商”。

事实上,意图加盟“无货源”跨境电商的人群,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跨境电商。多为此前在“无货源”公司上班的员工、刚毕业的大中专生、家庭主妇甚至辍学的初高中生们。

情况往往是,他们看到身边有人做跨境电商致富,便也想跟着入行。但根据亚马逊的要求,商家要入驻首先得有自己的品牌,若要做得好,还得有 FBA(海外仓),这对于初期做跨境电商的商家来说,门槛太高。

所以,不少“无货源”跨境电商公司瞅准商机,开设了另一业务——售卖 EPR 采集系统使用权,或者开设开店培训项目,以此吸引客户加盟并缴纳 2000 元至 30 万元不等的加盟费。

以谭某所在的公司为例,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项城,曾一度因“莲花味精”闻名,近年却先后出现了数百家“无货源跨境电商公司”。甚至吸引了郑州、昆明、长沙等地的加盟商到此取经。

生意从家里人做起,却是一场骗局?

伴随着密集而急促的键盘声,盯着对话框的谭某面无表情,言辞却不乏激动,频频抛出“无货源”模式的诱人之处,并习惯以感叹号作结,“这种模式比较灵活!风险也小!每出一单都是纯利润!”

这场对话持续已近三小时,看对方仍疑虑重重,谭某抛出杀手锏,“我们公司很多员工的亲戚都在做。”

这是他们在招商时通用的话术套路。

这并不完全是个幌子。其实,“无货源”电商的加盟生意的确大多先从家里人做起。柳某在入职后不久,便劝说姐姐和姐夫加盟了。

此外,他们还强调“上车”的时机,常在朋友圈里提醒急于发财的潜在客户们,“别犹豫,黄金期说过就过”。

这时,急于发财的加盟商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现实:如果“无货源”跨境电商的确暴利,为何招商的工作人员们没有亲自加盟?

一名“无货源”跨境电商公司的前员工透露,“这就是赚一波智商税。后台数据基本都是造假或者刷单给学员看的。学习过的会员,半年过去没有一个运营操作赚钱的,全部赔了一堆钱,对跨境(电商)丧失信心……”

虚拟繁荣的背后,“无货源”公司的加盟模式早已因类似传销而饱受争议,更有人直指“这是一场骗局”。

“光是注册亚马逊店铺就远没有他们忽悠的那么简单,我一个月申请了两次,两次都很快被封号,最后只能花 3000 元买了个店。好不容易有了店,十天半个月没有一单。好不容易等来一单,物流折腾上 10 几天,货还在海上漂着,买家就不要了。而且如果一不小心卖了大品牌的货,亚马逊平台也会迅速封店。”刘小姐感觉套路一环接着一环,花了一万元,最后学到的,无非是如何使用 ERP 系统,“就发来一个教学视频,我去网上一搜,这种视频十元就能买到。”

“一旦封号,钱就打了水漂,得从头再来。再找那家公司,别人早把我拉黑了。”刘小姐说道。

而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也谈起自己的受骗经历,“交了钱之后发现,贴心的工作人员回复越来越慢,给你一套软件,再给你一套资料,从此就失联了”、“前期的确会教你一些随手一搜就能查到的知识,等到你一开店,就发现那些东西根本不管用,所谓的高销售量高利润,都成了泡沫”……

涉嫌侵权成最大问题

近年来,将销售对象定位于中产阶级的亚马逊更加注重“精尖”和“品牌”店铺,而靠“无货源”模式进行大量铺货,更像是一场凭运气的“赌博”。

那么涉嫌侵权自然也就成为了最大的拦路虎——因为大量铺货,且未经允许就通过软件一键采集别人的产品信息,“无货源”电商不可能将每一款商品信息都进行修改调整,有的甚至是完全照搬,被平台判定侵权并封店,是常有的事。

据相关专业律师解说,“这些‘无货源’卖家主要涉及图片侵权及文字版权侵权事宜,未经权利人许可而使用的,构成侵权,并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这一问题也正引起国内电商平台卖家们和众多国际知名厂商的觉醒,他们拿起知识产权的武器,开始向这些“无货源”卖家发起冲击。

伴随着中国卖家侵权投诉的增多,亚马逊平台自然坐不住了——尽管中国商品在亚马逊平台的份额逐渐增加,亚马逊却开始有意识地控制中国商户的数量。

同时,亚马逊研发出专门应对不良卖家的机器人扫描程序,不断对平台上的商品图片、logo 甚至标题、内容描述进行扫描,一旦认定你与原告方商品有 60% 以上相似度,就很可能会被判定为侵权,进而施以关店处罚。

这使得“无货源”跨境电商公司不停提醒员工和加盟商,避开知名品牌,不使用带商标的图片。

尽管风险暗藏,但当下更多人却相信“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这条风险路上,头也不回的越走越远!

圣诞节后的第二天,谭某最终谈下了新的加盟商。他在朋友圈发布信息,“跨境电商时代已经到来,给自己一个了解的机会,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马云。”

凭借一个软件,的确能轻易复制出千万条商品信息。但再造跨境电商神话,远非如此简单。只怕“造富梦”的背后,或许最终不是真实暴利,而是一场幻影。

在这里,早参君也友好地提醒各位老板,赚钱有风险,加盟需谨慎!当下骗局丛生,本分做事,方能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