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创业「小商机创业」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从0到1创业「小商机创业」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从0到1创业「小商机创业」,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经常遇到客户自己做了一段时间招商,效果不理想后来找我。他们通常会比较困惑:自己的产品打磨了很久,身边很多人也都觉得很好,可招商投入近百万,还是没能签到一个代理商,为什么呢?
这确实是一个品牌商,尤其是研发制造型企业最常遇到的困惑。
招商,是企业把自己成功赚钱的生意,复制给经销商。经销商不签约,一定是企业推出的这盘生意,让他没信心做或者不敢做、不赚钱。
那么,为什么这盘生意不吸引人加盟呢?具体不同的项目,原因大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我想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如何正确地孵化出一个好生意?
我们做了很多从0到1孵化一个项目的工作。这里可以分享一下“如何正确孵化一盘好生意”的步骤分解,各位可以来自检,你是否都做到了、做对了这些步骤?
1
孵化一个好生意需要什么步骤?
对于企业自己怎么生存?怎么赚钱?企业主是最上心的。但是当一个产品落地之后,如何卖出去?在哪里卖? 谁来卖?卖多贵?等等营销类问题,很多企业主缺少系统的规划能力。
我们一般分六个步骤开展孵化工作:
细分市场精准选择。这里解决你卖给谁?在哪里卖?怎么卖?等战略性选择问题。这个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产品二次开发。这个是很多企业容易忽略的,也是最不愿意再花钱的。而这,恰恰是事半功倍的一步。品牌体系规划。这个步骤,很多企业都简单理解为一个名字 一个广告语。其实忽略了这一步最重要的核心工作。渠道体系规划。大家都知道渠道很重要,但往往把渠道当作融资和销货渠道,而这样的思维,就可能为渠道崩盘埋下隐患。动销方案策划:渠道并不一定只销你一种产品,如何让铺到终端的货卖起来?企业要有方法、有工具。打造样板市场。规划没有完美的,只有通过市场来验证。也只有企业自己验证过的成功才叫好生意。这六个步骤,是系统规划一盘好生意的基本步骤。企业主可能或多或少地为自己的产品有过一些规划。现在,我们一起系统探讨,如何有效率、有创造性地做好每一步。
2
细分市场精准选择
选择大于努力!这是一句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金句,生意场更是凸显了这一点。
目标市场的选择,就是企业的核心战略问题。选择好了一片蓝海,甚至吃到一波红利,猪都能飞起来;没选择好就竞争惨烈,要么市场小到养不活你,要么竞争对手强到你生存空间狭小,又或者进入太早,成为先烈。
很多企业经常犯的错是:选择了目标人群,确定了卖给谁,就认为完成了目标市场的选择。
这是一个非常粗糙的选择!只能停留在和投资人谈融资的PPT上。
但当你进入市场启动阶段了,就必须把你的市场选择,精准并非常清晰地细分清楚!
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分六个维度:
在哪里卖?卖给谁?卖什么?与谁竞争?怎么卖?卖多少钱?这六个维度并不分先后独立开来思考,而是统筹思考的维度。
在哪里卖?卖给谁?
“卖给谁”这个问题,所有的企业主一定是提前想清楚了的。我的产品为谁设计?解决他们的什么痛点?相信大部分企业在设计制造产品之初,就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在上市阶段,“卖给谁”这个问题,请与“在哪里卖”这个销售场景一起重新思考,并优先思考“在哪里卖”。
优先确定“在哪里卖?”,然后考虑这个场所“你卖给谁?”,这些目标客户,有哪些不一样的需求?
确定了“在哪里卖”,就是确定了你的“战场”在哪里,这非常重要。没有确定“战场”的规划,都是“纸上谈兵”
不同的销售场景,目标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你是做果汁饮料的,在便利店可能卖的是500ml、250ml的瓶装,客户买的是方便;在大超市可能是1.25L的大瓶装,客户买的是实惠;如果是供应餐饮渠道的饮料机,就是另一种物流袋装了。
卖什么?与谁竞争?
可能你觉得奇怪,都快上市阶段了,还要考虑卖什么吗?
是的。请在一个确定销售“战场”的竞争环境中,重新思考卖什么?对标竞争对手是谁?充分调研对标产品,做出优劣对比表,分析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
如果你的性能优势一般,是否可以卖时尚?如果你的设计不强,是否可以卖服务?如果某个概念被大品牌占据,是否可以再提出一个概念满足不同需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价值定位。
竞争策略不仅仅是洗脑层面的概念提炼,也可能是商业模式的重塑。
比如你是做生鲜连锁的,想要在社区开店。可是周边大小菜场已经很多了,怎么才能吸引到客户来买呢?卖低价,低不过菜场商贩;卖产地,周边也有很多家了。可能你想到了卖新鲜,于是品牌概念上提出一个口号“不卖隔夜肉”;开店社区,只卖猪肉太单一,为此延展到所有生鲜,增加客单和频次;销售模式上每到晚8点后就打折清仓;供应链上每天一早配送当天最新鲜的菜品。整个企业运转都围绕着“不卖隔夜菜”,主打新鲜来运作。这就是“钱大妈”的商业模式。
怎么卖?
这是你需要选择的终端获客模式。有时候先择了“在哪里卖”就已经确定了“怎么卖”;但依然要寻求更低成本的获客方式。各种渠道竞争的焦点就是如何更低成本获客,谁的成本更低,谁就占据优势,渠道获利多了,积极性也就更高。
现在流行的打法是:花钱获客引流,微信私域养鱼。一次投入获客,持久低成本触达。但也有产品是低频消费产品,那么你就要考虑,如何低成本持久获客了。需要多少预留成本?
卖多少钱?
过去有一句流行的话:“定价定天下”。很多情况下,定价选择就决定了你产品的销量和赚不赚钱。如果你是市场跟进者,一般采用的都是市场定价法,你可以参考对标产品的定价,结合竞争策略,倒推渠道定价。但必须考虑到渠道利润需求、获客推广成本需求、终端促销需求的操作空间。
细分市场的精准选择,是你生意的罗盘,也就有了一切规划方向的指引。这一步工作没做到位,生意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而你深入思考,也可能是你无敌商业模式创新的起点。
3
产品二次开发
可能你会问,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为何还要二次开发?
前面已经讲到“不同的销售场景,目标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就是适应渠道、迎合你的竞争策略,必须要做的一次产品调整。
如何做二次开发?一般从五个维度去思考:
性能;规划;组合;包材;外观;性能是指基于你选择的竞争策略,调整你产品的突出特性。比如我服务过一个做鱼多肽粉的企业,把市场锁定了学校周边便利店的儿童饼干,于是为取悦孩子们,把产品的外形做成各种海洋生物的形状,把产品命名为“真有鱼”,让孩子们看到鱼的形状,吃到鱼营养。
规格是指包装的大小。比如上面举例的“真有鱼”饼干,为了满足孩子们能买得起的小包装,控制在零售价2元左右,然后测算适合的规格。
组合是指产品线的组合。这里有规格上的组合,满足不同客户对数量、对空间上的差异需求,还有感官性能上的组合,比如食品有口味上的差异,日化品有香型上的个性喜好,服装有色彩上的个性喜好等等。产品规格多了,就容易产生库存上的备货压力,规格少了,就会失去消费者个选择的销售机会。我们建议是根据不同行业消费者习惯了的常规组合,同时能少不要多。逐步根据竞争策略的指引调整组合。
包材是一个成本概念。能使用标准规格的,不要采用特殊规格。避免包材生产端产生余料浪费;走物流专车的,要考虑物流抗压和周转箱的规格;走单品快递的,要考虑小盒抗摔性,包括泡沫保护等,能走软包的不用纸箱,节省物流成本。走冷链的,思考防潮、控温。
外观是产品的颜值。现在的主流消费群体,是一群对审美有要求的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产品外观和包装设计,可能就决定他是否购买。而高颜值的产品或讨巧设计的产品,不仅能够让产品有静销力,还能触动消费者拍照转发朋友圈,成为消费者的社交货币,甚至追捧的网红。
4
品牌体系规划
品牌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好听的名字,一句有气势的广告语。
其实品牌是你说服客户购买的一整套体系。不仅是名字和广告语,还有产品卖点的提炼、销售说辞的表达、演示道具的展现、视觉形象的记忆点等等。
品牌体系规划的意义有2个:一是使说服购买更高效;二是留下需求关联记忆;
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规划:
产品或品牌的定位规划产品竞争力塑造视觉形象创意设计定位是很多人经常说起的一个词,也有品牌公司把这个词放大到市场选择的层面来说。
我认为都对,只是不同专业公司为提现自身专业体系完整性的不同说法。
定位其实就是一种竞争策略,你选择哪个优势概念来满足你的客户,并再此概念上,投入企业更多优势资源,来形成竞争壁垒。
前面提到的钱大妈,就是梳理出了“新鲜”是生鲜类产品购买理由中的高权重概念,于是就把“卖新鲜”作为自己品牌的竞争策略。“不卖隔夜肉”就是他为这个竞争策略策划的品牌口号,“赶早配货”和“晚8点打折”都是为构筑“新鲜”这一竞争壁垒的运营模式。
产品竞争力塑造是当你确定竞争策略之后,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包括产品外形与包装、产品卖点、销售说辞、销售仪式、服务形式等,系统的围绕一个优势概念,制造传播内容。也包括为塑造竞争力的概念,而对产品的二次开发优化。
形象创意设计是视觉层面表现,解决“看什么”的问题。包括颜色、图形、视频等。
5
渠道体系规划
前面讲到“在哪里卖”,是确定了“销售终端”。渠道体系是为完成这一场景的销售而搭建的资金、物流、信息、管理的流通体系与组织结构。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渠道执行体系呢?
这里需要五个维度的规划:
渠道选择(谁来卖?)渠道层级(结构分几级?)渠道分利(渠道参与成员如何分钱?)渠道职能(各级渠道商如何分工?)渠道管理(各级渠道商如何管?如何激励?)渠道商选择
选择了“在哪里卖”,就可以确定销售终端的基本特征。比如你走商超渠道,沃尔玛、家乐福就是你终端。但是终端不一定就是实际操作的经销商。比如你走电商,淘宝、京东就是你的终端平台,但是在淘宝平台上运营店铺的,不是阿里巴巴。那么你就要思考,具备什么专业能力和资源条件的人或公司,可以做你的经销商?找错了人,费钱费力,你的货还是卖不起来。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全国直销。
渠道层级
如果你没有能力和条件亲自做全国终端的直销,那么你就要思考你的渠道分几级?比如厂家区代理分销商终端商消费者,三级渠道结构。又或者是你不设区代,直接对接终端商。
这里要权衡一个利弊:渠道层级越多,你对销售的掌控力越小。
渠道分利
渠道参与的核心目的是赚钱,如何合理设计他们的利润空间,是企业主要花心思设计的。
渠道商的职能分工,源于你对渠道商有4大价值利用:资金、储运、获客、运营;企业是否更好的利用了这些价值。哪些是你这盘生意的关键职能,如何支持、激励渠道商做好这几项职能?
当然,不同的生意模式,渠道职能也大不同。比如,现在很多电商模式,渠道不负责仓储和物流,总部一键代发。
随着渠道信息化管理系统越发强大,传统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管理流已经被完全颠覆,过去渠道商的价值逐渐被弱化,企业也逐渐走向前端,渠道正向更扁平化发展。
6
动销方案策划
货铺到终端,客户不一定就会买你的产品。
往往我们很多的企业主,把产品供给代理商就不管了,认为代理商自己会想办法把货卖出去。
当然,遇到部分有能力的代理商,你可能就不用管了。
但是,如今消费习惯在改变,传播渠道也在快速迭代。原来有经验的代理商,比如做商超的,做百货的,做专卖店的,老方法不管用了。他们也正在被这个时代淘汰,他们也正在寻求新营销模式的突破,大部分的经销商不具备新营销手段的操作能力。
这个大背景下,大概率你的货铺给他们之后,动销缓慢,甚至就没有二次进货了。
动销怎么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差异也是很大的。
但是原理就是两步:第一步是“触达客户”;第二步是“促成成交”;
关于第一步,“触达”是需要投入成本的。不管是企业自己还是渠道商,谁能够更低成本的触发目标客户,谁就有机会赚更多利润。如果门店,门口自然流量是你触达机会,开店成本就是你的触达成本。如果是线上电商,推广费就是你的触达成本。
这里给一个建议:不管经销商能力如何,企业自身必须有一个传播价值的自媒体阵地,去触达目标客户;并在这个平台上沉淀用户,形成“养鱼池”。寻找更低成本触达目标客户,永远是企业营销技术研发的核心工作。
关于第二步,每个行业都有一些高效的成交方案,也有一些特殊行业的特殊成交模式。比如律师行业,诉讼类服务主动营销是无效的。那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包年套餐产品,让合同审核这类不赚钱产品做包年服务,先锁定客户。而诉讼类产品以会员享受折扣的模式销售。还可以把包年套餐设计成卡片形式,实现可流通、可分销。经销商也很容易以卖卡的方式销售,可做礼品,或与其他服务打包做新套餐。
7
打造样板市场
产品、品牌、渠道、动销,都规划好了,最后就要打造样板市场。企业需要自己验证这一盘生意是否能成功。通过市场操作,去验证和优化产品卖点、品牌定位、渠道策略、动销方案。
这里同样需要做三个步骤:
组建一支市场操作团队;策划一个上市执行方案;指定一套市场激励政策;团队组建,解决市场有人干的问题;上市方案解决市场有方法、有工具干的问题;激励政策,解决市场参与者有干劲的问题。
好生意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在市场实践中打磨出来的。在执行中即时反馈,快速调整迭代。在操作中,先达成可持续的盈利闭环,持续完善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归纳成标准化流程,最终还需要编辑成册,组织成培训课件,打造成为可标准化的商机,可复制全国的生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