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盈利数据「幸存者偏差和选择性偏差」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叮咚买菜盈利数据「幸存者偏差和选择性偏差」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叮咚买菜盈利数据「幸存者偏差和选择性偏差」,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金珊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近日,叮咚买菜于美股盘前公布了2022年Q2的业绩公告。财报显示,Q2叮咚买菜营收62.3亿元,同比增长43%。净亏损0.3亿元,不包含薪酬激励费用下,非GAAP下实现2060万元的利润。这也是叮咚买菜首次实现盈利。
日前,同为生鲜电商的每日优鲜,负面新闻频出。关闭了“30分钟达”的前置仓业务,仅保留次日达、云超特卖等。烧钱换增长,公司整体的资金链断裂,账上四年累积亏损超百亿元,同时面临退市危机。
每日优鲜曾单方面宣布,已于2019年年底实现全面盈利。递交的最后一份财报,也维持了高速增长。资本市场对生鲜赛道普遍不看好,并且不再相信表面的财报数据。首次季度盈利能否继续持续,叮咚买菜会成为生鲜电商最后的希望吗?
疫情再度续命,银行贷款缓解现金流
四五月份爆发的上海疫情再度给叮咚买菜续命。上海是叮咚买菜的大本营,生鲜也是居民生活的必备物资。疫情爆发之后,叮咚买菜迅速反应投入到抗疫保供当中。
据报道,仅上海一城,叮咚买菜周末订单量整体上涨超过50%,部分站点的单日订单量甚至达到平时的2倍。有消费者一天定多个闹钟,使用筋膜枪只为在电商平台上抢菜。
疫情红利下,Q2叮咚买菜的营收达62.3亿元,再创新高,维持了43%的高速增长。
图示:叮咚买菜的营收及同比增长
作为疫情封控下,居民不可缺少的菜篮子,叮咚买菜也获得了银行及时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也避免了叮咚买菜的资金链断裂,有效缓解了财务状况。财报数据显示,随着前期的规模扩张过快,烧钱过多,叮咚买菜已经逐渐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图示:叮咚买菜的现金资产及短期负债情况
截至2022年Q1,叮咚买菜账上的短期负债(应付账款和短期借款)总和高达50.7亿元,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有能快速变现的短期投资仅有48.5亿元。叮咚买菜面临严重的还债压力。
据报道疫情之初,上海银行给予叮咚买菜金融支持进一步扩大至80亿元,并将根据叮咚买菜的需求,定制研发各类金融产品,包括项目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多种形式。有了银行的支持,再加上叮咚买菜目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不再需要烧钱扩张,现金流风险缓解。
“银行与公司的合作更为紧密,银行短期借款增加至8.9亿人民币。简而言之,咱们需要花的钱已经不多,而账上的余额还是不少,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完全没有现金流的风险。”CSO俞乐在电话会中表示。
盈利2060万元,叮咚买菜能持续活下去吗?
资本市场对生鲜电商首次盈利已经不感冒。财报发布当天,在数据看起来不错的情况下,叮咚买菜股价报收4.41美元,同比还下降了1.78%。
毕竟同为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也曾宣布实现过北京地区区域盈利。盈利状况可能会被财报数据粉饰,市场更关心,叮咚买菜能否活下来,持续保持盈利。
Q2在营收大涨的情况下,叮咚买菜的总运营费用并没有大幅上涨,实现了微盈利。经营利润率仅为0.004%,剔除薪酬激励费用后,整体的净利率仅为0.03%。
图示:叮咚买菜的运营成本及费用占比
商品成本和履约费用一直是阻碍前置仓模式盈利的两座模式的大山。为盈利,叮咚买菜必须卖的毛利率的产品,提高客单价。同时订单密度必须足够高,才能在后期规模效应下,把前置仓的履约费用摊薄。客单价和订单密度的变化,是衡量叮咚买菜盈利的关键指标。
第一,客单价。为了能卖的更贵,叮咚买菜推出了大量的自有品牌,对毛利率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2021Q3、2021Q4和今年Q2自有品牌占比分别达到了5.8%、10.2%、17.5%。意味着平台卖出销售额中,约有五分之一是自有品牌。毛利率由2021年Q3的18.2%提升到今年Q2的31.6%。“叮咚买菜不但是一个规模领先的生鲜电商企业,而且是一家拥有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食品企业。”创始人梁昌霖表示。
叮咚买菜推出的品牌有“拳击虾”、“叮咚大满冠”、“叮咚王牌菜”、“蔡长青”、“叮咚王牌菜”、“良芯匠人”、“保萝工坊”“1972农场”等20余个,其中有很多与预制菜相关。但预制菜目前在国内的渗透率比较低,还处在发展阶段。叮咚买菜自有品牌显著提高,也有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间封控的上海消费者基本依赖电商,可以选择的品牌减少。我们认为,叮咚买菜自有品牌的认知度还不高,疫情结束后,可能很快面临瓶颈。
同时提高客单价,也对用户消费水平有要求。叮咚买菜虽已在上海和长三角洲火速实现了盈利,但在剩下还在经营城市中,并不容易实现。
第二,订单密度。疫情红利过后,消费者的选择增多。毕竟线上生鲜市场的渗透率仅为13%,线下的商超和菜市场才是更多人买生鲜的主要选择。叮咚买菜能否维持高订单数量还未可知。
前期靠补贴带来的用户并不忠诚。去年Q4营销投入3.6亿元,订单总数同比增长67%;今年Q1营销投入减半至1.8亿元,订单增速仅为16%,大幅下滑。
Q2叮咚买菜也仅是实现了微利。疫情过后,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已经养成了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叮咚买菜的订单肯定会有所流失,很难维持利润。
“Q2的阶段性盈利,是受到了疫情的部分影响。展望Q3,我们可能会略微亏损。但是,比较我们疫情后和疫情前的数据,除了营收增长,亏损率是在持续得不断得改善的。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叮咚买菜可以实现全面盈利。”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CSO俞乐也提到,“我们认为,Q3对比疫情前的Q1话,Non GAAP的net loss会有大于3个百分点的优化,后续Q4呢会在Q3的基础上继续优化。”
这也都表明Q3叮咚买菜大概率还会亏损,疫情结束,对叮咚买菜真正的考验也才刚开始。
写在结尾
只有质量好的商品、完善的供应链才是生鲜电商的核心壁垒。供应链的投入并非一朝一夕,这也意味着,生鲜电商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发展的赛道。高昂的商品成本和履约费用也表明,生鲜电商的利润本就微薄。但在多个玩家入场后,内卷开始,采用互联网烧钱补贴的打法抢占市场。这也导致大部分生鲜电商持续亏损,高度依赖资本输血。
在随着资本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还有整个电商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热钱退出,自身缺乏造血能力的企业,很快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退市的每日优鲜,呆萝卜被曝欠款,易果生鲜、鲜来多等多个生鲜赛道玩家也陆续覆灭,整个生鲜电商赛道九死一生。
盈利始终是生鲜电商的难题,叮咚买菜也不得不撤城裁员。首次盈利,依然受益于疫情和银行借款的输血。前置仓的模式尚未跑通,叮咚买菜存在幸存者偏差,Q3才是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