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做不下去了「做电商亏死了」

互联网 2023-03-17 17:12:41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电商做不下去了「做电商亏死了」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电商做不下去了「做电商亏死了」,希望能帮助到您。

1

商家的苦

昨天,有卖家朋友发现,淘宝开始在后台订单页用着重红字显示收件城市确诊人数,提示卖家可能影响派送。

他拍了一个小视频,拉了一下已售订单,几乎全被标红,这些收件地址全国各地都有。其中某新一线城市显示有2个确诊,同样被系统提示可能影响派送。

(有些商家已经看不到这些疫情提醒了,可能淘宝后台已经取消显示了)

有另一个商家给我们截图了24日的发货情况,订单量寥寥无几也就算了了,能发出去的,只有一单!其他都是因为疫情未能发货。

细想其实有点荒谬,某些几百万人口的城市,2个确诊,怎么就影响该市所有包裹的派送了?有没有反应过度?

这波疫情让不少商家的订单受到很大影响,订单稀稀拉拉,连一些著名品牌都说,影响三四成的销量:

很多商家,尤其是主播,想在后台直接把不能发货的地区都屏蔽掉,结果发现:第一,不能发货区域是流动状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停发了;第二,一二线城市全没了,只剩下偏远地区能发。

面对发货不及时的情况,有的平台反应还不错,能及时调整晚发货的赔偿政策,但有的平台,竟然也没有停止赔偿政策,有商家抱怨说,消费者花了一分钱抢购的商品,货发过去了,他没能去取,平台竟然要罚商家80块,商家气得脑袋疼。

十天前,我们写的文章《商家哭了,大半个中国不能收发快递》,触动了很多商家的情感,阅读几百万,引爆全网,十天过去了,快递还没恢复,并且不能发货的地区还在增加。很多商家在群里嗷嗷叫,再这么下去,电商生涯就快结束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是想发出一些呐喊而已,做了十几年电商,青春、资本、能力,都耗在电商上了,不干电商干什么?

其实,各地保守的快递政策也在松动。

前两天,大家都在抱怨上海的快递不正常,我们也写了一篇文章《官方回应上海快递收发正常,网友:我们可能在下海》,这不这几天,上海的快递情况似乎正在好转。

很多网友包括身边在上海的朋友,都反映卡住的包裹开始动了,也有商家接到了物流公司上海部分恢复发货的通知。

有做物流快递的读者告诉我们,他们现在每天像闯关一样,不管客户有没有件,自己每天试着往上海深圳这种物流受阻的重点地区发。不可能有谁做生意,是等着官方通知说,“可以发了,你快发吧”,都是用实践说话,用跑的结果说话,可以发了会第一时间通知客户。

所以,有时候可能也需要大家(商家和消费者)一起推动物流快递的正常化,一方面需要舆论声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通过不断的询问、投诉来推动快递的正常化。

某购物页面长长的“不配送地区”名单

2

连锁反应

有一句流行歌词是“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其实,别人的困难,又何尝不是与我们环环相扣。

物流受阻,商家有货发不出去,首先影响的是平台销售。

有第三方数据显示,拼多多这几天销售下滑严重。据刚刚发布的财报,2021年拼多多年成交额(GMV)是24410亿元。这个数字平均到每天是66.88亿。但是这几天,平台销量连续下跌,日GMV已经只有13.15亿了,这是日常均值的不到20%。

当然,电商有淡旺季,3月相对平淡,可能正常也做不到均值,但拼多多是一个注重日销的平台,日常与大促的差距并不像淘宝那么大;再考虑到拼多多是某种程度的刚需,刚需都受到这么大的影响,还有日成交环比下滑15%的趋势,就有点吓人了。

(这种趋势只是某一天的情况,不代表整个月都是如此,在所有平台中,拼多多的销量还是很有韧性的。)

商家的货卖不掉,库存积压,厂家订单不饱和,有的选择缩减人员和规模,两三天开工一次,寄希望于熬到复苏;有的干脆清退不干了,部分地区的部分行业,工厂退出率达到60%。

看到竞争对手倒闭,还在坚持的人,也没有感到高兴或松一口气,甚至有点羡慕人家的“大智慧”。因为真的不知道,自己坚持等待的到底是希望,还是幻想。

业务不景气,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都在缩减人员开支。

就算没有疫情,消费也在萎缩,如今叠加疫情,巨头也不得不裁员了。上周,阿里腾讯裁员双双喜提热搜。

今天,我在某国企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也在裁员,后台职能人员裁员裁员43%,门店一线人员应该也要裁。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会做WEB前端开发的滴滴司机,会做PPT的搬货工。

城市里的灵活就业岗位(滴滴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都不够本地失业人员用了。于是把很多原本想在大城市找机会的人,又挤回了工厂。然而就像上面说过的,工厂现在也用不了这么多人。

这些共同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

疫情居家,物流受阻,消费锐减,商家业务下滑,工厂停工,很多人失业或者收入减少,大家进一步缩减消费……

3

未来会怎样?

现在情况好像回到了两年前,但又比两年前更严峻。

一方面是客观上的。

全国多点开花,奥密克戎的传播又更隐蔽,防控压力比两年前更大,市场暂停的情况比2020年更深度。

下面中金宏观的全国百度迁徙规模指数显示,2020年全国迁徙指数在十几天内就止跌回升了。但2022年,全国迁徙指数已经持续下滑了40天,也没有回升的迹象,照目前的疫情,依然无法预测转折点。

图源:中金宏观

另一方面是心态上的。

两年前,大家对市场的变化更加敏锐,就像从冷水里突然跳进热锅的青蛙,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跳出来。当时餐饮行业、零售行业,陆续有人站出来讲述遇到的问题,分享解决的思路,还有很多人相信,疫情后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但是现在,大家就像在温水里慢慢被煮熟的青蛙,物流受阻,业绩下滑,收缩裁员,乃至最终选择破产倒闭,都很少听到有人发出声音。可能是因为就算发声,读者对这种故事已经麻木了。像上次“卖了4套房,负债一个亿”的那种刷屏故事,坊间传闻,从策划到后面的直播卖课,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割韭菜”方案了。

这两天,又看到一个商家分享了自己的自救经验,跟我们前几天写的文章《那个创业12年卖了四套房的创业者,忽略了什么?》有相似的见解,也希望大家能够想尽各种办法自救:

最后,还是想说,疫情已经永远永远都不会以被消灭的姿态结束了,因为日本和英国都已经放开了,国外的焦点都在俄乌战争上,应对疫情,已经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面对的首要问题了,其他国家的放开只是时间问题,对我们动态清零的国家来说,无论如何严防死守,总有百密一疏,在放开之前,疫情将呈现反复的态势,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能傻傻等待恢复到没有疫情前的状况,当我们树立了长期思维,面对当前一个月的短期困难,相信大家会做出更聪明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