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大业看湖南」临湘浮标小镇:放浮标“长线” 钓产业“大鱼”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小镇大业看湖南」临湘浮标小镇:放浮标“长线” 钓产业“大鱼”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小镇大业看湖南」临湘浮标小镇:放浮标“长线” 钓产业“大鱼”,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源:华声在线
临湘浮标产业吸引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组织竞钓培训、举办钓鱼大赛,浮标产业不断向上下游延伸
华声在线10月28日讯(记者 卢小伟)钓鱼是很多人的休闲爱好,小小的浮标不仅可以带来乐趣,还能形成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有“湘北门户”之称的岳阳临湘市,围绕小浮标做“大文章”,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浮标小镇。
一个湘北小城如何开辟浮标大市场?10月28日下午,“这里不一样—湖南特色工业小镇网络名人行”活动来到临湘一探究竟。
有历史、能吃苦、肯钻研,浮标“青睐”临湘
走进位于临湘市南郊的云湖新区,远远就能看到产业园区内建筑物上竖立的“浮标”“ 钓具”等字样。来到湖南省池海浮标钓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池海浮标)展厅,琳琅满目的浮标产品,整齐摆放在环墙而立的橱窗中,展示着这家企业的成就和实力。
“这是软性纳米材料,车轮子都压不坏”“这是智能浮标”“这个系列一年能卖20万支”……说起自家生产的浮标,池海浮标副总经理李立明如数家珍。从1995年成立至今,池海浮标已发展成为国内生产浮标的龙头企业,业务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
浮标产业“青睐”临湘,历史和地域是两大因素。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黄盖屯兵临湘操练水军,练兵之余以垂钓为乐,发现芦苇杆可做成钓鱼工具。清光绪年间,临湘人刘璈出任台湾兵备道,将浮标工艺带上宝岛。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刘氏后裔和客商汪东城等人返回祖地投资办厂,从此,小小浮标在临湘扎下了根。洞庭湖广阔的芦苇荡,也为生产浮标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从单点开花到蔚然成风,临湘人“能吃苦”“肯创新”是另外一大法宝。
海池浮标由李立明和哥哥从几百元起家发展而成,兄弟俩不仅能吃苦,还肯钻研。“黄金眼”系列“彩金版”浮标,黄金、红金、紫金等闪闪发光的色彩,就得益于公司在国内首创的高新纳米喷涂技术。2017年,海池浮标又率先推出了智能浮标,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手环,一旦有鱼情,手机、手环就会发出声音、灯光、震动,提醒钓鱼人,“玩着玩着,就把鱼钓了。”
历史、地域、人为三大因素“加持”,让临湘市如今聚集了浮标生产企业785家,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年产浮标一亿多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并远销20多个国家及地区。
拉伸钓具产业链,“一镇三区”融合产城发展
夕阳西下,位于临湘国际垂钓中心(以下简称垂钓中心)的钓池,泛起粼粼金光。天色渐晚,钓友们纷纷收起装备,结束一天的钓鱼活动。
采访当天,垂钓中心正在开展钓鱼培训,来自黑龙江、北京、甘肃、湖北等地的60多位钓友,在湖南惠临刘志强钓友培训学校的组织下,培训竞钓知识、技法。“哪一种鱼情,需要哪一种饵料、哪一种钓法,都有讲究,要进行专业培训。”一位湖北荆州的钓友说。
刘志强是长沙宁乡人,从孩童时期钓鱼至今,把爱好变成专业,成为国家特级竞钓大师,先后在国内多家钓具企业担任竞钓教练。几年前与临湘市“一拍即合”,回家乡办起了钓鱼培训学校。
不仅生产浮标,还开展竞钓培训、举办竞钓大赛,这是临湘市发展浮标产业的思路——拉伸链条,以“一镇三区”融合产城发展,继续做大产业文章。
“一镇三区”规划总面积3.5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将三湾生产区、钓具商贸区和垂钓游乐区整体布局、连片开发。
其中,三湾生产区布局1000亩钓具产业园,规划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钓具企业正陆续入驻。除了浮标生产企业外,还聚集了电子标塑接、鱼饵、钓竿、钓具配件、钓具包装、碳棒等企业。
钓具商贸区依托白云湖规划用地450亩,建设16万平米集会展、电商、钓具博物馆和鱼类科普馆于一体的会展中心,和浮标研发、检测、论坛、游乐服务平台。垂钓游乐区主要功能是竞技垂钓训练比赛和亲子游小猫钓鱼乐园,常年承办国家级垂钓竞赛活动。
临湘国际垂钓中心就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垂钓中心已举办了全国垂钓俱乐部挑战赛等国家级赛事15场,连续2年举办了“5·18快乐垂钓天猫节”,扩大了浮标小镇的地域影响度和产业知名度。
以浮标产业闻名的临湘,正放出“长线”钓产业“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