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鞋匠鞋业「淘宝村兴起的原因」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淘鞋匠鞋业「淘宝村兴起的原因」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淘鞋匠鞋业「淘宝村兴起的原因」,希望能帮助到您。
坐标:福建省晋江陈埭镇
产业优势:鞋企加工重镇
经验:依靠当地鞋类货源优势,发展线上销售,解决企业产品销量问题,并培育了部分互联网品牌。
在去年底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阿里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并揭晓了2015年度中国淘宝村、淘宝镇。其中,晋江陈埭镇以16个淘宝村的数量成为福建省拥有淘宝村最多的镇街,位居全国淘宝镇第三位。然而,就在三年前,陈埭镇这16个淘宝村还没有形成触网意识,16个淘宝村的主导经济产业——鞋类制造产业也并未向电子商务方向上发力转变。
那么,是什么契机和缘由,让陈埭镇短短三年时间就打造出了16个淘宝村,并让淘宝村内半数以上的鞋类企业依托电子商务成功转型呢?
陈埭镇有3500多家鞋企、近万家鞋类配套工厂,95%以上的经济来源于当地制鞋产业
“内外”受阻下的加工制造业求生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安踏、特步、贵人鸟、德尔惠、鸿星尔克、361……这些耳熟能详的知名运动鞋品牌都是由福建晋江一个人口不足7万的小镇——陈埭镇内的鞋企所一手打造。
如果说,晋江是中国的鞋都,那么,这座位于晋江东北一隅的回民小镇就是鞋都的大本营。这个拥有3500多家鞋企、近万家鞋类配套工厂的晋江经济重镇,95%以上的经济来源于当地的制鞋产业。
然而,近些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步转移到线上市场消费,也由于外贸市场大环境的转变和以美元为主的外币贬值,曾经在内贸和外贸两个市场通吃的陈埭鞋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力冲击。
“从2012年起,这些鞋企就已经面临很大危机了。”陈埭镇政府企业办主任吴华东介绍,近几年,随着陈埭镇内鞋店房租、转让费、人员薪水等资金的不断上涨,鞋企传统营销模式的销售额不断下降,镇上一些中小型品牌企业甚至已经开不起专卖店了。
吴华东表示,陈埭是鞋企大本营,镇内的企业几乎都围绕着鞋材、包装、印刷、复合材料、海绵、化工等鞋产业链进行,整个鞋行业产业占了陈埭经济的95%以上。在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政府有责任引导并推动鞋企向网上销售渠道发展。
2013年4月,由陈埭镇政府牵头,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参与投资打造的中国鞋都电商创业园在当地发起成立。在电商创业园成立之初,就吸引了近400家中小鞋企入驻。发展至今,已引导中小鞋企从事电商产业发展1000多家,带动周边3000多家小微网商聚集创业,以及5000多名从业人员就业。
在园区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鞋都电商创业园还发挥了辐射作用,推动陈埭镇下辖16个村的电商产业发展,形成了更具规模的产业聚集效应,并使这16个村荣膺了“淘宝村”的称号。
依托鞋都电商创业园,陈埭鞋企品牌发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开拓企业销售活路
在创业园成立之初,首先做的就是转变传统鞋企经营者的老旧经销思路。“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分布在各个村中,在创业园成立之前,很少有主动触网的意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了解电商,让他们对线上销售感兴趣了,才能带动所在村子电商产业的发展,继而形成淘宝村。”
鞋都电商创业园常务副总经理陈垂峰介绍,作为晋江乃至福建的首个电子商务中心,鞋都电商创业园不仅为园区企业配套集采购、仓储、配送、客服、招聘、培训、融资为一体的七大模块,实现网上交易与线下业务之间的融合,促进企业上线。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注册、财务等多种服务。并与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品牌联营、款式联合推广等方式,助推产品销售。不仅在线上成立了“中国鞋都馆”的特色专区,还在线下推出了精品展示中心。
此外,在经营策略,以及对电商的理解上,园区也对企业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刚开始很多企业还只是把线上作为清理库存的一种手段,因而要转变这种思路,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商所带来的意义。”陈垂峰表示,为此园区专门设立了电商培训课程,改变传统企业的运营思路,并通过风格细分,精准触达用户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电商发展的进程,且很多企业的运营团队不断扩大,园区原有的场地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也有企业开始搬出,或是将运营团队迁至陈埭镇附近的乡村。由此,也带动了周边的淘宝村发展。
“以高坑、仙石这两个村为例,原本村里的鞋企是全镇发展较慢的。却是最早入驻鞋都电商创业园的,因此在电商进程中远超其他乡村,于2014年,率先被被评为淘宝村。”陈垂峰介绍。
依托村内传统鞋企触网转型的成功,高坑村成为陈埭首批三个淘宝村之一。
产业园助推下的中小企业成长
位于陈埭高坑村的跃豹鞋业有限公司就是传统鞋企触网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公司总经理张进雄介绍,和陈埭其他村子相比,高坑村的地理位置并不占很大优势。村民世代以种田为主要营生,在十多年前其他村子村民纷纷依靠制鞋、办鞋厂发家致富后,高坑村的经济走到了整个陈埭的后列。
“2012年后,高坑村鞋企由于大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倒闭了很多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意识到,如果再不寻求改变,等着我们的只有倒闭和死亡。”
跃豹鞋业成立于2002年,公司主要以生产销售百元左右的男女式运动、休闲鞋为主。前期以内销为主,直到2008年转向外贸,销往澳洲、南美等地。
“头几年的生意还挺好做,公司的年营业额能达到1000多万。可是2012年后,由于外币贬值,海外业务也越来越不好做,很长时间内都处于亏损状态。”就在此时,他发现内销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身边同行纷纷转向线上市场,这着实让不懂线上销售的他傻了眼。
2013年底,张进雄偶然在报纸上看到鞋都电商创业园正在招收鞋企入驻的信息。早就想学习线上销售技巧的他很快报了名。此后,鞋都电商创业园在第一年免费租给了他一间60平方米的办公室,并代他组建了一支4人规模的电商运营团队。“像客服、仓储、打包等线上业务所必须的人员,都是园区伙伴们向我推荐的。”
除了将公司的流水生产线继续保留在高坑村之外,张进雄几乎把整个公司都搬到了园区内。在刚接触电商的时候,他经常思考,为什么自己的产品就跟不上市场需求?陈埭鞋企近几年又为何纷纷倒闭,不复往日辉煌?
他开始学习电商培训课程,逐步摸索了一套线上销售的理论,并关注国际流行趋势。同时为适应线上运营周期,缩短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并针对线上的年轻消费者设计产品。
如今,公司的业务已经基本转移到线上,拥有3家天猫店、8家淘宝店,年营业额比从事外贸巅峰时期的1000多万翻了一番。此外,还培育了针对年轻群体的自有品牌卓迹,产品客单价在100元左右。
去年,随着电商运营团队的发展扩大,原有园区的办公面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其将运营团队和仓库又重新搬回了高坑村。但张进熊和电商园的联系仍不曾中断。“我还是会经常回园区听课、参加企业间的电商沙龙。”
通过在园区的学习,和张进雄一样的鞋企经营者也越来越多的涉足电商产业领域。电商的兴起为当地传统企业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除了个体网商和服务商支撑起来的庞大服务队伍,目前高坑村80%以上的实体企业涉及电商销售。高坑村也在2014年成为了陈埭首批三个淘宝村的其中之一。
陈埭溪边村的中小型配套企业与个人网商联合,促使溪边成为了新一批淘宝村
自营品牌持续企业长久经营
除高坑村外,溪边村是另一个在陈埭颇具代表的淘宝村。其电商产业是由本地企业联合外地网商触网形成。来自泉州的蔡清煌就是溪边村外地网商的典型代表。
销售出身的80后小伙蔡清煌2012年从欧莱雅公司辞职,回到老家泉州代理了当地幸福街批发市场的鞋类产品,并在淘宝上开起了一家C店。然而,由于所代理的鞋类产品质量不高,且多为仿造国际大牌的山寨货,淘宝店没能长久地经营下去。
2013年初,在好友的介绍下,蔡清煌来到了鞋都电商创业园,与园区达成了合作意向,注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晋江支南商贸有限公司。并就近从园区内的鞋企拿货,在天猫店上主营男士休闲鞋、板鞋、运动鞋、户外鞋等鞋类。
初期,在园区政策扶持,及货源支持下,网店的销售规模还不错,但随后,其烦恼也接踵而至。“园区内一些较具规模的鞋企和我们这类小网商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分销他们的产品必须2400双起步。可是,这对于刚起步的店铺来说,不得不考虑库存的问题。”蔡清煌说。
在货源上,他也有自己的尴尬,虽然当地有很多大规模的鞋企,但这些产品大多以传统中老年为主,并不符合线上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而园区周边虽有一些做细分的小企业,但遇到双11、双12等需要大批量订单的时候,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就会略显不足。
2014年,在走访了一些周边市场,以及和业内人士交流后,蔡清煌着手整合这些资源,联合了陈埭溪边村多家中小型配套企业,建成一条符合自身需求的生产线,并自营品牌。一年后,公司业绩就有显著提升,去年6月,迫于场地需求,其将团队主力人员和仓库搬回了溪边村。将原本从事园区内鞋企线上分销业务的团队留在了创业园,并将公司全部业务的发货需求与园区内的快递公司合作,以降低物流成本。
如今,蔡清煌在线上已开设了3家天猫店、1家速卖通、2家淘宝C店,及其他线上平台,并且逐步涉猎线下市场。此外,在发力自品牌后,不仅使自己的线上市场呈现了更为强劲的爆发力,还带动了溪边村传统中小配套鞋类生产企业的电商化转型,为溪边村被评为“淘宝村”贡献了极大力量。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化的进程使得陈埭镇当地的传统鞋企得到了转型,并借助线上渠道培养自有品牌,让企业的生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