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互联网大厂出来创业的人 现在怎么样了 「互联网小厂跳槽大厂」

互联网 2023-03-27 21:43:3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那些从互联网大厂出来创业的人 现在怎么样了 「互联网小厂跳槽大厂」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那些从互联网大厂出来创业的人 现在怎么样了 「互联网小厂跳槽大厂」,希望能帮助到您。

CFIC导读

这几年,不少互联网打工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出大厂,或停步反思,或转型创业,或继续打工,另谋生路。这些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半年瘦了30多斤!这是谢华晒出的“成绩单”。

一年前,谢华还在某互联网大厂忙到飞起,从大厂离职后,他的生活状态完全变了一个样:自由支配时间,白天悠闲地见见客户,晚上做做案头工作,不仅一日三餐饮食规律,还有了健身的时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这几年,和谢华一样,不少互联网打工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出大厂,或停步反思,或转型创业,或继续打工,另谋生路。这些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从品牌大拿到餐馆老板

1991年出生的谢华,创业前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互联网大厂,他从2018年干到2021年,去年8月就萌生离开公司创业的想法,不过最终还是等到10月拿到期权后才出来。

虽然之前一直在大厂上班,但有心人谢华早在2019年就看到消费升级的机会,在那时投资了一家主打牛肉面的餐馆,直到2021年,牛肉面成了餐厅爆款,他认为餐饮的模型跑通了,便放心出来专门做这件事。

“当时我从公司出来,也见过一些猎头,权衡一番后,觉得打工永远都是打工,还是做老板自由一些。”谢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他向记者回忆起在互联网大厂的工作状态,每天从上午11点到晚上9点多,被安排了各种会议,晚上9、10点,等到一天的会开完了,再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如此往复。

离开公司前,他主要负责大部分产品的品牌策略和创意合作,并管理团队十几位员工,运营的项目一个接一个,永远有新的需求连着需求,没有空档,而且与外部广告公司、片场等有着大量合作,还经常出差,在公司内部还要向上汇报,几乎连轴转。

“没有人会享受那种状态的。”谢华说,在公司时,CEO有什么事情布置下来,20多个人立即围上前去执行,第三天就要汇报,永远处于高压之下。

“出来创业当然也有压力,但由于先想好了方向,压力的消化周期会更长,如何分配好精力和时间,这不是被动的,自己可以去调节好节奏。”谢华说,如今,他的时间分配自由又有序,比如专门拿出一个月白天拜访客户,和投资人聊天,了解一些市场上的新项目,晚上处理案头工作,中间也会穿插一些必要的会议。

谈及为何从互联网公司出来选择餐饮创业,谢华说这跟他的个人志趣有关,他一直对怎么做餐饮这件事颇有研究。他认为,首先实业总是有好的自然流量,而且餐饮最终靠供应链挣钱,只要有规模化的集采优势,就能给到加盟商更好的成本控制,也就更挣钱。

投资餐厅时,谢华把这个项目放在了上海,就是因为他看到在上海餐饮做成了,供应链能辐射到周边十几个城市,最终就能做80家左右店面规模,而这在其他一些大城市就很难做到。

如今,谢华的牛肉面店已开了4家,虽然受疫情影响,进驻一些商场的计划延后了几个月,但没有影响他接下来的开店目标:今年年底开到10家。

有意思的是,今年上海疫情刚暴发时,谢华也跟着心慌了半个月,担心房租、人工等成本压力,不过他也没闲着,赶紧带着自己老本行的优势,入股了一家北京排名前几的广告公司,“我可不希望自己闲着,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他说。

谈及最困难的时候是否会选择回到大厂上班,谢华直言,再也不回归了,因为他琢磨透了打工和创业的底层逻辑差异:大厂需要的是螺丝钉人才,创业之后就是全面复合型人才,信息面更广,每天见到的都是各种牛人。

“虽然在大厂一个人的专业能力也很重要,但真正出来创业后,综合创造性、认知等各方面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才发现在大厂沉淀的社会资源还是很小的,而且在大厂的薪水也是有天花板的。”他说。

从大厂总监到互联网白酒创业者

2000年,学新闻的刘飞一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就来到北京当“北漂”,在金山、阿里巴巴和小米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一干就是18年,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从没想过他会出来创业。

“很多人一毕业就想找个安稳的工作,而我这18年遇到的都是好的公司、好的老板、好的同事,别人都羡慕不来。”7月初的一个下午,身在成都的刘飞跟《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道。

然而,伴随2018年初公司的一些变动,他的想法突然变了:“我是一个喜欢奔跑、喜欢‘打仗’的人,这会让我感觉自己还很年轻,突然让我慢下来,我感觉天都失去了光彩。”

刘飞说,他从2011年就入职小米,伴随小米从初创公司奋斗到成为一家大公司,自己也做到总监职位,此前他在阿里巴巴公关部也待了六七年,然而,公司突然大了,让他有了好多不适应的地方,让他这个年近40、从没想过创业的人也萌生了自己出来单干的想法,在互联网行业待了近20年,他想给自己的人生换一个赛道。

出来做什么呢?刘飞说,那时出现了新消费的热潮,就是所有产品都可以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一遍,做什么产品好呢?刘飞毫不犹豫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单品——酒。

“当然要选自己喜欢的创业,不喜欢的品类无法坚持下去。”关于创业地,刘飞则选择了老婆的老家——成都,四川、贵州等地知名酒厂也多。

创业当然艰苦。刘飞犹记得自己最早到四川深山里各个酒厂跋涉询问合作事宜。“我们是一个刚开始的不知名品牌,而酒产业是上万亿的赛道,我们去找他们合作,没人跟我们聊。”聊起最初的创业艰辛,刘飞说,他们的设计师为了做好产品的海报设计,到合作方那里去蹲一个通宵;为了跟着调酒,夏天凌晨两三点跟着酒厂工人下酒窖。

“这些路都是实实在在走过来的,可跟在互联网公司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不一样。”他说。

刘飞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通过创业,他才体会到雷老板(小米创始人雷军)做出一家好公司有多难,他也跟着完全体验了一遍,除了拿到社会上的资源,还得考虑怎么能把产品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还得让用户长期不断地买,越买越多。

他认为,自己在互联网行业多年带来的一大优势,就是快,用互联网速度进行产品研发、渠道建设等工作,效率快多了,传统酒业需要干一星期的事,一天就能完成。

与此同时,刘飞还看好用数字化的手段去改进白酒的生产过程。他认为,之前的生产流程比较原始,如今通过数字化改进后,在电脑端和手机APP就能同步看到生产过程,以及科学的酿造过程等。“我们是按照全链条化来做,正在建设流程线,建成后,从粮食运来开始,全程无需人工参与。”

刘飞的状态又年轻了,40多的他仿佛回到自己20多岁“北漂”时的状态,天天想着在这个行业如何生存、发展,不同的是,这次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群人重新出发。

虽然创业四年遇到三年疫情,他的公司也经历多次调整和改进,但活得还不错,从最初通过主流电商等互联网渠道卖产品,到通过公司的私域流量以及线下获得客户,刘飞的渠道越来越多了。

今年,他仍充满希望,准备大力进军线下,在全国范围内满足更多的线下消费场景。“疫情这两年对人的消费欲望是有阻隔的,但消费是人天然的追求,无法阻挡,我相信今年年底到明年,这个热度就会恢复,做新消费的人要把握这个机会。”他说。

创业失败再回大厂,身价猛增

马明明1992年出生,2015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寻得一家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的职位,虽然短短一年时间就获得两次晋升,做到高级产品经理,但他还是认为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太过枯燥。

虽然公司业务繁多,作为产品经理的他天天守在同一个页面,关注页面上设计一个框,到底放左边好还是右边好,到底需要多大合适等,加之马明明心中蠢蠢欲动的创业之心,他在第二年就选择辞职,回到家乡创业。

那时大家都在提新零售——把所有商品都通过线上渠道销售,马明明的老家宁夏正好盛产枸杞,而且他和合伙人刚好认识一位在当地做枸杞生意做得不错的老板,愿意给他们投资上百万,让他们去做自家生产的枸杞电商渠道,马明明和合伙人就此开始了农业电商的创业历程。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刚回去创业时,他也非常紧张,以前在公司,最大的好处是只要干了工作就会达到目标,现在创业可不是这样,充满不确定,因此在创业之初,他常常处于崩溃边缘。

马明明说,从北京回到宁夏,很多行业在专业性上都要落后许多,比如为了给产品设计一个6面的包装盒,他们找当地设计师前前后后花了1个多月时间,“因为从大公司出来,去毫无经验的地方做这些事,还是有点落差。”

后来他的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有了稳定流水,但因为投资人在其他方面投资失败,他的创业项目也受到影响。虽然感到遗憾,但这段经历对马明明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和谢华一样,他也深刻认识到,在互联网大厂时,公司是把员工训练成专业的业务大拿、技术大拿等螺丝钉,但创业不是,创业是无条件、全方位地吸收知识,让自己快速成长的经历。

“很多人把创业的结果当成目标,其实很难的。我做的很多事情,我总是当成人生的经历,其实最应该投资的是你自己,成长到一定的状态,再遇到好的机遇,一定会成功。”马明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转眼到2018年,看着自己的创业项目起色不大,马明明还是决定回到北京找公司上班。他当时积累的工作经历是:大厂前产品经理、失败创业者,因此面试过不少公司,都因薪水太低,未能如愿。“找工作那一个月,人都是抑郁的。”他说,好在后来终于找到了现在这家互联网公司。

进入新公司后,此前创业积累的眼界、格局等因素,很快帮助马明明在这家新公司站住了脚跟,并且短时间内完成三次晋升。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刚到新公司时的领导是一位从大厂过来的副总裁,非常敬业,也喜欢经常询问下属对事情的看法。

“他经常半夜两点或清晨六点给我们打电话讨论工作,换作别的同事,肯定很烦,我却特别享受。”马明明说,“有一次他询问我产品相比竞品如何,我站在公司创始人如何去跟投资者讲的角度,给他发去一大段话,还做了PPT,领导看后非常兴奋,把我直接叫到酒店,继续讨论,随后不久他转去做投资人,我的职位也得到晋升。”

如今,马明明的薪酬是6年前离开互联网公司时的7~8倍,并且管理着一个18人的团队。他说,正是由于创业当老板时全方位考虑事情的视角和格局,让他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本文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敖祥菲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商,做您的决策参谋、投资顾问、理财助手。

因为敬业,所以专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