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科技股份「绿力胶囊的副作用」

互联网 2023-03-28 19:27:1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绿联科技股份「绿力胶囊的副作用」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绿联科技股份「绿力胶囊的副作用」,希望能帮助到您。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出品

企业动态

晶品特装科创板过会

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48次审议会议于6月13日召开,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今年过会的第189家企业。

博菲电气首发过会

证监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2022年第69次发审委会议于6月16日召开,审核结果显示,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荣旗科技创业板过会

6月17日,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34次审议会议召开,审议结果显示,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

苏州盛科通信科创板过会

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51次工作会议于6月21日召开,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过会。盛科通信为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以太网交换芯片及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企业舆情

绿联科技

绿联科技冲刺IPO:摆脱了代工,又“沦”为电商“打工仔”

近日,主要从事3C消费电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联科技)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根据绿联科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绿联科技的营收增长率和净利增长率均出现下滑,2019年至2021年底,其营收额分别为20.45亿元、27.38亿元和34.46亿元,期间增长率为33.85%、25.88%,增长率下滑;而报告期间内,绿联科技的净利润增长率则是34.60%、-0.37%,呈负增长。

此外,绿联科技每年需向各个电商平台支付高昂的平台服务费及推广费。2019年至2021年,绿联科技向电商平台等渠道支付的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分别为2.7亿元、3.72亿元和4.41亿元,而同期内,其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3.06亿元和3.05亿元。这意味着,绿联科技每年支付给平台渠道的钱比公司净利润要高。对此,绿联科技也在招股书中提示了风险,“若线上电商平台收取的平台服务费等费用标准发生大幅上涨,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报告期内,绿联科技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06亿元、5.43亿元和7.2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3.86%、33.67%,绿联科技期间营收增长率为33.85%、25.88%,存货的增长率高于营收增长率。存货攀升、净利润下滑,绿联科技的压力虽大,但绿联科技的分红却是不少,在此次IPO前,报告期内绿联科技共做6次分红,合计3.4亿元,而其中最大获益者无疑是第一大股东张清森和第二大股东陈俊灵,不仅如此,张清森、陈俊灵曾分别将手中的3.7%和1.85%的股份分别以2亿元和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高瓴锡恒,合计套现3亿元。

绿联科技产品还严重依赖于外协,近三年的外协生产占比分别为75.33%、78.92%和78.28%,对于供应商的依赖度也在持续增加。(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美丽田园

医疗纠纷频发、IPO前突击分红1.2亿 赴港IPO的美丽田园“美丽”吗?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美丽田园”) 近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力争“美容院第一股”。美丽田园招股书显示,2021 年,美丽田园收入17.807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2.083亿元。但在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却被曝出其旗下多家公司,医疗纠纷频发,多次被行政处罚;此外,其IPO前突击分红1.2亿元的举动也引发质疑。

根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美丽田园分别向股东派息7710万元、7280万元和867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2月,在赴港IPO前,公司向现任股东派息1.2亿元,有分析称,企业上市后由于锁定期等问题,老股东不能马上卖股票变现,IPO前分红是补充老股东资产流动性的一种手段;此外还有老股东不愿与新股东分享滚存利润等原因。对于企业而言,IPO前分红的现象并不罕见,但有企业通过分红代付薪酬涉嫌违规。另有业内人士表示,过度“大手笔”分红可能对企业经营状况造成影响。

此外,美丽田园177家直营店及160家加盟店覆盖全国,近年来还多次发生医疗纠纷。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来,美丽田园合计退款及赔偿金额高达5130万元。

此外,其旗下子公司也多次遭到行政处罚。曾因“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 “经营、使用未依法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违法事实被罚款数十万元并处以警告处分。(贝多财经)

力品药业

力品药业IPO:核心技术收入贡献寥寥,三年累亏逾七千万

力品药业(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品药业”) 近日在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并获得受理。

虽然有红杉系等资本加持,但也难掩力品药业商业化进程较慢、持续亏损的问题。财务方面,2019年-2021年,力品药业的营收分别为2417.87万元、5679.30万元和5112.5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038.61万元、-611.82万元和-5653.58万元。(中华网财经)

报告期内,力品药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报告期各期末均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截至2021年12月末,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8150.53万元。力品药业在招股书中称,未来一段时间内,其仍需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并可能继续亏损。

按收入结构来看,力品药业在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非核心技术相关收入贡献。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非核心技术相关收入分别为1388.25万元、1,283.96万元和3,122.76万元,占比分别为88.82%、86.31%和77.96%。

除了核心业务难以带来收入,力品药业的主要产品大多还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唯一上市产品“注射用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已于2021年12月列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但发现,目前中国已获批上市的同类产品共4种,其中Bracco公司生产的声诺维2019年、2020年均占据超过97%的市场份额,由此看来,力品药业想撼动其地位并不容易。(金融界)

主要产品收入甚微、多个药物面临数量庞大的竞争对手,力品药业能否顺利IPO,今后又如何使自家产品突出重围,似乎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