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上海哈嗲:家门口的幸福圈》之二:网红菜场里的修鞋铺

互联网 2023-04-14 16:03:46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听」《上海哈嗲:家门口的幸福圈》之二:网红菜场里的修鞋铺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听」《上海哈嗲:家门口的幸福圈》之二:网红菜场里的修鞋铺,希望能帮助到您。

修鞋、修家电、配钥匙,这些“小修小补”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烟火气”。在静安区镇宁菜市场,新开辟的“便民服务区”将手艺人们集中于此,让百姓的需求在家门口一站式解决。请听报道:

“我叫董永年,我住在武定西路1300号,平时买菜一直是在镇宁菜市场。修雨伞修鞋子,他们都有的,以前想找转了几圈也转不到这种地方,现在不要跑好远的地方了。”

中午,记者走进镇宁菜市场,正碰上居民老董拿着一把修好的雨伞出来。雨伞是上周台风天吹坏的,老董从家步行7分钟,趁着买菜的工夫把伞也修了。在他的推荐下,记者找到了位于二楼的这家镇宁皮具护理店。店主花俊杰正仔细检查一双送来的的芭蕾舞鞋。

“芭蕾鞋鞋头比较硬,容易磨损,那么要求底下的皮底不能用橡胶的材料,因为韧性是有,但是在地板上转不起来。”

眼前几平方米的空间不大,却是他施展手艺的天地。只见他坐回矮板凳,戴上羊皮指套,左手放钉,右手敲锤,再穿针、钩线,一气呵成。花师傅说,自己从江苏来上海30年了,一直在“家门口”服务。他回忆,90年代曾在老卢湾区的弄堂口摆了十年摊位,风吹日晒从未间断。

“复兴中路160弄,现在那片地方已经拆了,变成翠湖天地了。最初可以说是一瓶胶水一根线,一把榔头几根钉,最基本的都能解决了。以前这些石库门房子邻里之间都很热情,相互都认识的,那时候感觉社区里面很热闹。”

那时的老街坊,一双鞋反复修,能穿许多年。随着鞋子的式样、材料越来越丰富,花师傅与时俱进边学边做,后来在陕西南路做外贸鞋,周边商圈的健乐士、Clarks等品牌,也时不时来找他修鞋。今年1月,镇宁菜市场重装亮相,花师傅决定在这里租下一个摊位,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继续服务。

“我就自己印名片发给人家,你有什么需要就打电话给我,电话里我给你解答掉,能够做还是不可以做,有没有性价比?需要那么你过来。自己踏踏实实地做,居民逐步的一个接受到认可到熟悉。”

没有过去的风吹日晒,租金压力也大大减轻,手艺人的“饭碗”在这里端得更稳了。上海东亚食品储运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军介绍:

“考虑到小修小补的利润不是很高,原来这块改造前是做光禽的,租金相对来说比较高,200多个平方在17,000一个月左右。我们也主动让利,一个摊位就收他们1000块, 7个摊位就7000块。”

这样一来,老百姓小修小补的需求可以统一在菜场满足。张勇军说,他们在便民服务区一角,还开辟出一方公益图书角,市民等待修补的间隙,可以在休息区域歇歇脚、看书消遣,也能在楼下的网红咖啡店、点心铺用个下午茶,既是服务,也是引流。

“我有更好的服务,也带动了整体的市场的销售额,以前一般在20万左右,现在基本上是25万30万。可能我今天来修双鞋顺便把菜买回去了,或者买个菜我顺便把鞋修了,两个良性互动,老百姓也得到真正的方便了,这是一个多赢的格局。”

《老百姓的“便利圈”,手艺人的“幸福圈”》

修鞋,曾是极具生活情怀的行当。在老上海弄堂口,一辆三轮车,几个小马扎儿,剪子、锤子、粗线、黏胶,零零散散的工具,鞋匠们手上的老茧,构成了我们儿时的回忆。因为风吹日晒、租金等种种原因,修鞋匠这些传统手艺人越来越少。

如今生活好了,鞋子的式样越来越丰富,一双鞋再也不会反复穿多年,但勤俭节约的习惯并没有丢。配把钥匙、修自行车、换根拉链等小事,依然是市民生活的需求。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小修小补”在这座城市得到呵护。既有镇宁菜市场、新渔菜市场积极引入生活服务项目,也有愚园公共市集邀请原先弄堂里的手艺人入驻,与网红餐饮、艺术设计融合在一幢建筑中。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既是老百姓的“便利圈”,也是手艺人的“幸福圈”。给“小修小补”提供空间,也是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所在。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曹梦雅

编辑:卞晓晓

责任编辑: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