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谁清谁浊,什么季节最分明「泾河和渭河哪个清」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泾渭分明谁清谁浊,什么季节最分明「泾河和渭河哪个清」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泾渭分明谁清谁浊,什么季节最分明「泾河和渭河哪个清」,希望能帮助到您。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泾河,黄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麓,上有两源,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以上,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经彬县、泾阳等,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注入渭河而相汇。
由于两河含沙量不同,形成了清水浊水同流一河,界限分明互不相融的自然奇观,从而产生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泾渭分明”。
“泾渭分明”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但现实中的泾水和渭水究意哪个清澈?哪个浑浊?
在乾隆以前一直是人们争论不断的话题。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对于这句尚难以辨明泾渭清浊的诗句,唐初经学家、孔子第三十一代孙孔颖达作出的注疏是:“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但是并没有一锤定音,在后世依然有争议,众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产生了许多不同观点。
早在孔颖达之前,西晋潘岳在《西征赋》中说:“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
南北朝齐梁时代的沈约在《八咏诗·之七》中说:“别北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
孔颖达之后的唐代诗人杜甫《秋雨叹》中说:“浊泾清渭何当分”,这也许是泾渭分明这个成语较早的雏形。
在这些诗句中,泾浊渭清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在宋代文豪苏东坡笔下,却有了“兖兖河渭浊”的提法,元代诗人曹伯启也有“泾清渭浊源何异”的疑虑。
在明朝冯梦龙的小说中,明确出现了“泾渭分明”这个成语。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始终没有定论。
到了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已经79岁高龄但勤奋好学的乾隆在阅读朱熹的《集注》和苏轼、曹伯启诗句时,看到朱熹和苏轼、曹伯启的结论正好相反,他顿生疑虑和好奇,于是下诏让地方官员勘察泾河与渭河源头,查验明白究竟孰清孰浊。
完成乾隆诏令查巡泾河的官员叫平凉知府胡纪谟,清代潞阳(今北京市通县)人。胡纪谟带领差人溯流探源,来到位于陇山深处老龙潭,这里山势险峻,树木葱茏,老龙潭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他们顺流而下,见证了泾河水流经平凉市大阴山下的崆峒峡时的欢声笑语,又进入平坦开阔的泾河川,之后逶迤向东,在泾川长庆桥进入宁县,又从长武马寨乡汤渠村进入陕西长武境内,之后流经彬县、永寿、礼泉、泾阳、进入今西安市高陵区,在崇皇乡至马家湾乡泾渭堡村东北流入渭河。
胡纪谟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泾河水清澈澄净,即使到了下游,也依然纯净如初。
调查结束以后,胡纪谟完成以《泾水真源记》为题的调查报告,详细描述了泾河渊源去向,以及沿途变化,并且附录了亲手绘制的泾水源流、笄山两张勘察图。
其实,决定一条河流是清是浊的关键,是这条河流所流经地区的植被状况与生态情况。生态的好坏决定了一条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中国每一条河流都会有一定的含沙量,含沙量越高,水质一般越浑浊。
往往一个河流可以自成一个流域体系,每个流域体系植被覆盖率都不相同,流域内如果植被充足,生态环境良好,就能对当地的水土进行更好的保护,不容易受到河流的侵蚀,与此同时,河流的含沙量自然就会小很多。
据大数据监测显示,泾河每年7月至9月为洪汛期,12月至第二年2月为枯水期。泾河含沙量从5月开始逐渐增加,8月达到最高值,9月开始有规律递减,每年输沙量约2.84亿吨。
中上游汛期降雨时,泥沙量增大,就比渭河水显得浑浊。不是汛期的时候,比渭河泥沙量小,泾河水就比渭河水要清澈得多。所以,一场暴雨过后泾河浊浪滔天。数天之后,河水恢复平静又清澈澄静。
“泾渭分明”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出现,如在蒙古色楞格河附近和巴西亚马逊河等,当然最出名的还是中国的泾渭分明。
泾河与渭河谁清谁浊,现在显然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其实在泾渭分明这一现象背后,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两条河流周边的植被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环保问题,以及季节性洪水期等多重因素。
不同时日、不同境况,也会看到不同的奇妙景象,也许这才是最真实的“泾渭分明”吧。
来源:新平凉、凤凰网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