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芯片减产「台积电的芯片都卖给了谁」

互联网 2023-04-20 12:06:52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台湾芯片减产「台积电的芯片都卖给了谁」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台湾芯片减产「台积电的芯片都卖给了谁」,希望能帮助到您。

01、台湾芯片大厂被逼上悬崖:还未发布就大降价!

全球手机芯片市场形成了三强争霸格局,分别是高通、联发科和展讯。高通过去是高端手机芯片的代名词,如今开始争夺中低端市场,并且拿出了低价抢市场的策略。据媒体最新报道,面对高通来势汹汹,联发科被迫对中低端芯片大幅降价,降幅甚至高达三分之一。

对于中国手机厂商和消费者而言,这样的芯片厂商价格大战,无疑是好消息。

据报道,联发科技已经向部分媒体发出邀请函,表示将于8月29日发布曦力P23和P30处理器。

联发科P23/P30月底正式亮相。目前多位大陆手机厂牌客户已开案,累积订单已超过百万,下半年终端产品将陆续亮相。随后他又补充,实际交付已达200万片,预计每月可出货约300万片,视客户订单修正。

据行业消息人士称,之前高通将面向中端手机的骁龙450芯片,单价降低到了10.5美元,这打乱了联发科的定价策略。

Helio P23原先制定的官方报价在15美元左右,但最近调低到了11-12美元,未来甚至可能会不到10美元,以便能够挽留住中国大陆的手机厂商客户。

事实上,从代工源头上联发科就输了一阵。台积电给出的Helio P23晶圆的价格是每块3500多美元,而骁龙450采用三星14nm工艺制造,每块晶圆只有2500美元,因此高通有非常灵活的定价空间。

联发科计划每月出货500-600万颗Helio P23,目前已经拿下魅族、金立、OPPO、vivo等客户的订单。

2016年,联发科收入大涨29.2%,但是毛利率暴跌7.6个百分点,35.6%创下历史新低,而今年头两个季度也分别只有33.5%、35.0%。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联发科将继续面临惨烈的竞争,盈利情况很难改善。

过去,高通、联发科和展讯三家公司,芯片定位比较明晰,比如高通主攻高端,展讯则在低端芯片领域实力强劲,联发科主要占领中端。但是,这种市场的划分已经成为历史,三家公司都在向对方的领域渗透。

高通已经覆盖了高中低端全部芯片产品线,甚至涉足了物联网芯片、无人机芯片,希望通吃市场。联发科之前曾经推出高端芯片,准备抢夺高通份额,但是遭到巨大阻力。

中国内地的展讯公司,也在扩大低端市场的份额,甚至蚕食联发科的一部分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中国手机厂商和高通之间的关系并不理想,在专利授权协议方面进展不顺利。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对于高通开出10亿美元的巨额反垄断罚单,高通也大幅降低了国产手机的专利费水平,随后高通几乎和所有的中国手机厂商都签署了专利授权协议,高通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02、展讯又一次突破!成全球第三家研发自主架构CPU的芯片大厂

除了高通、苹果外,展讯将成为全球第三家真正利用 ARM 源代码开发 CPU 的芯片厂商。“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历史上真正掌握自己的 CPU!”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展讯通信董事长兼CEO、锐迪科微电子董事长李力游博士激动的讲道。

2015年作为国家01专项,展讯开始利用 ARM 的源代码研发自主架构的 CPU。在今天2017展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之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中,李力游向集微网等媒体透露道,这款基于展讯自主架构的 CPU 即将于年底量产,创新的利用 PC 的超线程技术,首次应用在智能手机平台上。“这款四核的 CPU将实现同等ARM 架构六核产品的性能及表现力!”

据悉,展讯自主架构的CPU 实现 ARM 架构和软件的全兼容,完全 pin to pin 的替换。真正掌握了自主架构,未来展讯可以在优化功耗、提升产品性能方面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作为“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在此次会议上也分享了对展讯的三点看法:

第一,展讯是一个创新能力极强的企业。十几年来一直关注它的成长,无论从早期的TD-SCDMA芯片还是今天的LTE芯片,无论是全球第一颗40纳米芯片还是今天的14纳米芯片,展讯一直走在创新的前列。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是展讯之所以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展讯的创新一直围绕着市场、围绕着客户在开展。虽然创新是一个很时髦的词,但还是会听到不少有关创新的说法,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创新是围绕政府资金、政府资源逐一开展的。展讯的每一个创新都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围绕清晰的客户和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展讯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成为一家移动智能终端芯片的国际前三位企业的根本原因。

第三,差异化是展讯持续创新的重要特色。SC9853I 和 SC9850 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充分考虑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拥有很高的性价比。魏教授特别强调,展讯没有只延续世界上竞争对手所采取的技术路线,而选择与英特尔合作,通过英特尔架构来开创差异化的产品前景。这不仅实现了非常高的产品性能,也给客户提供了差异化的选择,为客户在终端产品的开发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展锐的未来,魏少军博士评价道,这是一家大有可为、前景可期的企业。尽管市场仍然对展讯和锐迪科的合并有些疑问,可能大家对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在合并的过程中出现困难、甚至出现问题都是非常正常的。资本层面的困难总是能克服的,此外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靠技术、产品、服务,尤其是资本要对技术产品服务、技术产品为市场服务。他进一步分析到,从“核高基”重大专项中我们下决心给展讯一些支持,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疑惑,展锐已经交出一份很好的答卷。相信在资本、技术双轮的驱动下,展锐前景一片光明。

一直以来,国家大基金对紫光集团的发展给予了许多支持,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两次与展讯、紫光签订了合作协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在会上透露,国家大基金和紫光一如既往的和展讯和紫光站在一起,给展讯给紫光更多的支持。

03、高通:下代芯片支持人脸识别,iPhone 8面部识别不算啥!

业界普遍认为,除了OLED全面屏外,今年的苹果iPhone8还将带来无线充电合面部识别功能,而且面部识别将取代 Touch ID,成为iPhone8的主要卖点。那么,在虹膜识别、屏幕指纹识别技术上领先的Android手机,何时才能用上面部识别功能呢?

现在,高通给出答案——2018年。

近日,高通指出,苹果人脸识别系统针对Android手机的技术优势将是暂时的,同时承诺高通新一代芯片将提供与iPhone 8相当、甚至更强大的功能,比如完成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高通:下代芯片支持人脸识别 比iPhone更强

而且,新一代高通芯片能利用红外光测量深度,绘制用于人脸识别、物体三维重构和制作地图的高分辨率深度地图。红外光将由相机模块处理,从而提供红外3D感知技术。

事实上,早在2015年,高通就已经首次在骁龙820芯片中提供深度感知能力,而2016款旗舰芯片骁龙835还对深度感知技术进行了改进,并被应用在三星GalaxyS8、HTC U11和一加5等手机中;更早版本的高通深度感知技术还被应用在支持谷歌Tango增强现实技术的智能手机中。

可见,随着高通芯片对面部识别功能的支持,2018年开始将有一大波人脸识别手机面世。

04、创维、三星、海信等三大电视厂被这一家公司告了!

这是国内电视行业首例围绕标准必要专利的诉讼纠纷,此次诉讼对于未来国内专利的收费执行和费率标准将会有讨论和示范意义,亦有可能影响到相关政府部门对行业政策的制定思路

近日,创维、三星、海信接连被诉专利侵权,且原告都是同一家公司——掌握音频编解码标准必要专利的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数码”)。

涉诉金额约4亿多元

广晟数码正是广东省省属集团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而广晟数码所掌握的DRA音频标准专利,同时支持立体声和多声道环绕声的数字音频编解码,它的最大特点是用很低的解码复杂度实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压缩效率。

2016年7月1日,广晟数码公布了DRA的许可政策及其DRA专利许可收费的最新标准:已获得专利许可的芯片厂商,每一个芯片产品收费1元人民币;终端产品厂商不收取任何费用。未获得专利许可的芯片厂商,但已达成推广合作,那么对终端产品厂商每一个终端产品收费1元人民币。对专业设备厂商使用专业编码器,每一个产品收费500元人民币(其音频编码输出的音频流路数不大于四路,超出此限制的,每四路视为一个被许可产品,不足四路的按四路计算)。

显然,这一许可政策的公布并没有达到广晟数码预期的结果。

今年7月下旬,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最先受理了广晟数码的起诉。广晟数码诉称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维集团”)、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制造的S9-1、S9D、W9等多达100多种电视机产品均涉嫌侵犯了其“音频解码”和“音频编码和解码系统”两项专利。且未经广晟数码许可生产、销售、许诺销售、进口被诉侵权电视机产品。

而家电销售平台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电器”)也被卷入其中,被指“未经许可销售、许诺销售被诉侵权产品,违反了专利法的规定。”

广晟数码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其他合理支出共1.922亿元。

随后,广晟数码分别在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在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要求各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据广晟数码公告介绍,三地法院立案涉诉总金额约4亿多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广晟数码能否胜诉以及最终的判赔额多少,势必将影响到电视产品领域视频解码标准必要专利厂商的举动。并分析称,目前卷入诉讼的仅有创维、三星、海信,而长虹、TCL等传统电视厂商,以及小米、乐视、微鲸、暴风等互联网电视厂商,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收割”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