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冷冻链疫情「疫情最新消息大连」

互联网 2023-06-19 14:21:25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大连冷冻链疫情「疫情最新消息大连」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大连冷冻链疫情「疫情最新消息大连」,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连夜景。图/unsplash

大连,这座素有“北方明珠”之称的滨海城市,眼下因为疫情再度刷屏。

大连本轮疫情从11月4日发生以来,10天时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200例。日前仍有报告确诊病例。

实际上,这已经是大连第三次发生与冷链相关的疫情。

2020年7月,大连暴发疫情,疑似起源于某海鲜公司的加工车间。2020年12月,大连金普新区疫情最初的感染者,亦为进口冷链食品搬卸工。

大连疫情,为何屡次与冷链相关?冷链物流,对这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中国第一冷链基地”

大连因港而兴,以海闻名。

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的大连,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东北亚重要港口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工业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大连广为人知的特点。除此之外,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赋予大连港口贸易的显著优势。

位于西北太平洋中枢的大连港,是东北亚经济区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

这里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航道通畅,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是转运南亚、北美、欧洲等地货物最便捷的港口。

伴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大连港自2012年就开始布局冷链产业建设。

据《中国水运报》2018年2月报道,2016年,大连港成为国内最大冷链物流基地和第二大冷鲜货物进口口岸;2017年,大连保税港区内冷库规模已达到40万吨。另据央视财经消息,大连市承担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冷链货物存储量,口岸冷库库容量40.5万吨,居全国第一。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大连可谓是“中国冷链第一城”。

今年初,媒体报道,一封署名为“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的《关于大连市冷链企业遇到问题的紧急报告》在业内流传。

该报告披露了大连冷链产业方面的概况,比如,大连拥有冷链加工类企业达1300余家,冷冻类企业300余家,公共冷库储存能力约310万吨,具有冷链运输资质的车辆达5800多台。

大连一冷链集团,工作人员正在装货。图/大连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

除了市区,大连辖下的庄河等地也有众多冷链产业。

庄河是大连市辖的县级市,也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不过,庄河的真正“出圈”式出名,也是源自此次疫情。

根据流调信息,大连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即来自庄河市首站定点冷库。这使得这个海滨小城,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站到了聚光灯下。

庄河位于黄海北岸,水产品贸易十分发达,有75家进口冷链企业。

可以说,大连成为全国冷链水产品进口最大口岸,也离不开庄河的助力。

冷链物流等第三产业作用不小

大连水产品冷链出口加工业,是辽宁省出口外贸的“大户”。早在2013年,仅庄河市水产出口量就占了辽宁“半壁江山”。

今年前三季度,大连GDP同比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3亿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488.7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916.0亿元,同比增长8.2%。

可见,工业仍然是大连GDP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大连GDP增长的贡献,也十分显著,甚至不逊色于工业。而大连的第三产业中,无疑离不开冷链物流、仓储等行业的贡献。

实际上,2020年,大连服务业增值的GDP占比已达50%以上。

作为国内最大冷链物流基地,冷链物流等第三产业对大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东北经济第一城”的烦恼

当然,作为“东北经济第一城”,大连的竞争力,也绝非仅仅来自冷链物流业。

2020年,大连GDP实现7030.4亿元,比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三个省会城市分别高出400亿-1800多亿元,经济体量优势依然突出。

今年前三季度,大连GDP为5732.10亿元,依然位列东北城市第一名。

“东北经济第一城”,大连绝非浪得虚名。

大连和其他东北城市一样,面临不小的经济转型压力。图/unsplash

目前,大连仍然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金融要素市场的城市之一。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油脂油料、塑料、煤炭和铁矿石期货市场。

当然,大连的发展也并非高枕无忧。实际上,大连和其他东北城市一样,面临不小的经济转型压力。

上世纪80年代,同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的GDP不到大连的一半。

如今,这个比例则颠倒了过来,大连经济体量不到深圳等南方城市的一半。

过去5年,东北城市中,虽然大连的经济总量仍然占据优势,但GDP增长最快的主要城市是长春,大连则相对较慢。

在2012年,大连就已经实现GDP 7000亿元,然而,时隔8年后,大连经济总量仍然在7000亿元左右徘徊,难以实现更大突破。

近年,在城市竞争位次中,大连接连被南方城市超越,其排名加速下滑。前三季度,在国内城市中,大连经济体量排名跌到了30名左右。

大连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有区域经济分工等客观原因,但关键还在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对较慢和经济市场化不足所致。

多年来,大连的产业结构过于依赖重化工业等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育相对不足,第三产业比重仍有提升空间。虽然大连也在努力向高技术产业的转型,但相比同类南方城市,差距仍然较大。

三年挺进“万亿GDP”的目标

中国城市竞争激烈,无疑,大连感到了紧迫感。

近日召开的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个新突破”中,第一个就是“做强综合实力,在加快壮大经济规模上实现新突破”,明确提出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

大连。图/unsplash

大连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保持全市经济较快合理增速,力争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这的确是大连基于现实的迫切需要。大连作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理应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截至2020年,已有19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万亿(不含直辖市),大连距离“万亿GDP城市”目标还有差距。

因此,大连方面也坦言,“这与大连的城市地位是不匹配的。如果不能尽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大连就会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丧失机遇。”

挺进“万亿GDP”,是大连这个“北方明珠”必须实现的目标之一。

大连迎来发展新机遇

大连,也正在迎来发展的机遇和风口。

近期出台的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高级别文件,均给予大连国家级政策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形成“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其中,“一核引领”说的正是大连。这意味着,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中,大连要成为“主引擎”。

大连的经济基础强劲,当前也呈现出一些积极信号和良好态势。比如,前三季度,大连市经济增速达9.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领跑全省,特别是三季度当季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了大连经济较强的增长韧性。

未来三年,大连要挺进“万亿GDP”,意味着年均增速要保持8%左右。要实现这个目标,对大连而言,有压力,但也不无希望。

继续做好“海洋”文章

大连要实现挺进“万亿GDP”等目标,继续当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无疑需要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需要做好“海洋”文章。

大连的港口资源优越,海洋产业基础良好,这些都是其做好“海洋”文章的优势所在。大连的国内最大冷链物流基地,就是一个有力抓手。

近年大连接连发生与冷链相关的疫情,导致相关上下游行业和冷链企业遭受重创,民众经济生活也受到影响。这一方面,表明冷链物流相关行业在大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一方面也说明,在国际产业环境动荡和疫情防控仍然严峻复杂的态势下,大连必须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安全性”。

唯有如此,大连在国际海洋经济大循环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才不会被弱化。

这是大连需要面对的课题。

新京智库首席研究员 | 柯锐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