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发达国家电商发展为何落后」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发达国家电商发展为何落后」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发达国家电商发展为何落后」,希望能帮助到您。
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大力发展电商?
这几乎是每个反对电商的实体店老板和房东们自以为无懈可击的灵魂之问,这个问题也几乎遍及所有电商之争文章的评论区。他们认为,凡是发达国家没大力发展的,我们就不该大力发展;发达国家搞不成的,我们也就注定会以失败收场。这样的说辞,忽视了发达国家与中国之间社会经济的多方位差异,更没有看懂国家在新时代发展契机中的重大战略布局。
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看看最近国家提出的“统一大市场”的具体内容,“破除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实现国内大循环,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里面很好地解释了我们要干什么具体的事、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而绝不仅仅是一个电商层面的事。
全国统一大市场
我们之所以提“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基于特殊的国情而定的、且只有我们能实现的发展策略,这个市场之大,让我们有很多“牌”可以打,我们要实现变道超车的决心就在我们对市场的精心布局里。国与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成熟度不可能一致,大众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有着巨大差异,这些条件必然造就不同的发展模式,谁也无法简单去复制谁。
先看欧美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历经一二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再加上两三百年水深火热的发展,已经由当初万恶的资本主义构建起一个相对成熟的社会体系,人们衣食住行基本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所以外国人根本不会因为电商的发展而释放出多余的消费需求,没有条件也没有土壤。
他们之所以不大力搞,就是基于他们的“发达”。发达国家的城乡差异化、物价差异化、服务差异化远远没有我们显著,他们脱离了为生存而战的初级发展阶段,现有的商业模式、购售形态与大众的心理预期基本一致,基本没有释放的空间。
品质
一、发达的商业体系、足够的消费水平、完善的社会保障、成熟的法制环境,使他们不必为衣食住行发愁,不必为假冒伪劣担忧,不必为省钱而降低品质要求,更不必为存钱养老、买房还贷而过分在意采用何种消费方式。
二、线上线下的商业成本均衡,商品质量相同,服务质量相同,消费者没有舍近求远的必要。
三、品牌意识强,对低端市场不敏感。
四、没有人口红利,完全不具备像中国这样的大市场。
再看中国:
中国,是一个刚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却具有一个令整个世界都不能小觑的庞大的中低端消费市场。这个市场,一方面有着惊人的、被压缩着的尚待开发的消费潜力,一方面又没来得及培育起足够的品牌意识,由此在互联网的浪潮里引发了一场商业模式的惊天变革。当年阿里为规避假货、倾向天猫品牌的时候,拼多多瞬间就把低端市场给攫取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市场有需求,市场不会骗人,消费侧与供给侧会互相呼应。
我们如果也具备像欧美那么发达的基础条件和市场环境,我们的电商优势也就不至于如此快速地放大。如果我们的农产品畅销世界,我们实体店的商品物美价廉,电商也自然无法去抓住这样的契机,民众也自然失去网购的动力。
地摊
国情决定了突围的模式。离开国情谈发展就会重犯本本主义的错误。多年的社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道路始终彰显着“特色”二字,但它的目标一定是更为广阔的发展与超越。国家的战略大局是加速信息通道与物流干线的建设,激活以14亿人口为主体的大市场,稳住基本面,狠抓高精尖,彻底告别“卡脖子”生活。所以,所谓“发展电商”根本就不是最终目的,那只不过是我们社会转型期间的一个环节过程,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才是我们最终的完美结局。
网络
尽管发达国家比我们”发达“,可发达国家的月亮早已不“圆”了,照搬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时代已然成为历史。我们也深刻知晓,不立足国情,搞生搬硬套,只会永远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屁股后面打转。
正如我国农村,由最早的家庭农耕发展为公社化、大集体,之后为解放生产力又实行包产到户,现在又开始兴起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这个由“个人——集体——个人——集体”的变化历程,完美地诠释了该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发展。
历史是循环有效的,事物的发展绝非一个静止的概念。每一种举措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顺应不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受不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当万事具备,东风不欠的时候,谁也挡不住那一艘艘借箭的草船。
先赞后看,大师风范。码字不易,给点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