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货年入百万「直播创业项目」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直播卖货年入百万「直播创业项目」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直播卖货年入百万「直播创业项目」,希望能帮助到您。
近年来,东港区借助网络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面,让市场直连地头,以线上流量带动线下销量,大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电商化、数字化升级发展。东港区西湖镇顾家沟村45岁的李洪娥,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乡村电商主播之一。
傍晚,停下村里的工作,李洪娥来到自家的花棚,开始直播卖花。
设备一开,镜头前一站,一个接着一个的订单接踵涌来。少则100元,多则上千元,不到两个小时,支付宝就进账3000多元,“感觉就像做梦!”
以遍地的花为背景,李洪娥捧着一盆天竺葵,面对众多网民娓娓而谈,介绍花品、分享养花心得。虽未精心打理,但镜头前这位不再年轻的农家妇女满面春风、容光焕发。
李洪娥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也是村民公认的“能折腾”的人。先是倒腾刺绣,引来订单后派给村里的几位妇女干,由此赚下了第一桶金。十年前,她又承包了村前的一块荒地建起了花棚,主打天竺葵培育。
2004年,电商产业兴起,东港区也出台政策支持。她感觉,村里产的土特产质量好,单靠到集市卖和坐等贩子上门收,销量有限,搞互联网销售,说不定是一条好出路。
一开始,她的想法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当年,电脑都难得一见的村里人,怎么会相信,村民敲敲键盘就能做买卖?
但她却认准了这条路,“想干成事,不去大胆尝试,怎么知道行不行?”虽然她知道,搞电商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丈夫王伟,选择了支持,每天奔走工地找活干。“媳妇万一失败了,还有我能支撑家庭生活。”
从一开始尝试在论坛、微信上做微商、开微店,到开通快手、抖音直播卖货,网络知识寥寥的李洪娥,不懂的就上网下载内容学、到学校里找老师问。“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焦虑、迷茫。”
特别是担任村里的工作后,李洪娥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在忙村里的事情,只有夜里才有空打理自己的生意。这点她早有思想准备,“我晚上十二点前没有睡过觉,经常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干活。在电商界,大家都特别拼,我不去打拼,根本立不住脚。”
李洪娥不认为自己有当网红的潜质。她眼中的自己,土里土气,常年的劳作也让脸庞上挂满了沧桑。
但网友们喜欢李洪娥,认为她勤快、朴实,尤其她的笑容,给人带来暖意、踏实之感。
李洪娥也有哭的时候。几年前的夏秋之交,一场暴雨不期而遇。雨水肆虐下,李洪娥一家的花卉大棚,500多个品种的花卉苗木被冲走,刚刚起色的事业化为乌有。“最令人着急的是接下的十多个订单,货源没了着落!”她蹲在地头,任凭眼泪伴着雨水,哗哗地顺着脸颊往下流。
但李洪娥知道,哭不解决问题。擦干眼泪,她一个订单一个订单退钱,“虽然自己失掉了20多万,但不能让客户受损,不能失掉了信誉。”一向不爱说话的丈夫默默掏出多年的打工积蓄,给媳妇堵窟窿。
李洪娥真正触摸电商直播,是2019年。那时候,抖音、快手直播带货已经鹊起。
一开始,这个一站在人群面前就脸红的农家媳妇,面对镜头张不开嘴。不会说普通话,方言网友听不懂,与天南海北的网友交流都是问题。
她硬逼着自己学,对着镜子练口型,用手机录下来听效果……她现在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转机,在一天天的坚持中,不期而至。
如今,李洪娥的抖音已经积累了几万粉丝,每天订单不断。通过直播,她将天竺葵已经卖到了天南海北,就连一些厂家也主动找上门请她带货。一天下来收入近千元。如今,在外闯荡的丈夫也回来了,给她打下手。
未来,李洪娥希望能够扩大花卉种植规模,让事业再上一个台阶,尽力带动村里人一起赚钱。(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田港文 费洪涛 卢立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