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出使中国「要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出使中国「要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出使中国「要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自主知识体系、传统制造业、直播电商、慈善事业、新型城镇化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高培勇: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特定称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在于“中国特色”四个字,基于“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而且其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同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奔着解决中国问题而去的,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得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具有坚实基础。在具体实践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要力求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上作出总体谋划,加以统筹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要有系统思考,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实现整体性推进。此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走科研与教学融合之路,实现科教更紧密融合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
【沈梓鑫、江飞涛:激发传统制造业稳就业促就业的巨大潜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沈梓鑫、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指出,就业扩容提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从目前的就业结构看,传统制造业仍然是稳就业的主力军。需着眼于发挥好传统制造业对促进就业扩容提质的重要作用,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转型升级机遇,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特别是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推动传统制造业从用好“人口红利”向用好“技术红利”加速转变。短期来看,可通过扩大国内外市场需求,继续发挥传统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强大吸纳作用;长期来看,应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充分释放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造高质量就业的潜力。同时,更好激发传统制造业促进就业扩容提质的潜力,需在以下几方面切实发力:第一,刺激市场需求复苏,助力传统制造业稳定生产经营,稳住就业基本盘。第二,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适应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本的新要求,促进高质量就业。第三,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扶持。
摘编自《经济日报》
【孙毅:营造良好环境,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孙毅认为,直播电商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兴业态,近年来直播电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直播电商的社交属性有助于打造国产品牌;直播电商的零工经济属性有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直播电商将三农群体与城市需求有效连接,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直播电商加速了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扩散和渗透趋势、驱动了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然而近期曝光的所谓“专家带货”“虚假宣传”“诱导性消费”等乱象,偏离了电子商务的价值规律和正确轨道,对直播电商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为争取流量过度宣传乃至虚假宣传,违背了电子商务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还有的以技术手段和新业态的名目打监管“擦边球”,利用直播平台从事违规违法商业活动。电商行业也尚未形成生产运营环节与营销环节协同的产业生态,行业面临“存量竞争”的天花板。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要建立直播电商营销行为负面清单,划好主播行为的“红线”。同时,设立直播电商分类分级制度和市场禁入制度,加大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并加强行业自律、构建“政府主导、平台协同、直播自律”的监管格局。
摘编自光明网
【傅昌波、董培: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傅昌波、董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实施慈善法,推动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慈善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持民生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与新发展阶段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国慈善事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新发展阶段必须大力发展新时代慈善事业,推动慈善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发挥作用。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慈善组织是现代慈善事业的重要主体,发展新时代慈善事业,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声望、较强专业能力、完善治理结构的现代慈善组织,发挥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的骨干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做大做强慈善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开展慈善服务,形成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和功能互补,共同编密织牢基本生活安全网。再次,加强慈善监督和管理。要依法加强慈善监管,保证慈善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提升信息化、数字化监管水平。最后,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大慈善法的宣传力度,加强公民慈善理念教育,提高公众对慈善的认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慈善、理性参与慈善。
摘编自《人民日报》
【谈慧娟、罗家为:科学有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谈慧娟、罗家为表示,县城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支撑。要确保县城建设取得实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尊重县城发展客观规律,避免片面理解和误读,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第一,要科学制定县域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一方面,坚持系统思维、全域统筹、点面结合,明确县域城镇化的角色定位、结构功能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坚持在“一县一策”的基础上,兼顾县级市城区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建设,形成不同县域之间以及县乡(镇)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动。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和动态监测,把握县域城镇化的总体态势、发展格局和短板弱项,在此基础上精准对接相关建设项目,防止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第二,加快理顺城镇化建设的纵向管理体制,包括建立健全城镇化建设的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联动”机制,“省直管县”管理体制和县、乡(镇)、村关系。三是大力提升县城经济社会综合承载能力。通过强化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提高县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人口资源向县城流动,从而分担大城市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防范和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必须克服“县城本位主义”,将乡村纳入城镇化建设的体系之中,全面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确保县域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和均衡发展。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