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渤海」“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山东项目区小麦试验种植喜获丰收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小麦渤海」“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山东项目区小麦试验种植喜获丰收。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随着今夏全省小麦收割结束,经夏收实打测产,滨州、东营等地“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试验区小麦产量较去年又有提高,12.9万亩试验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800斤,比去年的607斤增产32%。其中位于东营项目区的黄河口镇(东3区)试验地块亩产达1076.2斤,创试验区小麦亩产记录,比2013年最高单产记录898斤增产19.8%。该地块含盐量0.3%左右,属棉改粮后第二年种植,选用品种为青麦6号,采用生物菌肥配合复合肥、尿素改良土壤。农业大数据专家组预计,今夏“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山东项目区小麦总产量可达1亿斤。“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开展两年来,山东省科技厅紧紧围绕改盐增粮主题,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集成先进技术和种植模式,切实加强科技指导,全力推进山东项目区试验工作。
强化关键技术集成,突破盐碱地粮食生产瓶颈
省科技厅成立技术专家组,加强多专业、多技术融合,以突破土壤盐碱瘠薄和淡水资源匮乏约束为重点,坚持边研发、边试验、边推广,根据不同区域、地块的土壤特点,集成土壤改良、肥料、种子等关键技术,研究出滨海盐碱地粮食产能提升整体技术方案和多套技术模式并进行试验示范。集中攻克盐碱地土壤改良关键技术,成功运用生物菌肥、暗管排碱等技术将中度盐碱地从含盐量0.3%以上降低到0.2%-0.3%之间(不同地块情况有别),在此土壤条件下实现了小麦等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农业良种工程发挥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品种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已联合实施农业良种工程18年,自主培育了一大批优良种子品种,其中青岛农业大学青麦6号、省农科院济麦22、山东大学山融3号及良星种业良星99为代表的系列耐盐小麦品种,为山东试验区小麦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实打测产中,在同属棉改良后第二年种植、含盐量基本相同的两个地块上,青麦6号亩产比中科院小偃系列明星品种小偃81还高出74.42斤,表现了良好的耐盐高产性能。在整个山东试验区,山东农大、青岛农大、省农科院等我省农业高校、院所培育的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占全部小麦种植面积的79.8%,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
建立大数据平台,指导农业生产和科研
为了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准化监测、智能化决策、科学化指导、规范化调控,省科技厅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框架,利用山东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水盐监测等设备,建立集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监测预警和决策服务为一体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形成省、市、县、用户四级实时互动。
根据不同土壤墒情精细划块,通过对土壤、苗情、地下水、气象等20多种粮食生产关键因素数据的动态监测、即时分析,得出最优生产条件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化调控和管理,改进了粗放式农业经营方式,形成了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发展模式,提升了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效果。一期在三市核心示范区布设监测点76个,已完成509个土壤样品化验分析,取得化验数据3563个、土壤野外诊断数据7514个、小麦苗情数据1710个、三类气象数据8674条。今年春天小麦返青期间,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模拟预测,结合实地调查,发现二类苗占到20%,有关专家及时提出科学运筹肥水、控盐保墒、病虫害预防等20条田间管理意见,指导各市采取措施有效改善了土壤肥水条件,大大降低了二类苗所占比重,试验区小麦长势很快好转。
强化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项目实施组织化程度
省科技厅结合“省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计划”实施,为“渤海粮仓”科技工程选派科技特派员500余人,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50余期,培训种植人员3000人次,提供“进田到户”的技术指导服务。为适应大规模科学试验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探索了园区引领、企业带动、协会推广三种模式,即: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政策优势,集中建设核心区,形成示范效应;发挥企业的资本、管理优势,建设标准化区,提高项目区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发挥农业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优势,带动种粮大户、普通农户参与,逐步建设辐射区。三种模式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提高了项目区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增产与增效同步。
加强三次产业联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结合“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通过省级科技计划扶持,我省培育了以良星种业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种业企业和ETS生物菌肥生产企业;大力发展与试验区建设相配套的良种繁育、秸秆打捆机械、农产品加工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金融资本运作、信息化服务、现代物流等方面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科技示范工程,促进了一、二、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和节水、节地、节肥、节能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积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秦 昊 梁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