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重点」今后科技项目怎申报?

互联网 2016-02-19 18:10:04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项目重点」今后科技项目怎申报?。

今后科技项目怎申报?
看科技计划改革六大新举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的指南2月16日正式发布。973计划、863计划都没了,今后的科研经费怎么报?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院士对指南进行了解读。
“在指南编制和组织申报上,做到体现服务意识、尊重科研规律”。侯建国说。
一是申报评审方式改为“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在前期试点重点专项工作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实行“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申报方式,即先由项目申报者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经过首轮专家评审后,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请项目申报者再提交详细的正式申报书,进入答辩评审。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避免了不必要的申报准备工作。
二是一个指南方向不限定支持一个项目。科技创新具有研发路径和技术路线多元化的特征。为降低创新风险、优化科技发展布局,在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有不同技术路线、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申报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在项目执行中按期严格评估,及时调整聚焦。
三是合理确定项目体量,对项目下设课题数和参与单位数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要求研究重点突出,考核指标明确,项目下设的研究任务紧密联系,分工衔接,形成有机整体;不同目标、不同品种、不相关的任务,不能强行组合成一个项目。同时,为提高项目部署中各研发任务间协调衔接的效率和效益,对项目下设课题数和参与单位数提出明确要求,合理规划项目体量。
四是加快进行首批7家专业机构的全面改建,做好申报受理准备。提供将按委托协议和相关制度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管理,围绕项目管理需要开展全面改建,提高服务意识,规范管理流程,将从项目申报受理开始,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五是主动公开信息。发布重点专项申报指南时,同步公布指南编写专家组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形式审查责任人等,力求在项目管理源头就公开透明、责任明确。同时,结合前期6个试点重点专项的申报组织工作经验,整理了项目申报常见问题答疑,将与指南一起公布到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方便申报者查阅、解惑,高效率准备申报材料,节约时间精力。
六是严格执行专家回避制度。在整个项目形成、申报、评审过程中,已经并将继续严格执行专家回避制度。为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请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请和评审相关的重点专项项目;项目评审专家在遴选和具体评审中,也严格执行相关回避条件和要求,将“运动员”和“裁判员”彻底分开。(马 丽)

今后科研经费跟谁报?
首批7家专业机构已准备承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的指南发布。973计划、863计划都没了,今后的科研经费跟谁申报?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对指南进行了解读。
张晓原表示,在管理主体方面,根据国发64号文的精神,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31个相关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审议重点专项的布局设置。
科技界、产业界和经济界的高层次专家组成特邀咨评委,对重点专项的布局设置和任务分解等提出咨询意见,为联席会议决策提供参考。
7家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被确定为首批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试点,经改建后,将负责各重点专项中具体项目从受理评审到验收的全流程管理。
张晓原透露,首批7家专业机构已经启动改建并准备承接项目管理职能,这7家机构来自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卫计委等下属事业单位。
政府不再具体管理项目了,专业机构会不会权力太大了?对此,张晓原认为,政府决定“干什么”,专业机构决定“谁来干”。“自然而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一个对立面”的政府将对专业机构进行制约和监督,包括要求专业机构建立理事会,以委托式管理的形式签订协议,以及要求专业机构项目评审必须从国家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符合要求的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