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麦郎冲击上市,距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尚远「今麦郎外资」

互联网 2023-01-31 17:49:26

最近很多人关注今麦郎冲击上市,距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尚远「今麦郎外资」,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今麦郎冲击上市,距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尚远「今麦郎外资」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1月28日,今麦郎对外称,完成了6亿元人民币的融资,由加华资本独立投资。

今麦郎方面称,此次融资之后,今麦郎获得实力资本和行业资源加持,还将进一步加快全国布局,引领行业发展。

加华资本称,吸引加华资本投资的因素就是今麦郎目前完备的基础设施,全国超过了230万个终端消费网点。

有了加华的加持,今麦郎上市步伐或加快。加华资本投资的洽洽食品、东鹏饮料、巴比食品等消费品牌都成为了相关领域的上市的头部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今麦郎已经开启IPO之旅,需要资本层面的加持,并拓展产品赛道,以快速实现增长。

230万个终端的诱惑

对于此次融资,今麦郎方面内部人士表示:“今麦郎要生产好的产品,就要更加快速地识别用户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创造用户最佳体验,吸引更多的合作方,与用户共创共赢,不断进行产品、技术、思维的交互和迭代,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今麦郎在面品、饮品领域快速发展,先后推出了一桶半系列、“拉面范”以及新品“0油炸”健康面系列面品,以及“凉白开”等具有开创性的饮品。今麦郎整体营收规模超200亿元,与统一的距离越来越小,并有超过其规模的趋势。

对于资今麦郎,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宋向前表示: “加华资本看好今麦郎强大的民生利他的基础设施能力。今麦郎已在全国范围完成了食品饮料产能布局,拥有超过230万个终端网点的深度分销网络。今麦郎强大消费基础设施能力,为公司下一阶段跃升为中国消费领域超级品牌超级公司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官网显示,今麦郎已经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浙江、四川、广东等14个地去建设生产基地。年方便面生产能力120亿份,日处理小麦5500吨,年转化小麦180万吨的庞大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同行业前六名,国内入围前三强。

此次融资之后,今麦郎获得实力资本和行业资源加持,还将进一步加快全国布局,引领行业发展。

加华资本方面称,将持续关注产品、技术、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一方面帮助今麦郎探索高毛利下的总成本领先路径,实现效率制胜,助力企业价值成长,另一方面在公司不断探索成为拥有人心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品牌的路途上贡献新视角和新方法论。

对于此次双方的合作,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虽然今麦郎的品类很多,但就优势品类而言相对较少。今麦郎已经提出上市诉求,他需要进行并购,做强做大,加华资本会为其提供更多的外部资源。

5年谈判,上市提速

今麦郎方面称,此次今麦郎和加华资本正式成为事业合伙人,双方共同的品牌理念将连接在了一起,双方将成为共同携手,以资源耦合的纽带,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抓住食品行业发展机遇。

加华资本投资过的企业,很多已经成为消费领域头部上市企业。加华资本被誉为“最具人间烟火味”的投资机构,专注于大消费及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基金累计管理规模超过250亿元,先后投资过东鹏饮料、爱慕股份、巴比食品、文和友、洽洽食品、老乡鸡、小罐茶等消费品牌。

其实,加华资本和今麦郎结缘,就在今麦郎第一次传出上市之时。2017年,今麦郎传出了准备IPO的消息。据“财经”公众号报道,加华资本与今麦郎接触已有5年之久。当年,今麦郎并没有现在的地位,不过增长非常迅速。《2017年方便面品牌口碑研究报告》显示,今麦郎从2014年排名第十,2015年的排名第六,到2017年排名第五。

这得益于其在产品端的创新。2015年,今麦郎推出了“里程碑”产品“一桶半”系列方便面,解决了方便面“一桶吃不饱,两桶吃不了”的痛点。2016年,今麦郎还推出的“凉白开”,开创了一个饮用水新品类。

2017年的“加华资本”还是“加华伟业资本”。这一年,加华资本向东鹏饮料投资了3.5亿元投资。此后的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东鹏饮料营收分别为30.37亿元、42.08亿元、49.59亿元,业绩稳健增长。当时,加华资本曾促进东鹏饮料与洽洽食品的合作,帮助其在美宜佳首发“东鹏加气”新品,产品直铺近3万家便利店。

值得注意的是,加华资本与洽洽食品的渊源颇深。2011年,加华资本投资了洽洽食品,同年,洽洽食品也完成上市。其董事长之女陈奇进入了加华资本,担任投资经理。2014年,洽洽也成为了加华资本的出资人。

再看另一个经典案例,2015年,加华资本作为唯一的外部投资机构,向中饮巴比注资1.05亿元,2020年,巴比食品成了“馒头第一股”。

从这些案例看,加华资本进入有利于今麦郎上市。

2021年初,今麦郎再次开启上市进程,启动了上市辅导。

不过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获得单笔大额融资是真正为了获得融资、维持日常运营。目前成本上升,企业收益走低,融资对企业生存的意义大于上市。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