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啦农人「烈士陵园扫墓图片」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丰收啦农人「烈士陵园扫墓图片」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丰收啦农人「烈士陵园扫墓图片」,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盘锦的大米,新米刚蒸好出锅,就满屋的香,不用配菜只吃米饭就能吃一大碗,想想就馋!”9月的深圳仍然很热,但在深圳定居十几年的辽宁人吴霞看来,每到吃上盘锦新上市大米的时候,她就知道秋天来了。
吴霞说,想到盘锦的大米,一片片稻浪就浮现再眼前,自己也置身于故乡的秋天了。
吴霞想象中的稻浪,她的老乡尤洋正身处其中。9月的盘锦,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秋风微送,天高云淡,万亩稻田一片丰收的景象。“天儿好,收成好,这季的米指定也老好了!”尤洋说。这个90后的“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脸上也洋溢出“老农”式的欣慰和骄傲。
丰产又丰收 好农品买上好价格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丰产不一定能丰收,什么时候金灿灿的粮食换成沉甸甸的票子,才算是真正的丰收。丰产又丰收,这对于仅在一家电商平台就可以年售2万吨盘锦大米的尤洋来说,不是问题。
尤洋站在即将丰收的稻田中盘算着今年的收成。沈晓凯摄
1991年出生的尤洋在2008年进入父亲创办的大米加工厂,从最基础的大米化验员开始做起。年纪轻轻就守在田间地头、米库车间,尤洋不是没羡慕过在外面大城市闯荡的同龄朋友们,但用他的话说,每次只要看到风吹稻浪,闻到空气中的阵阵稻香,心就会定下来。
随着盘锦大米市场的不断扩大,尤洋认识到,卖米这件事可为,但是同时让他也认识到这样还不够。他认为,老一辈把水稻当粮食种,当饱腹的粮食、主食卖,但现在,优质的农产品不仅要产出来,更要卖得远、叫得响。
2016年,尤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线上销售部门,重点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布局。尤洋的米厂固定员工40多人,随着销量的增加,在旺季还会雇工30多名周边村民来打包发货,带动了当地就业;同时,尤洋还与榆树街道春凤社区的200多户农户签订了约7000亩订单,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借力电商平台的发达、物流网络的扩展,线上的市场也随之扩大,父辈们带着车队往外拉大米卖、各省找销路的日子成为历史。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221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为20500亿元,同比增长14.23%,连续6年稳步增长。
《2022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指出,当前,电商平台已经开始朝着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优化、冷链物流和仓储建设、农村网点建设等方向积极发力,农产品电商已成为不少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成为农民把好农产品买上好价格的好工具。
海鲜自由水果自由 让消费提质更上一层楼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是“中国晚熟葡萄之乡”,同时也是四川省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最多、葡萄品质最优质的地区。
“我们家有25亩阳光玫瑰,今年又新增了6亩。”西昌葡萄种植大户刘小松满怀信心的说到,在阳光玫瑰这个葡萄品种刚引进中国的时候价格很高,一斤能卖到上百元,种植户中也流传着“五亩阳光玫瑰换‘大奔’”的说法。
得益于电商平台的发展,使得以前农民信息不足,种植品种更新慢,种植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大大缓解。一批电商企业也成为帮农民卖货的好帮手。
凉山州西昌市种植户正在给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打包。受访方供图
四川一家农业电商公司副总经理梁秋元不仅在西昌收购阳光玫瑰葡萄,完成西昌的收购后还会继续北上前往陕西渭南的阳光玫瑰产区收购,而从最南边的云南到北边的陕西,阳光玫瑰的种植区域已经遍布全国,基本实现了全年不间断供应,改变了过去一种水果只能吃一季的消费场景。
“这大虾有十四五厘米长,价格也不贵,平台补贴后20多块钱一斤。”家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消费者陈鑫,在电商平台上下单了大虾,隔日,就收到了来自青岛的快递。
青岛发货的大虾48小时内就到了乌兰察布费者手上。崔仁政摄
陈鑫能吃上青岛的海鲜也得益于崔成龙的电商运营团队。
2019年,崔成龙带领运营团队入驻电商平台,专做青岛水产。“我们借鉴了雪糕的包材,把它用在水产运输上,包括在今年的超级农货节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48小时冷链送达。”他说。
如今,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把零散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在平台上整合对接,真正让农产区的应季生鲜瓜果和深山里小众的农产品及时出村进城。
而电商平台推出的如“超级农货节”“寻鲜中国好农货”等各种助农项目,以节令为轴,依次上新全国各地的新鲜农货,通过产地直连餐桌的方式,助力应季农产品及时打开销路,进一步满足了消费提质,并促进农户丰产增收。
民富村兴关键靠人才 希望田野承载创业梦想
累计销售额超过2.3亿元,把家乡的牛肉、猪肉和贡梨等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当地100多名年轻人进入电商行业,这是一个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成绩单,他就是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的刘胡兰镇的李诗宣。
李诗萱的电商团队正在发货。受访方供图
李诗宣虽然才25岁,却已经是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七八年的老兵了,早在上大一时他就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网店。2020年,李诗宣的电商运营团队超过30多人,大部分都是95后,并先后带动10多家养殖场、屠宰厂、加工厂加入到电商阵营中来。
而在安徽省枞阳县,曾是都市白领的方慧娟,多年前回乡创业,和丈夫一起,将一个螃蟹小地摊,逐渐发展为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放弃外企高收入返乡创业的方慧娟。黄洋洋摄
2008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方慧娟先后在一家农业公司和一家外企工作。每次回家,看到农村的年轻人很少,留守的老人辛苦劳作,收入很低,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毕业于农业大学的方慧娟觉得,年轻人肯回去,农业才会有广阔的前景,她逐渐动了回乡“闯一闯”的念头。
在电商带动下,去年方慧娟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1.7亿元。随着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销售数量的日益增长,公司已经对接了当地157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直接或间接带动2100余户脱贫户增收,提供脱贫户就业岗位30多个。
《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报告显示,在拼多多平台上,95后“新新农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平台的“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的发展,更多年轻人把创业的目光投到广阔的田野上,而这片希望的田野也将承载更多年轻人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