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力与供应链 才是预制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吗「技术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 2023-02-11 19:27:01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产品力与供应链 才是预制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吗「技术核心竞争力」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产品力与供应链 才是预制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吗「技术核心竞争力」,希望能帮助到您。

近年来,凭借储存方便和操作简单,能让新手“小白”体验大厨快乐的预制菜,正日益受到年轻上班族的青睐。随着预制菜消费持续升温,各类产品应运而生,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拓展着产业发展的版图。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不过,食材君经常问: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呢?个人觉得产品力和供应链!

01

95后年轻人热衷消费,

投资机构热汹涌而入

据大数据统计,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其中“95后”群体搜索占比超三成。“硬菜”,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

多家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预制菜日常销量不断走高,节假日销量则成倍增加。美团买菜中秋节期间预制菜销量环比增长50%。临近七夕一周期间,京东平台预制菜销售环比增长超过10倍。

农业农村部表示,预制菜消费需求旺盛,产业加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9月下旬,国内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5万家。

2022年以来,新增预制菜相关企业1400多家。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

疫情影响下,预制菜从餐厅后厨走到了消费者面前,这条被外界认为是下一个“万亿级”体量的赛道,如今正成为各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投中数据发布的《2022上半年VC/PE报告》显示,上半年,预制菜与“元宇宙”、“碳中和”等一同成为投资机构最关注的赛道,预制菜的融资数量以及融资金额在今年也创新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预制菜行业的投融资金额已达到约百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少有8家预制菜企业开展了融资活动,其中融资较少的也筹集到上亿元人民币资金。

今年以来,国有资本也进场布局,广东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山东潍坊、河南南阳推出了预制菜产业基金。

巨头高瓴创投投资了主打地方特色,如红油面皮、自热火锅、螺蛳粉等新型方便食品的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青松基金投资了预制菜研发及供应链平台“找食材”;梅花创投此前投资的“三餐有料”,也相继获得了数千万元A 轮战略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格力电器携手广东省农科院、广东恒兴集团、国联水产、温氏集团、钱大妈、京东物流等单位,共同筹建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

此外,继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后,广东东莞日前又出台了市内首个预制菜相关政策《东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广东加码预制菜产业的速度从未放缓。

除了资本的涌入,各地政府也在抢占预制菜的“新风口”。

今年3月,广东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着眼高标准引领高品质预制菜发展,组织开展粤菜三大菜系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

02

C端冷B端热,

产品力和供应链才是核心竞争力

不过,除了越来越多走入家庭,事实上,预制菜重要的销售对象其实是餐饮企业。

在翻台率、出菜速度和招工难等多重压力下,许多连锁餐饮机构开始采用中央厨房提供标准化、定制化的半加工菜品来取代厨师,也就是预制菜。

1700平占地面积,20多个摊位,上百种功夫美食……9月1日,西贝集团打造的“贾国龙美食市集”在其总部大厦亮相,在贾国龙功夫菜的基础上,持续深耕其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我国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餐饮行业,85%以上销售至B端。

据中国饭店协会介绍,从目前情况看,预制菜市场仍以B端为主,在餐饮业态中主要用于团餐、快餐、连锁餐饮等短时间出餐量大、更加依赖标准化的企业。

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透露,文创园和商业综合体未来将成为美食集市的承载地。“我们设想的主要营业时段是夜市,作为年轻人的日常聚集地,文创园和商业综合体具备休闲、社交、娱乐等功能,美食集市也将丰富消费者的体验。”贾国龙说。

国联证券分析表示,我国预制菜市场参与者众、竞争激烈、集中度低,呈现“大行业、小公司”格局,看好具备渠道触达能力强、产品品牌优势突出和供应链完整的公司。

当前,在餐饮连锁化、工业化和降本增效诉求作用下,预制菜在B端餐饮已得到广泛应用,渗透率稳步提升,C端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疫情催化业逐渐放量。

在过去,大多数地方本土小吃由于生产条件、供应链等因素的局限,只能留在当地,随着食品工业和冷链物流运输的发展,将地方菜系带到全国各地,是预制菜的一个发展方向。

业界人士表示,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逐渐完善,保证了餐饮食材在运输、仓储环节的品质,满足了消费者对口感和体验的高品质要求,为中国预制菜行业迈向标准化、产业化筑牢根基。

食材君采访分析,渠道力、产品力和供应链优势依然是是预制菜公司的三重壁垒。

渠道端,先B后C路径明晰。B端现阶段需求明确,驱动力强,在行业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C端长期潜力大,但消费者教育与习惯培养仍需时间。

产品端,往往先主打大单品策略,后进行差异化竞争。

供应链端,大单品多品类的效率化革命,静待形成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公司。

在贾国龙看来,预制化已成为实现中餐现代化的一个契机,且潜藏巨大市场机遇。

“做好预制菜,持续加大在产品试验、渠道试验、模式试验等方面的投入,就像烹饪一道美食,食材对了、火候到了自然会受到各方青睐。”贾国龙说。

疫情之下,网购生鲜食材已成为新消费习惯,其中不乏还逐渐得到追捧的预制菜。多数生鲜企业预制菜业务仍处于尝试阶段,但不甘掉队。

7月启动的成都市青白江区的盒马西南供应链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自动化设备,打包即将送往市区门店的烤鱼预制菜。

伊藤洋华堂、永辉超市、沃尔玛等同样销售预制菜和生鲜熟食的传统商超则大力布局了食品业务。

据成都伊藤食品事业部部长田德超介绍,在2021年时,已在成都启动了自己的中央工厂、物流中心,做到了生鲜标准化和自主开发,目前已开发90个商品群、近700个SKU,年销售7000万元。

自建供应链的另一意图,就是生鲜电商企业在预制菜领域的布局提速。

“目前,中央厨房每个车间都安装数字化系统和自动化设备,能实现全工艺流程的数字化管控。” 盒马全国央厨负责人黄海飞透露。

盒马中央厨房已经有22个SKU,未来,还将以此为跳板强化本地研发,把双流兔头、简阳羊肉汤等四川美食通过预制菜的形式送向全国各地。

中央厨房先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包括西贝、眉州东坡等入局预制菜的连锁餐饮企业,都有自己的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作为工业化食品生产的一种成熟解决方案,将有望带动预制菜的新一波发展行情和空间。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黄明建议,应在提高加工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用科技手段保障风味和优化产品观感,确保预制菜营养、好吃和安全健康。

“规模高达4.69万亿元的餐饮行业存在工业化改造的内在需要,而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这一进程加快。”华创证券分析师欧阳予表示。

03

未来如何竞争:

规模效应、长尾效应与木桶效应

存量市场B端占据主要规模,企业基于规模优势可以弥补封闭渠道客户压价、上游原材料波动的风险。

增量市场方面,C端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缤纷中华饮食文化和庞大人口基数,将产生明显长尾效应,高毛利与品牌力是吸引企业布局的重要动力。

如将现有预制菜生产企业分为三大类:上下游产业纵向延伸企业、相关产业横向跨界企业以及专业预制菜企业。目前行业总体集中度仍然偏低。

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环节企业的合作赋能、优势互补在加强,同时上下游纵向整合与一体化趋势也在加速,这需要企业具备综合实力。

对于预制菜品牌来说,初期通过大爆品破圈,形成口碑效应,同时依托产品矩阵来进一步提高用户转化与复购,显然是众多企业正在做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西餐,中餐因菜系繁多,且不同的菜系中又含有诸多不同种类的菜品,因此对于服务于B端的预制菜企业来说,对自身工厂和设备等硬件设施都带来不少挑战。

预制菜是一门考验创始人,涉及内容营销能力、爆款研发能力、多渠道扩张能力以及自控供应链能力的生意。

“或者可以这么说,预制食品赛道中,未来的头部品牌的起点是流量,但企业决战点将是供应链,因此,未来头部品牌一定会有自控型供应链和参股型供应链作为支撑。”汤明磊说道。

信良记高阳则认为,在预制菜赛道里,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要素,是性价比:“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能力,而不是单点的,能够从供应链到市场系统性建立起的壁垒,是竞争能力核心,最终以品牌的性价比作为体现。”

目前信良记有11家大型加工厂,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40多个大型仓库,冷链物流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

“仓布的越多,成本肯定越高,能够撑得起这样的成本,肯定也需要业务体量来支撑才行。”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配置放在预制食品行业内,算得上是头部梯队的玩家了。

此外,虽然目前市场上能够看到一些品牌,通过大爆品破圈打开市场,进而逐步控制供应链和优化供应链,但最终只有深入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另外如果供应链有优势,也能在新的单品上新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来进一步降低整体的试错成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