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学「omo课程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教育学「omo课程是什么意思」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什么是教育学「omo课程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帮助到您。
这是一个高度融合的世界,一杯简单的的咖啡,从种植、烘培,到运输与冲调已是跨越全球的高度协作化工程,手中的手机,是全世界上百家供应商合作的产物。在这个看中文电视电影都带着中文字幕的时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纯粹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高度协作与连接促成了物质与精神的极大繁荣与发展,被包裹在其中的人们获得了极大的刺激、满足与安全感;而因此形成的进步正在带领人类迈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更加高度整合在一起的世界,一个目前还被称为OMO的世界。
OMO 源起2017 年 12 月 12 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五届WISE大会的舞台上,来自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博士正在聚光灯下发表演讲,「OMO时代 - 中国领跑世界的时代」,第一次将这个概念明确的提了出来。
在创新工场所认知的 OMO 时代是由四个元素所驱动形成的,分别是
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 线下流量的获取趋势真实世界的数据化努力向全自动化进化的 AI 人工智能在演讲末尾中还以教育为例讲解了 OMO 带来的影响:
今天的教育是非常低效,因为教育有四个部分,是有我们教学的备课,有我们学习的课堂、回家的练习、最后的考试测试,这四件事情跟零售一样低效。在学校,一个老师准备了课教了出去,一个月之后做一次月考的时候才发现那10个学生没有懂,没有懂怎么办?还得继续往下教,第一部分基础没有学会怎么学第二部分,这样一个月延迟的教课和测试就导致了老师可能会没有办法最优化他的教学课程。
我们可以想象线上的课程,比如说我们投的VIPKID就不会有这个问题的发生。但是事实上教育线下是非常普及的,无论是我们的公共教育,还是像我们投资的高思线下这一类的教育都还是很普及的,所以人们还是希望教育是有线下的成分,当然我们经过了电子化、结构化这两个过程。
我们认为OMO这件事情是一个完整的事情,在每一个领域线下线上都可以接触。
其实早在 2013 年前后,就有机构针对 O2O 与教育结合的模式有了探讨,提出这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但直到 2017 年,教育行业依然主要在抢夺 K12 的庞大市场份额,职业教育与幼教被投资领域所青睐,游学、创客、营地、STEAM也开始火热,与现如今2020年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较于 OMO,那时教育人更乐意于讨论 AI 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机会与威胁,但也是 2017 年 7 月,盒马鲜生诞生。
在经历了「啥2啥2啥」这样的概念游戏之后,对于 OMO 的出现,直觉认为这可能又是一个火一下又快速消失的名词。但事实证明,2017 年提出的这个趋势,并没有随时时间消散,在电商领域发光发热后,2019开始与教育正式大规模结合尝试,并随着疫情的到来闯入了教育主场的前台。
就像微博的流行背后是移动网络的增速与资费降低,物联网时代到来是 5G 通讯技术的驱动一样,一个真正会影响深远的技术或现象,绝不仅仅因为自身是一个饱含力量或未来的思想,还少不了很多因素的合力,要明白这个迟到了3年的概念,就要先理解爆发的时代背景,用一个更大的视角去分析和看待。
OMO 出现的时代背景时代的进步总体上依靠两个发动机,文化与科技,交替进行驱动,科技总是让我们感觉像加了涡轮形成跨越式发展,文化就是跑累了或是心跳过快时停下来喘的那口气,喝的那口水。
显然目前处于科技高强度爆发的时代,习以为常的现代智能手机也不过是源于 11 年前一个叫做 iPhone 的故事,而那时,发个带照片的微博都需要通过手机的彩信功能才能发出,一条一元,2011 年 O2O 才进入视野,但回想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技术层面
移动智能时代颠覆性技术扎堆出现,5G、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技术、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就像是约好了一样,突飞猛进的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这些技术都是在各自垂直领域积累质变的结果,又体现出了惊人相似的属性,就是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的高度协作与连接,模仿现实世界的同时,又快速的将这个世界虚拟化。其实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互联网只是大型局域网的组合,而已经到来的由 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所驱动的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
而这样由技术驱动消除隔阂增强连接的例子很多,翻译软件已经可以让两个不同语言体系的人在不借助翻译人员或字典的情况下轻松交谈、用 EMOJI 来快速表达你此刻的心情、用社交媒体来维系物理世界中的真实关系、疫情严重时替代物理课堂的线上教室。
教育层面
伴随改革开放和全民扫盲时代建立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够符合新一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这一点从教育聚焦点不断从高等教育向 K12 低龄阶段下沉就能得到印证,整个教育体系会以新一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和基础重新向上建立这已经是可见的趋势。
目标人群
70后、80后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两代人在年少时还经历过社会贫瘠的阶段,经受传统的线下教育洗礼,也在变化中逐渐成为了互联网化社会工作、学习的主力军,是同时完整经历过线下与线上以及过度时代的数字移民,对于两者的融合体验有天然需求,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正是被誉为「数字时代原住民」,出生于 1995-2005 前后的「Z 世代」的家长群体,是教育服务付费的主力。
社会层面
2010 年开启的 O2O 时代,让社会的局部垂直领域出现了颠覆性变化,电商首当其冲。而这样的变化随着支付、物流、社交媒体渗透进入我们的生活从而影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跨行业联动发展,教育在这一波浪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信息化的升级,但并未出现颠覆性的进展。
随着社会进一步的高度融合,OMO时代出现了高度信息化的垂直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而这样的变化又促使了很多新鲜产品与服务的出现。例如移动设备智能化与摄像头的小型专业化的融合,让拍摄照片或视频称为日常;底层信息架构、社交媒体、视频技术以及电商形成了现在直播带货的风潮。
OMO时代的需求
这一轮的改变中,教育不再是被动接受改变的那个,而是被要求联动进化,不是教育行业发展到了必须要自我进化的阶段,而是因为教育自身就是社会发展进步并得以延续的基础关键力量,需要教育的升级联动作为铺垫和基础。
但诚实来说,从时间节点上来说,OMO出现在教育领域稍微有点早,很多机构和学校还没有做好准备,目前这样大规模的讨论和普及与新冠疫情的爆发带来的危机相关,意外的间接加速了这个过程。
谁 Merge 谁 ?OMO 原本的定义是 「Online Merge Offline」即线上融合线下,加上线下机构在疫情期间陷入倒闭潮加剧了恐慌,大多数学校的直接反应是积极的做线上,补上短板,这符合疫情下在线教育成为主流方案的现实情况,虽然这不意味着线下教育没必要或者应该消失,线上起家的机构也没有必要因为技术主导的时代而沾沾自喜,以为占到了什么便宜。
2020年6月7日,新东方留学考试融合态产品发布会上就提出,新东方重新定义的 OMO 是「线下融合线上」。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样的融合是从线下机构特质出发的一种思考,而真正的闭环应该是 OMOMO,线上线下进行流转。也有人说 OMO 其实就是打通数据,让数据在线上线下流转。似乎一千个人眼中出现了一千个 OMO。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且有意义,但都不够全面。「线下融合线下」表达出线下业务为主的机构看待 OMO 的视角和行动方案;OMOMO 指出这样的过程中绝不是单一指向的线上融合线下,亦或是线下融合线上,而应该是一个双向的闭环;数据是一种展现隐形逻辑的表达方式,偏技术思维,当用户的教育场景以及切换频率增加时,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去追踪记录,而数据是相对可控以及客观的表现形式之一。
但 OMO 时代需要将 O2O 时代的一些技术思维剥离,用教育思维去思考去看待这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那么,到底谁融合谁?
李开复博士提出 OMO 概念,应用的是整个社会进展的大趋势,但把这样笼统的趋势直接应用到教育领域是一个误解,教育与电商不同,售卖的产品流程与服务周期、以及用户属性都不相同,而作为领跑 O2O 以及目前 OMO 的电商案例可以参考,但不能直接拿来就用。
首先,OMO 绝不是单向的,这一点在 O2O 时代就有讨论。
OMO 比 O2O 具有更明确的双向性。教育是一个可变多频次的过程。谁 Merge 谁,要看自身的业务定位与短板。
第一个 O 是锚点,定位自身。如果是线上业务主导,这个 O 就是 Online,相反就是 Offline。Merge 是动词,代表一种态度和行动方向,也是决定 OMO 质量的关键元素,关键在「融」,而不是谁主谁次。
第二个 O 是短板,线下业务为主的积极补上线上的短板,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相反亦然。这样补强之后,所产生的机构会进入一个相似的「状态」,既有线上业务,也有线下业务,过去那种泾渭分明一眼就能看到机构特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线上线下混合成为常态和标配。而升级后的线上与线下服务不仅可以对接学生,也可以对接其他教育节点。
而这些教育节点通过不断的自我连接、相互连接,就会搭建出更高密度的无缝学习协作空间,数据与体验得以有效、高速、低延迟的流动。所以出现有的主张 OMO 以线下为主,有的说是线上,就能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了。
其次,OMO 指的是一种生态,而不是一种运营模式。
所谓生态,就是一个有机结合在一起,高度互联互通的结构或框架。OMO 生态正在与生活的世界整合,教育要作为一个整体挂载上去,单独一个机构或是学校作用有限,而通过整合短板就是获得这张入场券的机会。
可以把这个生态比做高速公路网。当一个地方还未修建高速公路时,依然可以依靠国道、省道、县道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服务。但如果要接入高速公路网,就需要建造升级基础设置,例如道路、维修、加油、休息站等,获得入网的条件,并与网络内各节点互相协作通讯,成为生态体系的一份子,确保为过路的车提供标准化的信息与服务。
与之前不同的是,随着社会进步、消费者意识升级而带来的教育升级,教育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主导向买方市场主导转变,这即将到来的生态,是由学生定义的,而不是机构或学校。
OMO 并不是一个强化自身优势的过程,而是一个放大自身优势,弥补缺陷,融入生态的升级过程。第一个O是自身升级的基础,第二个O是完善自我的过程,而 Merge 就是发动机,让两个 O 形成联动,才有获得这张入场券进场组网的机会。
最后,自身在教育环节中要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在这个大的生态里,因为会有大量业务形态都相似的机构或学校涌入,而由消费者主导的生态选择性会更加明确,那些在教育环节中起不了作用的,就会像坏死的细胞一样被清除,在业务与形态都趋同的过程里,思考自身的优势与在目标对象所接受教育环节中的位置作用,是存活的生存之道。位置越重叠,个体教育路径经过的次数越频繁,越容易生存下来。就像铁路网里,换乘车次越多的站点区位优势和重要性越明显。
技术影响社会和人类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不自觉的用机器习惯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从现在生活工作习惯越来越模块化和流程化就可见一斑。结构化思维创造了一些习惯,就容易延续规则化的惯性。但人的成长与教育是非规则性的,而是神经性的,这是更符合自然规律的。
在教育环节中,虽然只是用户的自我感知变化,但这个生态里已经准备好了承接这些体验与感知的容器,这些容器并不是刻意为了迎合某个特殊需求存在,而是把用户有可能出现的相关需求在商业架构下进行了有效的重组和引导,从而产生了基于教育理念的合理性。
从过去只有单一线下的时代,因为人类社会进步生活形态出现新的分层,到如今开始整合进入常态,这就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
O2O 与 OMO如果把 OMO 看作是 O2O 的进化版,那么很多机构现在面临 OMO 时做不好的最大原因就是连基础的 O2O 还没做好。
相对于 O2O 时代的激进,OMO 时代的群体情绪是激动而克制,积极又稳定推进的。这固然与疫情造成的紧缩环境相关,但也显示出经历过 O2O 时代的机构们在面对一个新拐点时的犹豫与不甘。
10年前,2010年8月8日,一位名叫 Alex Rampell 的创业者在知名媒体 TechCrunch 发表了一篇文章,「Why Online2Offline Commerce is a Trillion Dollar Opportunity」-「为何 O2O 是一个万亿风口」正式提出了 O2O 的概念。
Alex 自身创办的公司 TrialPay 的业务就是提供免费虚拟商品,鼓励用户前往大型零售商购物,赚取佣金。而在与当时的一些服务商合作时发现了他们的共同点,也就是这样的模式从线上刺激了线下商务的发展。
Alex 定义的 O2O 核心就是:
在网络上寻找目标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从而实现线下购买
而 O2O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也经历了三次升级:
1.0 时代,利用线上推广把相关的用户集中起来,带到线下,例如线上促销2.0 时代,形态升级为服务性电商模式,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例如外卖、滴滴3.0时代,开始向垂直领域细分渗透,出现专注快速物流的速递易、专注高端餐厅排位的美味不用等这类业态。
而选择这样命名的目的也是为了靠近其他的一些商务术语,例如 B2C、B2B与C2C。(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O2O」获取 Alex Rampell 原文)
2011 年 O2O 被引入中国,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市场正在被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和电商的巨大成功,引爆全行业效仿与追逐,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引发了一轮信息化的浪潮,进而影响了获客、推广、服务、销售、售后的全流程。
那个时候,线上的强势引发了很多传统机构的恐慌与担忧,不做线上就完蛋了的言论比比皆是,导致很多人盲目跟进,但结果却是以线下为主稳步推进的机构和学校反而守住这波攻势,而大幅跃进的机构与学校回报率并不理想,甚至原本期待能被 O2O 解决的问题效果也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增加了更多的成本,市场也并没有如预期般疯狂。
这样的经验导致在 OMO 时代走入另外一个极端,认为线下的优势很难被撼动,上一轮都没怎么样,这一次依然会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没想到的打败所有人的是一场肺炎疫情。我们依然很难预测这一次的胜负兴衰,但从这些变迁中能看到在跌宕起伏的变化中,一个教育机构要保持开放性的难度。
保持开放,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难,因为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处于某一种立场里,一种商业模式里,一种人的关系织成的网络里。
无论是 O2O 还是 OMO,电商都是前沿的尝鲜者、受益者与引领者,因为 O2O 本就是从电子商务形态中诞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过渡到其他行业本就需要时间和进化。
这一次 OMO 可以看作是 O2O 进化后对社会趋势一个更为广泛的定义,带来了更多场景的覆盖和连接能力,能够应用于更多的行业,也可以看作是 O2O 教育化后对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改造尝试。
如果说 O2O 是一个地基时代,那么 OMO 就是整合运营时代。不同的是,相比较 O2O 更依赖技术和网络,OMO 更多的是整合所有资源,形成围绕教育个体的自然、有效、有意义的教育路径,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与用户相关的价值链条。
OMO 目前阶段
通过观察很多机构现行的所谓 OMO 方案,会发现确实加强了相对短板的投入和进化,但却依然在围绕原有的业务体系在做文章,增加了不同模块之间,模块与人之间的关联频率与纬度。
但如果关注的重心依然在自我以及所在机构的核心业务上,这还算不上是 OMO,可以叫做是 O2O 加强版,也就是OMO 。这些动作和行为也算不上创新,可以当作是补上 O2O 时代没做完的基础功课。
上一轮信息化浪潮之后,互联网化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普及和加强,但大多数教育机构和学校的本质并没有得到升级,但没有感受到疼痛和撕裂算不得进化。
内部构建了相关的部门、设备和业务,但专业人才的流动依然有限,教学与科技之间跨界融合的现象依然存在于局部和小规模。建立好基础设施的教育机构依然缺乏成熟的技术和相应的人才。
客户方面,对于学生停留在自身业务和营销服务基础上的行为追踪与检测,从数据端,但这远远不够,只看到行为,没看到行为发起的源头,对于OMO教育融合阶段认知本身是片面的。
虽然对于学习的规划和评测也在兴起,但没有外部的长链条的行为数据和追踪支持,也没有跨机构式的持续追踪,让规划和评测失去了伴随性和及时的指导性,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课堂教学上已经在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但限于业务的惯性和教师资源,这个转身依然缓慢和有限。
真正的OMO还没到来,一方面因为技术的普及和颠覆、成熟还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现在的教育行业基础设施还太薄弱,还支撑不起OMO的野心和期望。
所以,目前我们依然处于 OMO 非常前沿的阶段,还在从 O2O向 OMO 眺望转型的阶段。
什么是教育OMO?教育 OMO 是一个开放性的思路,并不是在疫情期间业务平移到线上就是成功的 OMO,目标并不是强化或升级现有的体验和业务,这样并不会带来颠覆性的升级,拼尽全力打造的其实就是一个O2O加强版本,那只能证明之前线上的基本功和缺口真的很大,但团队执行力真的强。
O2O 的确加速了企业内部的流转,但却让视角停留在了内部,形成了固化的体验和流程。O2O时代对于教育最大的伤害在于加速了交易的过程,而降低了对于教育过程细节的感受,而那些感受不到的东西,即使就在那里,因为感受不到,所以在认知里是不存在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要说明要理解真正的教育 OMO,第一步就是能够先把自身放置在一个大的教育生态中去思考,去看待自身的业务,对于教育生态以及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所存在的位置和意义,OMO时代除了运营思想,还要始终结合教育思想。
第二步,跟课堂同步改革,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和重组结构,以全人培养的视角长期的看待面前的学生,客户价值优先,这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机构进化的方向。允许更多外部的数据、业务、服务流入,也能开放接口,在学生离开自身业务覆盖范围时做到有意义的输出,并在学生始终向前的路上保持有意义的教育连接。
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每一个机构或学校都在内部创造了很好的体验与数据,但这些都仅仅只存在于内部。但毕竟没有一个独立的学校或机构可以给学生提供从幼年到成年所需的全部教育资源和服务,所以其实这些体验和数据都是被「封印」在这些独立的服务体系或环境中的。
所以当用户从一个学校、机构环境中切换到另外一个学校、机构环境中,那些之前所生成的数据与体验并没有随着主体的移动而发生有意义的迁移,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提供指导和连接作用,就失去了一部分教育的意义,特别是下一阶段教育的接棒者。
但实际上,这些体验本就在主体的感受记忆里,尤其是低龄教育人群,还不能感知或很好的表达,所以需要教育体系和教育者去做外部的观察与记录,并将这些体验与数据像学习档案一样,伴随着主体沿着成长路径一路传递,像接力赛那样,一棒一棒传下去。一个好的 OMO 机构就是能够在学生人生竞赛的长跑中传递好自己这一棒的人。
OMO是一个教育链条和体系互动加速,但是让教育者慢下来观察的过程。由于技术的加持让信息在全通道里流转的速度加快,但所带来的信息纬度的增加会更多,需要让这些固化的体验和信息流转起来,形成有意义的过程,这些过程反馈回个体,就是有意义的教育体验。
第三,OMO 串联的是意义,这些意义是可叠加的,是可以在多个场景同时出现的,是可以同时属于一个更大的意义的。
就像我们日常坐地铁坐火车,站点很多,线路很多,即使去同一个地点,每个人的选择也许都会不同,路线越长,换乘越多,差异越大。现有的教育体系因为在节点中缺少互联和互信,导致很多重复性的教育动作出现,在学生的教育轨迹中增加了很多的熵。你能想象去每一个医院,没有之前的病历,不停的吃重复无效的药那样的感觉么?但其实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如果我们就像火车,通过教育驶向同一个方向,但在到达终点前停靠的站点和休息时间不同,选择不同,所形成的过程与路径就会不同。而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人受教育的过程贯穿一生,而每个教育机构或学校只是它所停靠的站点之一,现在这些站点之间缺乏连接,来的是什么车,出了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保养和供给,没有联动,总是将自己当成一个大站点,做重复的保养或维护动作,如果你是火车,会是什么心情?
至此,尝试给出一个定义。教育 OMO 是一个串联对于个体有效教育意义与体验的生态框架。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线下教育运营的结合、连接为学生串联新时代教育轨迹中有意义的感受与体验,并通过生态中机构间协作,提供长时间、可维护、可持续的教育服务与反馈,让个体教育目标在长时间的教育周期内得以有效实现。
OMO 形成的核心就是对于教育个体的观察与关注,响应个体的需求,教学上已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育整体都会向这里运转。需要将内部形成的体系、产品和经验放在大的链条上去看,考虑到个性化的差异和轨迹,并通过构建体系,去解放静态的行为、视角与思路,动态化的平衡与摆放位置,形成有意义的体验和反馈。
如果说 O2O 时代关注的是经过自身所形成的教育节点的市场份额,那么在 OMO 时代就会更加关注相连接的其他教育节点的数量、参与教育路径的数量以及经过节点的流量。之前机构间运行相同业务是因为市场需求和回报率,之后会跟学生个体需求更加相关。
有了这个视角,回看内部,应该做如何调整,让整个服务体系具备生态性与连接性,才是有效的OMO 调整。这样看待你的业务和体系,会发现不同的意义与角度,原来是有什么条件给什么服务,现在是维护体验认知需要什么,就去串联什么。
OMO 是教育赢得人心的结果,并不是企业维护核心优势的工具。
OMO 时代的学校成功转型存活的 OMO 学校,可以真正实现拆掉学校的墙,但并不是物理行为上拆掉墙,而是思维上的突破与连接。
原生业务是线上的学校,会创建或开创线下的学校;原本线下的学校也会有对应的线上虚拟空间,两者都会在 OMO 时代补上自己缺失的部分。
这时的学校已经具备核心的能力与接口,一个基于 OMO 的互相认可的共同基础语言,学校与学校、班级与班级,跨地域跨学科跨时间纬度的交流会变得更加频繁。一个学生在自身教育轨迹中经历过的学校也会形成有效连接,协作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轨迹记录、协作与追踪。
学校要将自身真正看成教育环节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一个完成特定任务的零件,不仅有了孩子托付信任的输入,还有做到教育上有意义的输出,对孩子自身的教育输出,对下一教育环节接手的有益输出,对自身高质量教育的输出。
技术的进步始终是为了人更好的发展与生活,教育也是如此。
OMO 时代的老师OMO时代的老师一定是具备扎实教学基础的,特别是对于教育自身和学生个体高敏感度的感知与感受,教学能手可能是O2O时代的好老师,但未必会是OMO时代的优秀老师,评价体系会发生变化。评价一个 OMO 老师的标准,不仅来自学生个体被以上帝视角「导航」的感受,而是整个链条上的联动反馈。
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底层认知的同时,还需要感受信息节点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联,对人的认知,对人成长的认知,并在这些节点上下功夫,逐步与自己的课程结合起来,与其他的老师联动协同起来。
未来趋势在经历 OMO 之后,教育的改革会持续一段时间,除了升级之后所消耗的成本需要时间回血之外,技术、场景与运营之间的整合还需要时间,OMO大规模普及成熟并渗透进入一二线城市仍然需要1-3年时间,所促成的社会整体整合协作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但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的未来取决于个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并不是单纯的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商业需求。
OMO 过程中,由于转型升级所需要的B端服务会成为刚需,教育领域的 B2B 推动出现一批服务教育机构的专业机构,协助学校升级和提供服务。这个阶段的 B 端教育机构与学校同时具备开放性、连接性、私域流量等的综合优势。
过程中教育领域的 C2C 也会得到升级,以新的形态和更大的规模出现,由于在过程中底层架构升级带动教育环节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力度,更多适应 OMO 时代的人都可以借助科技面对 C 端直接开课,造成课程类型与内容的极大丰富与爆发,但同时被传统定义的教育 B 端也会再一次面临威胁与转型的需求。
融合 - M - 意义
站在 2020 年时间节点的我们,正处于下一个10年的颠覆时代的大门口。仔细想想这些年社会、生活、工作上发生的变化,其实仅仅是过去10年发生的变化,而未来只会更加的快速与颠覆。
无论是卫星互联网的进展、已经开始上路的滴滴无人自动驾驶服务、还有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中的 5G、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推动,这个世界的进步速度比我们想象要来的快得多,而教育也在其中。
OMO 的 M,不仅是 Merge「融合」的 M,也是 Meaning「意义」的 M,让人的成长变得有意义,不是什么必须经过社会发展才能领悟的道理,这本就是教育在你我心中生根萌芽时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