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北京「解码方式」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数字经济 北京「解码方式」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数字经济 北京「解码方式」,希望能帮助到您。
7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大会定于7月28日-30日在京举办,今年将是第二次举办。有专家分析称,该大会的举办能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认识和关注到数字经济。
近年来,数字经济不断升温。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依托中关村科学城等资源优势,数字经济发展一直领跑全国。眼下,北京正以“五子”联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其间,数字经济作为新业态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未来的发力点又在哪?
领跑全国
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它包括通信、计算机基础技术、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2021年8月,北京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并发布实施方案,全面推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数字经济在短视频、内容直播、游戏产业、便民服务以及数字政府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处于全国前列,在全球范围之内也处于领先位置。
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一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情况: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实现全国领先,占全市GDP比重为40.4%;今年一季度,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3873亿元,同比增长7.2%,占GDP比重上升到41.2%。
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2万亿元,继2018年突破万亿规模后,仅用3年时间实现翻番,占全国比重达到25.7%,居各省区市首位。
当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磊介绍,北京正加速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近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企业年均增长1万家,规模以上核心企业8300多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1/5;其中,千亿级企业5家、百亿级企业58家。
“五子”联动排头兵
在数字经济新业态的赛道上已无人望其项背,但北京并不满足,仍然持续发力。
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发布的《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北京将通过5到10年的接续努力,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六个高地”,到2030年,将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该方案的出台绝非偶然,发展数字经济,是北京市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有着深远的考量。
按照北京的计划,未来五年,将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五子”联动将发挥叠加效应,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正是北京正在推进的“五子”联动中的“一子”。
王鹏表示,数字经济是北京“五子”联动的一个有力抓手,能实现“五子”之间真正联动起来,以数字经济的创新为核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推动所有顶层设计同步前进、加速落地。“无论是‘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还是‘五子’联动,数字经济都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智能化的‘底座’,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加量提质’是一个必然的逻辑。”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举办能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认识和关注到数字经济,把更多的资源、资金和科技创新实力聚焦到数字经济上,有助于北京数字经济攻坚克难。”王鹏认为,这将能实现更多的项目牵引,让数字经济的项目、工程、规划等尽快落地。
“数实融合”是未来
在以“五子”联动形成北京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的轨道上,数字经济“史命光荣,责任重大”,除了“加量提质”,数字经济的下一站在哪?
政企各界的普遍共识是“数实融合”,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眼下,各地也纷纷“出手”,明确将“数实融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在当日的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表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步伐日益坚实,“综合型 特色型 专业型”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7月13日,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联合京东科技发布《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实践白皮书》,首次提出“数实融合”总体框架,并构建城市数字经济评估指标体系。
上述白皮书中指出,尽管各类城市在发展城市数字经济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实体经济转型内生动力不足、数字技术转型支撑赋能不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不优等挑战。因此,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才是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和关键路径。
在王鹏看来,数字经济不仅要和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相融合,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在“数实融合”之外,还要进一步与政府“融合”,加速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助力接诉即办,更好地服务保障民生。
北京商报 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袁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