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起跑「数字化平台是什么」

互联网 2023-02-23 12:39:40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银行数字化起跑「数字化平台是什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银行数字化起跑「数字化平台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您。

作者丨刘兴赛

整理丨薄媛慧

当前银行网点和手机App的数字化困境,反映了银行特定数字化思想对时代发展的不适应。从当前银行数字化的历史阶段看,平台化是银行数字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走出渠道数字化困境,就要从平台的视角来推进数字化。

为什么说平台化是银行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这源于经济与社会数字化发展进入到深度平台化的历史阶段。显然,银行数字化是经济社会数字化的一部分。近几年,尤其是从去年到今年,我们的媒体以及监管机构都在谈论平台监管,对数据问题非常重视,这说明社会的平台化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我们正在走向平台社会。

在这一历史阶段,平台将从两方面影响到我们的经济与社会的运行。第一,渗透率。互联网平台的形式将渗透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第二,平台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是和过去截然不同的,发生了质变。正是由于这种广泛的渗透率和主导性的影响,使我们的社会步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而这样一个阶段决定了银行数字化也要进入到平台化的历史阶段。

平台革命的演进

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平台革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场表现为平台企业的出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从少数领域的平台化到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平台企业,最终形成一种经济形态的过程。

在平台革命上半场的20多年里,平台企业和平台经济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本地生活、在线娱乐、在线社交等服务业领域。在中国,平台化的孵化主要出现在电商领域,电商领域的平台化发展是整个平台领域最为成熟的领域。同时,它也为整个社会的平台化提供了商业模式、资本和人才的基础。电商领域的平台化发展催生了支付宝钱包等移动支付的发展,而移动支付的发展以及平台资本的拓展又在其他领域,比如出行领域、餐饮领域,引发平台竞争与平台拓展。

当然,上述发展还只是在服务业领域,而每个领域的细分程度还比较有限。不过,在新技术以及新一代互联网革命的推动下,平台化正加速向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渗透。在公共服务领域,远程医院、在线教育成为平台化的新热点,而在本地生活领域,细分的本地生活平台不断涌现。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政务则将社会治理与互联网对接。相较于上述领域,平台对第三产业以外的农业和工业的渗透则更具有革命意义,让平台革命真正进入了下半场。

农业与互联网深度对接催生了智慧农业平台的发展。智慧农业平台通过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作物生长与平台模式相连接。通过对温度、水分、土壤成分、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作物生长的分析预测与智能化管控,推动作物周期与产业链运行的融合,推动作物改良、育种选种、水肥控制、病虫害管理、机器采收、品质检测的智能化和一体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较于农业领域的互联网化,工业领域的革命发展更快。工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产生了工业互联网,它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发挥作用的节点和核心。它将应用生态与系统设备相连接,推动设备产品管理、业务运营优化、社会化资源协作、工业知识共享的云化与智能化管理。2020年全年,中国“5G 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70家。

互联网与第一产业的对接,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对接,让我们的社会真正进入了平台化社会。相较于互联网对社会的渗透而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其影响更为深远。

平台在生产生活中的主导性

平台在生产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① 平台的基础设施化

从国内的情况看,目前大型支付平台支付宝、社交平台微信都已经成长为社会的基础设施。未来,将有更多领域的平台可能进化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化是未来平台发展的重要趋势。

② 平台成为公共品提供者

传统上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开始以平台化的方式来供给。在平台化的商业模式中,一方面,平台保持了平台基础服务的公共品属性,另一方面,平台又通过商业化服务对公共服务的嵌入,实现平台的商业可持续性,并扩大公共品的供给能力,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

③ 互联网与现实的最终融合

在相当长时间内,很大程度上,互联网只是一个展示平台,一个传输通道,我们往往把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世界来理解。但是在未来,互联网将与现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线上和线下将是一个不可区分的过程。线上信息交换、资金流动将以智能化的方式与现实的生产组织、物流配送、生活消费实现即时融合。它与移动互联网所实现的泛在性相结合,将彻底褪去互联网曾经的虚拟性印记。互联网即现实。

④ 社会运行的中枢和大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5G通信技术与平台模式的融合,城市运行管理、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平台体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信息与动态展示的平台,而是即时性大数据处理中心、决策运算中心以及指令传输中心。真正成为我们社会运行的中枢和大脑。

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平台社会形态的产生,背后是社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它使平台社会下的经济运行机制及其市场权力配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们的社会实际上是由市场、企业和政府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构成的,现代经济的理想状态是市场、企业以及政府在社会效率以及全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的基础上,形成边界清晰、各司其职、良性运行的体系。但是,平台的产生改变了市场、企业以及政府既有的边界。

平台将原来由外部市场解决的部分领域以及部分社会运行机制转移到平台的内部,纳入平台企业的管理之中。平台企业依托互联网,通过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平台内部的公共服务体系,将原来相对分散的主体以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方式连接起来。

就社会整体而言,平台是一家企业,但就平台内部的各主体而言,平台企业又扮演着 “类政府”的角色。在这样的系统中,平台中的企业一方面要跟外部市场环境进行竞争,另一方面也要面临如何处理自身与平台关系的问题。

平台的产生让整个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把企业间的市场化竞争演化为在平台生态参与主体合作基础上的平台间的竞争、平台内部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市场竞争从一元形态演变为二元形态。

不仅如此,我们社会运行中的市场权力配置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过去,我们的社会是由供给端、需求端互动的供求关系来构建的社会体系。从商业角度来说,在平台社会中,我们仍然有这样一个供求体系,但是由于平台中的服务生态的集聚、对场景的嵌入,需求主权进一步得到强化。通过平台的方式,针对某一种需求、某一种场景,构建一个生态体系,更强调了我们对于需求端、场景端服务的专业性、综合性、一站性,实际上是在过去的供求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需求在社会运行中的主权地位。

银行的平台化

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商业逻辑的进化,将平台革命从平台企业、平台经济时代推向平台社会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各领域、逻辑相互交叉重叠的平台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以数据运营为基础的,由场景、生态节点所连接的社会形态。那么对银行来说,平台化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及需求主权的强化,银行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第一,银行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第二,银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性质,要进一步地向客户的需求贴近,要向客户提供一种综合性、生态化,即需即取式的服务。因此,社会的平台化带来了银行的平台化,它从三个维度——银行与客户、银行与平台、银行与银行——重塑未来银行的形态。

★ 银行与客户:平台服务中的银行

在平台社会里,平台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单元,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运行的一个角色和要素,也会嵌入平台体系中。于是,平台服务中的银行就出现了若干新的特征。

① 平台化场景中的银行

我们经常说未来银行是消失的银行,它是指银行的形态是嵌入场景中的。不过,银行的服务反而是在场景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② 高频服务的银行

平台的一个特征就是要强化需求主权,那么强化这种平台服务和需求中的高频性,也会带来银行业务高频化的改变。

③ 综合解决方案的银行

随着业务发展,银行不断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进化——综合提供银行、投行、保险等业务。不过,在平台银行的服务中,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它要和非金融的场景服务融合在一起。

④ 虚拟与现实相统一的银行

在平台社会中,互联网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那么银行的服务也要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比如,银行对于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线上和线下服务的有机融合,这是平台对于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影响。

★ 银行与平台:平台治理中的银行

平台赋予银行以生态的力量,平台银行可以凭借平台的力量,突破效率与资源边界。于是,行业格局在极短时间内被重塑。与此同时,各种跨界竞争变得越来越普遍,跨界带来的新打法以及资源的新组合,也将重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格局。

但是,银行也需要对平台的公共服务、类政府管理以及网络效应支付“费用”。平台商业模式的实质是通过某种核心交互建立一个依托于某个特定功能的交易生态。银行享受到平台的网络效应、公共服务以及类政府管理,因此,银行要将自身收益的一部分以网络效应分红、类政府“税收”“公共服务收费”等方式支付给平台。

★ 银行间的竞合:平台竞争中的银行

平台世界中的银行竞争,既有传统上的资产负债比拼,但更多的是平台生态所带来的杠杆效应。这种效应来自平台对资源的加速集聚效应以及特定的市场结构。

平台聚集的加速效应

在平台的世界里,平台的发展并不是匀速的过程。而是在达到某个临界点后,存在一个突然的加速过程。加速跑马圈地、推动客户规模尽早突破“引爆点”,成为平台世界企业竞争的关键。

45-45-10法则与有限的“赢家通吃”效应

平台市场结构更倾向于双寡头垄断格局。譬如国内电商、打车平台、网络外卖等领域,莫不是对45-45-10规律的阐释。

聚集加速机制让银行的数字化战略定力变得异常重要,银行在刚开始推进数字化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演进,我们会发现银行数字化的所取得的效果会不断加速发展。

同时,银行平台具有垄断性,但又并非是完全垄断的,它给予后来者一定的生存空间,以实现人们对平台服务的选择权,并形成对平台持续提升服务的压力和激励。

* 本文内容根据中信出版《银行渠道数字化困境与传统银行渠道的平台化改造》线上读书会活动分享内容进行整理、节选。

刘兴赛

《平台银行》《未来银行之路》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MBA。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理事,金融科技新媒体“看懂经济”专栏作家。主要从事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乡村振兴金融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