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被阿里控股「苏宁差点破产」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苏宁被阿里控股「苏宁差点破产」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苏宁被阿里控股「苏宁差点破产」,希望能帮助到您。
苏宁“被”阿里破产?创新科技理念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新知 ,作者主木
财经新知.
深度财经观察,记录中国经济变量。
苏宁不安宁。
作者 | 主木
编辑 | 伊页
最近的苏宁步上了恒大的后尘。
在刚过去的2021年第三季度,苏宁易购单季219.68亿元的营收创下近五年来新低,同比下降64.82%;单季度净亏损41.16亿元,比肩2020年全年亏损的42.75亿元。
官方也不得不承认,2021年第三季度是三十年发展历程中最艰难的时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而就在这份财报发布不久后,一则关于“苏宁易购十二月底宣布破产”的消息不胫而走,“苏宁可能彻底欠钱不还”、“苏宁真的要倒闭了,老妈要失业了”、“几万几十万都是小数了,欠一两亿的供应商毛毛雨”等说法也遍布网络社交平台。
虽然苏宁易购后续进行了辟谣,但在细看其近年的表现后,这次传出的谣言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01
主业连续7年亏损
2011年张近东提出“再造苏宁”,2013年集团更名为苏宁云商,正式向互联网零售转型。同年,旗下苏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斥资2.5亿美元收购PPTV;再后来,江苏舜天、国际米兰被苏宁收入麾下,文娱成了苏宁那些年的主要发力点,苏宁也意图靠文娱来带动自己的零售主业。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淘宝和京东稳居零售龙头位置多年,拼多多也迅速崛起,超越苏宁易购。从2014年开始,苏宁易购已经连续7年扣非后亏损(即主业亏损)。
财报显示,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的财报,苏宁易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2.52亿元、-14.65亿元、-11.08亿元、-8839.10万元、-3.59亿元、-57.11亿元、-68.07亿元,长达7年的连续亏损,累计超过160亿元;另外,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苏宁易购的扣非净利润更是高达-92.15亿元。
而对于惨淡的业绩,苏宁易购表示,6月以来持续的流动性严重不足,使得公司核心电器3C业务的库存商品规模创历史最低值,7月底核心电器3C业务的库存商品规模最低时仅为正常运营时期的30%左右,销售规模急剧下滑,带来了经营业绩的大幅度亏损。
其实在2021年上半年,苏宁的零售主业已严重受到流动性危机的影响,营收同比减少20.96%,至936.06亿元,净亏损34.52亿元,亏损额扩大了1972%;在今年第二季度,苏宁易购的商品销售规模更是下滑了30%以上。
近些年来伴随着苏宁易购的转型,其在新零售上讲的资本故事也不断更新,布局零售云门店、苏宁小店,上线拼购、直播,场景全覆盖,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等,赚足了大众眼球,但是一系列操作并没有让苏宁易购恢复往日的繁荣,反而一步步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境地。
三季报显示,苏宁易购负债合计1411.74亿元,应付息的债务总计超730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42.66亿元,应付票据183.98亿元,应付账款169.6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28.59亿元,应付债券5.07亿元。
也是为应对当下难题,苏宁易购持续推进降本、提效、增收工作。前三季度,家电3C家居生活店净减少了150家,家乐福卖场净减少了10家,红孩子母婴店净减少了43家。
此外,苏宁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上都分别同比缩减了19.16%、3.67%以及12.97%,但前三季度的财务费用同比增加了16.58%,并且苏宁人员费用第三季度环比下降约35%,同比下降约37%。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苏宁易购第三季度已经开启了大规模裁员以及降薪,按人员费用下降幅度推算,裁员比例约为三成。
现实似乎也是这样,11月5日,一名南京苏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网络上发帖称,收到了公司停工待岗的送达通知。内容显示,“因公司组织架构变更,岗位缩减,近期无工作安排给你。现正式通知你,从2021年11月8日开始公司将安排你待岗,直至公司通知返岗为止”。
这已经不是苏宁第一次被爆出裁员的消息。2019年,苏宁就已经多次被曝将进行员工优化,但苏宁方面当时回应称其为不实消息。不过裁员消息多次不胫而走,再加上萎靡不振的业务表现,很难不让人浮想翩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除了“破产”谣言外,关于苏宁内部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的情况也愈演愈烈,引人关注。
02
“理财”逾期被维权
有自称苏宁内部员工的网友爆料称,苏宁内部员工理财到期未兑付,经过涉事员工互相联系,目前不完全统计,本事件涉及受害投资者2000人以上,基本上以苏宁员工为主,涉及未承兑金额达5亿元人民币。
目前微博、黑猫投诉、315消费保等网络平台出现大量关于苏宁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的投诉。
据了解,2020年10月苏宁集团通过“苏宁金融APP”面向全国内部员工发行了“苏享18号”、“苏享20号”等非标类产品,承诺年化固定收益为7.5%、7.2%、7%,并在APP上和投资者签署《应收账款转让合同》等电子合同协议。
但在2021年10月该系列私募债券到期后,苏宁在未经投资者允许的情况下,拒不承兑,最长逾期时间已超过1个月。
甚至有网友称苏宁方面还擅自修改并隐藏电子合同协议文本,并通过苏宁金融客服告知强制延期至2022年年底承兑。
11月13日,一封没有公章的邮件在苏宁内部流传开来。邮件中写道:“我们计划针对已到期和未到期的借款采取延本付息的方式,未偿本金将从2022年3月31日开始至2022年11月30日全部偿还完毕,利息将按月支付。”
而如果该邮件真实,也就意味着,苏宁在没有任何商量的情况下,原本好端端的“理财”已经变成了“借款”。
其实早在今年3月,黑猫投诉上关于苏宁金融理财产品到期不兑付的投诉消息就逐渐多了起来,有不少苏宁员工表示自己购买的包括苏享17号、变现通等理财产品存在到期不兑付的情况,甚至有投资者被通知需要延期6个月进行兑付。
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众多“理财”问题,苏宁方面还未给出正面回复。
目前来看,缺钱已经成为苏宁短期内很难撕掉的标签,再加上张近东的“出局”,苏宁接下来的路将异常难走,甚至被阿里彻底吞掉也不无可能。
03
苏宁易购姓张姓马?
今年7月初,苏宁易购发布公告,江苏、南京国资联合阿里巴巴、小米、海尔、美的集团、TCL等多元资本共同组成新零售基金二期,受让张近东等转让方合计16.96%的苏宁易购股权,转让完成后,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淘宝中国、新新零售基金二期为苏宁易购前三大股东,分别持股20.35%、19.99%、16.96%,三方持股比例相当。
7月12日,张近东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任职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7月29日苏宁易购管理层大幅调整,来自阿里系的黄明端上位董事长,正式接管苏宁易购。
阿里收购公司的风格,业内众所周知——更换管理层,绝对控股。虽然这次入股还不是完全收购,但在人事上做出的改变,不难看出阿里系已经开始想要接手苏宁易购。
今年8月份,六家银行为苏宁易购新增百亿授信,并且苏宁易购还透露,自8月下旬流动性逐步恢复,公司库存规模缓慢提升,8月下旬、9月公司销售收入环比增长,其中9月公司商品销售规模GMV环比8月增长24%,核心电器3C业务商品销售规模环比8月增长30%。
然而在主营业务已经出现明显回暖情况之时,“破产倒闭”、“理财暴雷”等负面新闻喷薄而发,难免会让人思绪万千。这可能是在媒体产业布局颇深的阿里系,下得一盘大棋吗?
要知道深耕线下多年的苏宁易购,在供应链资源和物流能力上都是非常出色的存在,尤其是在大家电领域,而这恰恰也是阿里电商较弱的环节。
目前,苏宁自营店面数超2600家,其中包括37家苏宁易购广场、131家苏宁易购直营店,和2000多家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再加上超7000家的苏宁云店,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苏宁门店,这些在未来可以直接成为阿里同城零售家电板块的发货方,直接补足阿里电商在家电物流方面的短板。
而供应链方面,阿里可以直接借用苏宁此前与各大家电厂商品牌商建立的关系,这其中包括苏宁和海尔、美的等众品牌的深度合作关系,包括售前售后、以旧换新等业务,与其电商平台家电品类相结合,打造出能与老对手京东所抗衡的局势。
坦白讲,阿里系的进入,大概率看重的是苏宁的线下资源及家电零售市场的份额,为自己的线下短板输血。
所以只要苏宁露头,阿里系就会站出来接盘,这似乎已经是业内共识。而伴随苏宁的利空消息逐渐增多,阿里在日后有可能接盘时的价格就随之降低,这对阿里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
事实上,对于苏宁易购来说,与淘宝生态对接、纳入淘系电商也是目前比较实际的做法,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快速帮助苏宁脱贫,其次可以在阿里的帮助下将自己在线下的优势扩大;但这样的做法也极大可能使其丧失主动性,甚至失去部分已经搭建完成的线上独立自主的生态模式,显然这一定不是张氏家族想看到的,不过,现在的苏宁,还有讨价还价的底气吗?